
中华诗歌联合会《诗刊》3264期

读诗笔记以及对诗的认知(四)
作者:钱文昌
主播:世灵

诗人的核心精神是“无用”。为什么写诗?因为写诗是一种有个体存在感的事,对集体生活构成了足够的救赎。
真正让一个人在现代文明中获得普遍的认可与尊重的东西,并不是这个人拥有的金钱和权势,而是这个人所具备的那种摆脱了对权力的盲目崇拜,敬重理性法则的自由独立人格。
艺术境界实质上就是源于形象而又超于形象的这样一种恍兮惚兮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它们似乎又都毫不例外地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从具体步入抽象,从有限趋向无限,从人生跃入宇宙,从现实返归历史,从实有遥接虚空。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极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怨愁,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其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诗不要苦思,苦思则丧于天真。
“视而不可见之色,听而不可闻之声,抟而不可得之象,霏微蜿蜒,漠而灵,虚而实,天之命也,人之神也。命以心通,神以心栖,故《诗》者象其心而已矣。”
“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故古人笔墨具此山苍树秀,水活石润,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
空间被节奏化了,趋向于音乐的境界;时间被永恒化了,此在被放大到了无限,仿佛太虚片云,雪山鸿爪,启示着生命的秘意。宋人苏东坡《送参寥诗》中说:“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词汇的弹性与张力,使一些极平易烂熟的字眼,在特定的聚合结构中放射出强烈的诗意光辉。
诗人在创作时往往采用模糊思维的方式,以便对所表现事物类属边界和性态的不确定性做深层的把握,于是客体在人类意识的映照下,投射出粼粼波光,呈现出朦胧混沌的境界,实现了从有限到无限的超越。
于朦胧隐约中释放出无穷的审美能量,形成一个若有若无、似虚似实的张力场,使人们欣赏时自由出入,并带上个人的每一次体验感受来对意境进行再度创造。
自然山水的毓秀灵气、社会环境的风云变幻是形成真景实情的一个重要前提。与自然的神秘互相接触映射,才能造成诗人的直觉灵感,将这些敏锐活泼、不可遏止的、躁动着的创作欲望倾诉出来,就是一些具有特写和瞬间印象的现量情景。
“福向己求,命由己造。”
诗人不是天生之才,而是地造之子,是大地和人民的儿子。
你若有大段的时间,就去研究;你若有零散的时间,就去写诗。
“汉语的音节多以元音结尾,舒展悠扬,押韵效果强……我们必须利用这种特点组合语言,从而达到美诵与美听的效果。”
“一日诗人,一世诗人。写过诗的人,对于诗是永远也无法忘情的。”他写诗,是因为诗是他内心向往与栖息之地,
王国维说:“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这段话可以当作诗词创作的方法论。
各人的先天能力有大小,能否成为明星并不重要,只要处在伟大的追求境界中去完成自己,就是最大的幸福。
真正的思想家的语言是有弹性的,他们会用一种多维的结构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中国古代的绘画、书法、诗歌,其实是一个人的学识、经历、阅历、气质、性格乃至整个时代大背景影响下的国家、民族精神的综合体现。
诗歌之格调、境界培养,在于学习、实践、领悟。于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唐诗、宋词……无所不览,于哲学 、宗教、文学无所不包,于游历、笃行无所不用。但最重要的,发至真之情,用极简之言,达雅俗之境。
学诗之要,在乎立格命意用字而已。用字即遣词造句,包括炼字、造语,琢对乃至成篇。炼字者,一字出色,亮人眼目;造语,句法也,炼句新颖,曲折宛转;琢对,对仗也,开阖无垠,意涵丰富;成篇者,一脉贯穿,千转百回,不失其旨。杨诚斋曾言:学诗者,须学古人好语,或两字,或三字。即,读古人诗要留意古人好言语,学其炼字造语琢对之妙。泛泛读诗,终无所得。
学字不如学意,命意更为紧要。命意有两点,其一曰诗意,其二曰立意。写诗有神趣,有神则有骨,有趣则有味。诗意之神趣,就在于既能含蓄蕴藉,又能别出心裁,别有其趣。故杨诚斋有言:诗家用古人之语,而不用其意,最为妙法。何则?写诗当写自家意趣,驱使古人妙句,为我所用而已。立意有深浅,格调有卑高。写诗立意,全在写出自家胸中活泼泼一团诗意诗趣诗怀诗心罢了。
韩愈论文称“不平则鸣”,此言甚当。写诗,即有所抒发,胸中有不可遏制之意,才可动笔。写诗凑泊,臆造者,徒有其形而已。唐朝崔融亦有论曰:若不书身心,何以为诗?是故诗者,书身心之行李,序当时之愤气。写诗应以意驱笔,以诗写心,写出心中不得已处,易出妙句。所谓不得已,即写人心之纠结、两难、迷茫与坚持,如此诗意才丰厚,清澈见底之诗,多不耐咀嚼。
诗中须有个我,有自家风格,自家志趣,自家神味。写诗最忌泯然众人,故而曾言:普通是最大的罪过。盛唐诸家,各有其风格,亦各有其人生在内,故唐诗气象万千,诸体皆妙。
毛姆说:“文学的最高形式是诗歌,诗歌是文学的终极目的。它是人类心灵最崇高的活动,它是美的结晶。”
当代精神生活留给诗歌的空间已经不多。但这不排除在这个不大的空间里面,出现晚熟而集大成的诗人,成为废墟上的花朵。时间对于后来者总是有利的,只要他能集中注意力,全力以赴
真正好的诗人是沉潜的,他们没有太多人关注,但是写出了一、二十首或更多好诗留在那里,作为一笔珍贵的遗产放在那里,等着将来的人们发现发掘。
诗歌是“人生的奢侈品”。
诗歌是冒险的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诗人要为虚无作准备。
但对于绝大多数诗人来说,写诗是自发的,是一种情绪的表达,还没有达到文体的自觉,题材和风格的自觉。
人类的终极偏好是精神世界的富足。
“中国古代诗歌它就是一种大地之歌,都是赞美、歌颂大地,中国山水画的主题也是这个,道法自然,自然就是大地。所以,在古代诗歌里诗人都是游侠骑士,要在大地上漫游。”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说:“人生的本质是一首诗,人是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
一个诗人应该把自己隐藏在作品里,如同上帝把自己隐藏在万物中。
伟大的作品与世界本原相通。
“寻天人乐处,拓万古心胸”。
“善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

作者简介:钱文昌,甘肃永登人,兰州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兰州理工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院特聘专家。中华诗歌联合会主席团成员、特邀顾问、现代诗歌研究院院长。专著《第三利润源泉》获中国发展研究奖。诗集《钱文昌诗选》获兰山文学奖、华语文学图书金奖。《胡杨》获2014中外诗歌邀请赛一等奖。长诗《黄河照耀中国》获第九届"祖国好"华语文学艺术大赛金奖。多次获得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兰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主播简介:世灵,本名刘世灵,甘肃省朗诵协会会员;兰州市作家协会会员;甘肃"涛声诗会"会长;金榜头条网络精品文学总社,当代网络精品文学艺术协会常务理事、朗诵顾问。国学文化状元杯第十九届中国好声音颂读比赛荣获金奖。中华诗歌联合会主席团成员、北方文学社副社长、主播。兰州石化银龄文学社会员。爱好文学,酷爱朗诵艺术。常在各大平台、企业报刊发表散文诗歌,希望用声音传递情感,用声音演绎生活。

中华诗歌联合会组织机构
主席兼总编:梦如诗
首席顾问:吕兴福
特邀顾问:火凤凰(海外)、钱文昌
顾问:孺子牛、红雨随心、芝山石、晨曦、吥咻、蓝儿
秘书长:艳阳天
总诗评:李希勇
现代诗歌研究院院长:钱文昌
古典诗词研究院副院长:米兰
副总编:追梦天涯
现代诗歌研究院副院长:荷塘月色
主播部部长:艳阳天(兼)
主播部古典诗词音频室主任:米兰(兼)
主播部现代诗歌音频室主任:戴维
主席团专职成员:森严、聂子
南方文学社社长:蓝儿
北方文学社社长:李希勇(兼)
北方文学社副社长:世灵
中原文学社社长:追梦天涯
西部文学社社长:梦如诗(兼)
东部文学社社长:梦如诗(兼)
少儿语文培训部部长:秋竹
中华诗歌联合总编辑部
古典诗词音频审核:米兰
现代诗歌音频审核:戴维
诗歌、音频总审核:艳阳天
总编辑:梦如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