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是金】

我昨天听朋友说,北京西城区某学区房已炒到每平方米40多万元,而且还一房难求,这令人咋舌的高房价背后,是可怜天下父母望子成龙之心。无论有钱没钱,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作爹妈的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没条件也得咬牙创造条件,给子女提供一个理想的上升空间。
然而,这势必带来一个更大的隐忧,就是孩子心理上的巨大压力。父母倾其所有为儿女开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便免不了要将这份辛劳转化为唠叨:“这次语文怎么才得了91分?”“摸底考试为什么没进前10名?”“高考最起码得上一本线吧!”孩子如果没能达到大人的预期,就会有种负罪感,觉得对不起长辈的殷切希望。
压力可以转变为动力,而更有可能幻化为压在心头的阴影,一旦达到了目的,久积的压抑就会如火山爆发般喷薄而出:高考结束的当天,各种“罪恶的”练习卷便被扔出了窗外,疯狂的吃喝玩乐似乎才能补偿十年寒窗的苦闷,不想再看一眼书好像成了对从早到晚读书的报复。学习的乐趣犹如被层出不穷的考试给磨平了,个人的爱好早已让不绝于耳的叮嘱击得粉碎。
学而优则仕的年代早已成为历史,多元化的成才之路理应为学生松绑。普通师范学校毕业的马云成了网络时代的急先锋,当过车工的马未都步入了收藏大家的行列,学理科的高晓松竟摇身一变成了音乐人和脱口秀巨星,他们并非刻板读书的楷模,而是对爱好的执着追求者。人们常把高考视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只是刚发现河水已不足尺深,何必都要去挤那不堪重负的桥面。
高考本身不过是连接事业发展的桥梁,而现在过河的方式已有很多,可以乘船摆渡,可以坐飞机越过,也可以开车钻隧道,没了华山一条路的死拼,孩子们便会少了辜负期望的焦灼,多了偷览“闲书”的乐趣,而在喜好的“引诱”下,或能成为知名画家、著名的歌唱家、小有成就的“玩家”。
孟郊登科后的“春风得意马蹄疾”值得羡慕,唐伯虎考场折戟后的纵情书画同样令人钦佩,40多万元一平米的房子,买来的多是一份期盼,但愿不是压在孩子背后的包袱。真正的爱或许是默默的祝福,父母如果能在子女金榜题名时,为他们珍藏好每本练习册;名落孙山时,给他们道一句“你是最棒的!”那么,儿女回馈父母的也许不是金山银山,而是一世纤尘不染的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