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稚子端阳
柯美柘(江西)
蒲剑高悬门侧,
艾枪镇守庭前。
神灵保佑太平年。
胜日祥和一遍。
只管新衣加体,
怎知屈子含冤。
童孩快活口澜翻。
争说早餐粽蛋。
野人体
端午吟
晓静风露凉,神清柳艾香。
饮酒驱毒疠,拴彩保安康。
揣荷食蜜粽,痛缅屈子殇。
离骚功底厚,文韵千古扬。
端午随感陈可敬
龙舟竞渡又端阳,
俄乌炮火震天响;
五洲拱火暗流动,
四海搅浪剑驽张。
印太结网欲屠龙,
中俄携手举刀枪。
台岛回归势必得,
神州处处艾草香。
2023年6月22日,癸卯端午写于福州。
端午节
忠魂江岸走,故国月彷徨。
粽裹千年事,香飘慰断肠。
二)
柳梦萦门户,香甜品五仁。
红绳珠缀玉,老少乐天伦。
三)
清香麦粒甜,红杏挂屋檐。
夏至逢端午,因缘癸卯粘。
端午
老杨/厦门
韵坛相聚情意长,诗友过节人人忙。
欢喜佳期今日至,龙舟竞渡粽飘香。

端午 闽综
董郎
端午吃闽粽,糖肉枣种种。
香甜苦辣味,回甘总有情。
不忘国情史,纪念先英雄。
奋发图强治,统一国必兴。
端午
1 《 诗人节》
老杨/夏门
诗人今有节
为祭忠臣魂
国破暗天日
汨罗水留痕
今日殉国处
轻舟竞龙门
诵诗明忠义
粽香飘乾坤
2 《 端 午》
老杨/夏门
端午正昭阳,
家家扎粽忙。
龙舟早开赛,
户户用雄黄。
江山社稷改,
忠魂代代传。
诗坛诵离骚,
雅辞韵悠扬。
3 《五月五》
老杨/夏门
又到五月五,年年过端午。
有水划龙舟,家家扎粽煮。
两千多年前,贵族屈原公。
有心报社稷,无处可立功。
流放至荒野,离骚楚辞宏。
诵声穿千古,世人震耳聋。
国破社稷溃,不做亡奴众。
要醒国人心,舍身投江中。
众人为施救,荡舟入水中。
投粽好护身,争先为立功。
忠身归汨罗,诗魂进天宫。
人天齐共敬,万代名声隆。
至唐入李白,唱诗上皇宫。
为救人中龙,殿堂戏近宠。
天子已昏沉,言计听国中。
安禄山作乱,明皇走蜀中。
世代忠烈身先死,常有奸妄居宫中。
警示世人不忘事,锣鼓喧天乐融融。
农历五月初五是:五月节 端午 诗人节 端阳节
同一个日子的几个节日。

端午有思
王建华(河北)
龙舟角粽饮雄黄,华夏怀思祭国殇。
有志贤臣谋策略,昏庸君主忌忠良。
九歌天问唱吟久,一曲离骚咏叹长。
千古丰碑存浩气,英魂铭记耀星光。
端午咏叹
王建华(河北)
屈子孤身走楚湘,汨罗明志断柔肠。
贤臣职守进忠谏,君主昏庸受祸殃。
一首离骚传唱久,九歌天问永流芳。
龙舟赛事年年有,米粽菖蒲五彩囊。
七绝 端阳沉思
文/王英杰
(一)
端阳五月旧遗风,
粽子飘香溢满城。
新问新答新笑对,
佳节气氛竞相浓。
(二)
中华盛世嫉涎多,
凌势谁人唱楚歌。
侵我联军犹在目,
前羞莫忘待操戈。
南乡子•夏至又端午
夏至逢初庚。又遇粽香飘满城。时节惹得街巷乐,任听。凑趣窗台鸠声声。
家家忙煮烹。还有艾叶挂门庭。树荫多有鸟雀欢,争鸣。蝉儿也在得意哼。
於癸卯年夏至又端午

渔歌子·端午感怀
(一)
万户千家粽子香,龙舟争渡汨罗江,
祭屈子,又牵肠,告慰忠魂国运昌。
(二)
渔歌子·端午感怀
李静(潺潺流水)丹东
端午今临思圣贤,竞舟抛粽汩罗穿。
鸿鹄志,挽狂澜,安邦治国莫偷安。
(三)
渔歌子·端午感怀
李静(潺潺流水)丹东
又是端阳五月天,雄黄杯酒驱毒寒。
思社稷,写诗笺,报国为民寸心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