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感怀
潘玉启(福建)
赊雨赊晴八节风,端阳映照荔枝红。
山河简靖烟云计,社稷延昌俊杰功。
天问无涯天不语,国殇有志国推崇。
诤臣耿耿民追惜,报效昏君枉克忠。
(2023-6-22)
癸卯端午有吟
苏德聪(浙江)
重午时光阳复阴,云凝风暖暑初侵。
灵均子美诗名后,爱国源流一脉今。
端午有吟(新韵)
苏德聪(浙江)
端阳糯米包青箬,棕叶片丝系半腰。
最是粽儿堪告慰,清香已向九州飘。
【双调·河西六娘子】端午节感怀
黄艳华(江西)
夏至连端午节天,长云纤,锣鼓喧。离骚天问清歌荐。
江上急飞船,舟荡弄波涟,爱国情,耀千年。
2023.06.22
七律·端午歌吟喜雨
欧阳昌炼
记忆难消干旱长,田园作物欲枯黄。
菜农队里愁怀起,微信言中怨气狂。
往日高天云漠漠,今朝端午雨茫茫。
歌吟一首开心事,国泰民安祥瑞章。
踏莎行·端午感吟
郭友良(湖南)
雨洒烟村,云横野渡。东渠望断知何处。每逢端午我生辰,时光勿让东流去。
艾草悬门,葛滕绕户。辞源索句清词赋。欣逢盛世慰贤臣,离骚一曲传千古。
2023.6.21
鹧鸪天·端午
田庆瑞
又是光风五月明,鼓锣喧响竞舟横。
香包藏袖从湘水,角粽投江解屈平。
还折柳,更携朋。采来艾草避蚊蝇。
端阳自古诗人节,欲作高吟愧不成。
古风·端午壮怀屈原
姜焕玉(北京)
屈源耿耿辅侯王,丹心楚天千载长。
痴迷昏君听邪语,贤臣苦口放耳旁。
怎堪忠奸是非混,无奈汨罗报民亡。
舒下离骚壮殉国,铮铮铁骨宇横扬。
七绝·观龙舟
陈晓云
龙舟下水遇端阳,故事来源痛断肠。
呐喊摇旗弦上箭,一声号令奔前方。
2023.6.21
七绝·悼念屈原
潘永臣
五月端阳粽米香,泊罗河水浪花扬。
屈公忠魄九州传,一首离骚万古芳。
五律·端午
潘永臣
爱国屈公彰,英名华夏扬。
悲情征战鼓,正气显担当。
孩系香囊福,门悬艾草祥。
端阳书史记,百姓乐安康。
端午悼屈原
潘玉玲
端午国民齐酹觞,划舟投粽祭贤良。
铮铮铁骨英灵在,耿耿忠心岁月长。
厚德流光黎庶仰,赤诚毓秀后昆昌。
源泉滋润椽梁壮,华夏腾飞浩气扬。
满江红·端午悼屈原
潘玉玲
投粽划舟,举国悼、楚辞先祖。学渊博,志存高远,荣当邦辅。正道横遭奸计阻,英雄正视真诚付。献忠言,再惹怒奸臣,招凄楚。
心激愤,歌长赋;其独醒,成孤旅。欲担家国业,铁肩难负。碧血千秋华夏染,丹心九域炎黄慕。告忠魂、正戮力同心,金瓯固。
端午吟
陇上
交逢夏至近端阳,遍处荷包角粽香。
骚客吟诗怀屈子,余人欣愿道安康。
鹧鸪天•端午抒怀
贾存
(一)
屈子忧民赋《九章》,兰薰桂馥感人肠。
正则哀郢山河敬,汨水招魂日月伤。
舟竞渡,粽飘香,苍天泪雨祭端阳。
再将探索征程踏,路漫修远正启航。
(二)
耿耿忠心谏楚王,美人奸佞祸国殇。
怀沙哀郢千年恨,桂馥兰馨万古扬。
吟“二九”,诉衷肠,《离骚》神韵永留芳。
《楚辞》典范先河引,后世诗坛织锦章。
浪淘沙•端午感怀(新韵)
贾存
情系楚河山,历胆披肝。美人愚昧佞臣谗。绝望灵均哀郢去,遗恨齐天。
端午祭屈原,竞渡歌喧。香蒲角黍满江边。汨水凄凄千古泣,哀祭忠贤。
七律·端午节
楚天舒
端午思贤行绿皋,烟津佩蕙瞭兰舠。
潇湘永结江山志,汨水空余千载涛。
遥缅灵均噙雪月,独依菡萏诵《离骚》。
粽香艾叶共人境,还阙雄黄洒楚醪。
相思引·端午吟怀(袁去华体)
王省南(浙江)
仲夏炎风荷满塘。又逢端午粽飘香。香烟缭绕,悼念左徒殇。
竞渡龙舟追屈子,三闾刚正古忠良。离骚天问,鸿作誉闻扬。
端午节
陈冠雄
端午来临喜气扬,千家万户粽飘香。
悬门艾草驱邪鬼,擂鼓龙舟祭国殇。
天问百条求索路,离骚十曲救民方。
每逢今日思先圣,要把奸臣一扫光。
七律·端午节感怀
刘煜(湖南)
端午时临感慨多,龙舟竟渡逐江河。
飘香粽子千家祭,除祟菖蒲万户呵。
有志难申生愤恨,忌能不用酿兵戈。
满心悲悯朝天问,报国无门跃汨罗。
五律·端阳序曲
张晓峰
一
楚韵越春秋,汨罗江水流。
离骚千古唱,橘颂未曾休。
重五包香粽,端阳米粥稠。
吟诗怀屈子,浦口赛龙舟。
二
流寓近端阳,难忘楚国殇。
家家包粽子,户户扎香囊。
碗兑雄黄酒,门悬艾草香。
五红驱五毒,祈愿各安康。
三
端午粽香糯,龙舟下大川。
桨挥忧落后,鼓敲欲争先。
户户悬昌艾,家家采碧莲。
楚辞人敬颂,焚烛祭先贤。
四
端午祭夫子,龙船水上奔。
千家包粽子,万里悼忠魂。
艾草门前插,雄黄酒下浑。
离骚长上口,浩气世间存。
端午安康
黄元基
安康送给君,端午粽香闻。
情满人间处,爱敷微信群。
长天无秽气,大地有氤氲。
你我留佳梦,诗书寄白云。
江城子·端午祭屈原
阳光雨
汨罗江水怒苍茫,粽飘香,赛龙床。悲切屈原、艾叶伴雄黄。一曲离骚歌晚唱,驱肺腑,剖肝肠。
九歌佳作笔飞章,话凄凉,内心伤。挥泪人间、疾苦向谁张。犹记年年端午节,焚钱纸,祭天堂。
癸卯端午祭屈原
吉世君(四川)
又见汩罗波浪昏,泪飞端午恸千门。
怀王应悔忠良失,屈子长赢史册尊。
鼓急舟轻惊日月,辞严天问振乾坤。
遥瞻诗祖圆诗梦,告慰英灵砺国魂。
注:诗祖,指屈原; 诗梦,指中华复兴之绮梦。
七律·端午节抒怀
欧阳昌炼
江河远阔赛龙舟,鼓点喧天夺上游。
桨棹翻飞齐用力,目标汇聚共凝眸。
贤人已逝灵魂在,后辈长怀家国忧。
世界纷争生巨变,和平希望寄神州。
端午诗
明山才子
端午风情华夏崇,粽香黄酒对时空。
离忧唯怪怀王误,殒命方知屈子忠。
蒲草还生云梦泽,龙舟仍觅洞庭宫。
后来感喟言难尽,多少诗文步此同!
端午随吟
徐志荣(福建)
每逢端午洗臣冤,飞渡龙丹寻屈原。
陈谏忠心贞节在,汨罗空渺载英魂。
七绝*端午节
不与狼为舞
无艾雄黄远在家,公司集宿梦芳华。
馨香糯粽他人有,独留寂寞枕天涯。
七律·端午吟(新韵)
继儒未央
龙舟竞渡速楫篙,楚地云集端午潮。
身掷汨罗千古恨,魂归玉笥万年骄。
飘香棕叶慰忠魄,馨溢艾蒿镇孽妖。
眉月西楼天日暮,雄黄饮罢诵离骚。
注:玉笥,玉笥山,汨罗江北山脉。相传屈原流逐在此,著《九歌》于此山中。
楹联酌笔过端阳(10副)
曾昭成(湖南)
端阳
长流清白系端午,
永保忠诚报国家。
端阳
何期寒石明忠节,
应惜轻舟绽浪花。
端阳
粽子香因端午好,
菖蒲直贵爱心长。
端阳
端午飞舟思屈子,
江山映日焕新天。
端阳
曾凭《天问》明先哲,
乃读《离骚》启后人。
端阳
时人处世,须知端有节。
忠孝传家,明秉正无私。
端阳
过端阳,挂菖蒲利剑,树家风正气。
飞竞舟,驾汨水清波,展社稷雄风。
端阳
菖蒲出水,但借端阳亮剑,一生证道。
粽子含情,也因屈子知名,满囗生香。
端阳
笔墨飘香,一味随人附和,焉知屈子忠魂贵?
江山依旧,千秋放浪沉浮,乃见今朝华夏强。
端阳
殿堂明远志,奈何君眼昏花,叹忠言逆耳,汨罗抱石,恨寒千古。
乡野奉丹心,且系民生疾苦,鄙侫恶专权,渔父濯缨,情暖九州。
七绝•咏端午节三首(新韵)
秋雨(四川)
端午祭贤
又见端阳祭芈原,昌蒲满挂浸沉冤。
忧国怎敢投江死,更著离骚万古传。
端午护贤
史上忠臣数芈原,敢投汨水洗沉冤。
千家万户食香粽,不教蛟龙噬圣贤。
端午粽情
江上传来竞渡声,雄黄酒洒护亡灵。
共执苇叶思屈子,万水千山粽是情。
注:“芈原”指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身于楚国丹阳秭归,战国吋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圣贤”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典故出自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023.06.22.成都
朝天子·过端午(重头小令)
欣原(河北)
临到节关,先把事赶,端午回家盼。认真梳理不要烦,尤其注意留文案。业务排布周全,起程心安。走亲访友坦。兄弟把盏,风骚斗侃,合家团聚通宵旦。
破晓,乘早,拔爱南山凹。喜迎端午赶时髦,也像孩童跳。沟壑搜寻,鸟虫惊扰。艾蒿香醒脑。不老,不老,能抖妖精照。
米好,手巧,香粽添加料。大锅炖煮劈柴烧,慢慢听肠叫。痴坏儿童,乐酣翁媪,满堂香气袅。老宝,小宝,暗自偷偷笑。
祭龙,请龙。壮汉闻风动。岸边观众喝声隆,老少欢情纵。江面飞舟,彩龙争雄,指挥擂鼓猛。奋勇,奋勇,圆我金杯梦。
注:抖,抖音。妖精照,自嘲美颜照。添加料,指红枣、肉等食材。
七律·癸卯端午抒怀
诗文翁
千古离骚唱至今,汨罗泽畔断魂吟。
忠奸不辨难兴楚,谄佞时闻可烁金。
投粽清波知竹节,赛舟浩气见民心。
人间正义真情在,岂惧妖邪隐匿深。
2023年6月22日
端午节·忆屈原
江国胜(湖北)
忠心耿耿辅君王,欲保江山千载长。
圣主痴迷奸敬语,贤臣苦口善遭殇。
怎堪昏上是非混,无奈汨罗悲壮亡。
抱志含冤身殉国,豪怀英骨万年扬。
端午
潘永臣
爱国屈公彰,英名华夏扬。
悲情激战鼓,正气显担当。
孩系香囊福,门悬艾草祥。
端阳书史记,百姓乐安康。 2023.6.21
七绝·悼念屈原
潘永臣
五月端阳粽米香,泊罗河水浪花扬。
屈公忠魄九州传,一首离骚万古芳。
七绝·端午感吟
通明(天津)
转瞬光阴端午忙,贫家富户粽飘香。
离骚志古千年事,惟盼中华永泰康。
2023年6月21日作于琼。
香粽(骚体)
伦炳宣
五五重兮端阳到,粽必煮兮祭忠魂。竹叶青兮韵常在,包坚果兮志永存。糯米粘兮难割舍,枣肉赤兮见诚心。距楚遥兮对空敬,近汨水兮则亲临。诵九章兮向天问,投供品兮慰灵均。浪逐波兮粽翻滚,我作赋兮伴粽吟。
渔歌子·端午感怀
李静(潺潺流水)丹东
万户千家粽子香,龙舟争渡汨罗江,
祭屈子,又牵肠,告慰忠魂国运昌。
渔歌子·端午感怀
李静(潺潺流水)丹东
端午今临思圣贤,竞舟抛粽汩罗穿。
鸿鹄志,挽狂澜,安邦治国莫偷安。
渔歌子·端午感怀
李静(潺潺流水)丹东
又是端阳五月天,雄黄杯酒驱毒寒。
思社稷,写诗笺,报国为民寸心丹。
端午随笔(通韵)
钟明和
端阳探友入山村,细雨追车到院门。
邻犬不知情远近,隔墙示警吠声频。
2023.6.21
七律·配香囊(新韵)
李洪庆(内蒙古)
端午国人绣锦囊,苍天保佑闪金光。
千丝旖旎盈奇景,万念平和沐紫阳。
纳宝成才添富贵,驱灾灭疫奉吉祥。
玲珑小巧神灵显,健旺兴明美艳彰。
生查子·纪念屈原殉国2300年
董峰(江苏)
二千三百春,江水难清澈。激浪诵怀沙,未计年和月。 不为王道容,天道哀其烈。公道在民心,礼制龙舟越。
七绝《癸卯端午节抒怀》十二首(第三组)
辉叔(许日辉)
(一)
端阳节到竞龙舟,屈子含冤汨水投。
爱国名垂千古赞,诗魂璀璨耀春秋。
(二)
冤魂不散楚声歌,唱罢离骚跳汨罗。
击浪行吟昭日月,龙舟鼓响撼江河。
(三)
一片忠心为楚强,英才不济恨怀王 。
千年屈子谁凭吊?爱国精神万载芳。
(四)
举国江流泣俊才,端阳粽熟听惊雷。
英魂逝去诗章美,一曲离骚尽唱来。
(五)
诉尽离骚断汨涯,英名独有楚伤疤。
九章天问怀忠愤,不改初心爱国家。
(六)
艾草菖蒲挂满门,节逢端午祭英魂。
赛舟包粽民风朴,且饮雄黄灭疫瘟。
(七)
角粽抛河泪未干,门庭挂艾万家安。
卯年斟满雄黄酒,醉咏离骚一曲弹。
(八)
汨罗江水未沉沦,粽祭先贤几度春。
逝者如斯成历史,振兴文化唱诗人。
(九)
菖蒲艾草挂庭门,粽熟端阳悼屈原。
汨水浪淘沙石静,且留江底慰诗魂。
(十)
一卷离骚世代彰,汨罗流韵诉沧桑。
怀沙九曲追天问,若论悲情楚国殇。
(十一)
荆山楚水起风波,爱国情深屈子歌。
纳谏怀王成妒恨,满腔悲愤跃罗河。
(十二)
长存浩气入云霄,沥胆披肝日月昭。
酒酹汨罗愁缕缕,诗吟楚地恨潇潇。
作于2023.06.20.癸卯五月初三日端午时节
蝶恋花-祭屈原
盛建新
楚国忠魂肝胆沥。心系忧愁,晋谒宫中述。累遇奸臣谗语袭,一腔热血成灰迹。
亡国悲伤空叹稷。魂洒江涛,化作飞烟息。天问离骚垂泪泣,龙舟点鼓千年觅。
雨霖铃-祭诗人屈原
盛建新
千年诗客,叹忠魂胆,晋谒雄魄。心忧楚国前兆,方留恋情,良言催赤。却遇奸臣作梗,竟心血空迪。看梦废、千里江涛,暮霭沉沉泊罗息。
含冤别梦民惊悉。驾龙舟、逐浪烟波觅。人间百舸何在?端午望、九州飞迹。应是离骚一曲鸣笛。便纵有、魂祭千秋,共耀诗词律。
鹊桥仙-端午祭屈原
盛建新
江河竟逐,龙舟飞渡,天问离骚何处?九州情系屈原忠,寄思念、传承千古。
纸笺挥笔,书桌泼墨,才子佳人同赋。诗家天地话端阳,祭先祖、辞章无数。
七绝·赛龙船(新韵)
盛建新
每逢端午赛龙船,碧水嚎歌鼓浪掀。
千古风流传楚脉,几人知晓觅屈原。
楚宫春慢·端午感怀
刘冲霄(庐州)
含光永日,值端午佳时,怎赋心迹。鼓震棹争,三楚遗风犹拾。萧艾椒兰杂沓,走逐处、愁云绵幂。浊世难容,独醒客,一任流年,抱清怀沙忧惕。
离骚又唱,如梦里、还见江边人立。形槁悴颜,千载行吟寥寂。妒嫉蛾眉众女,怎许得、兰衣菊食。欲与招魂,问大均、有泪空垂,可向沅湘横笛。
生查子·夏至连端午
张鸣琦
江上见龙腾,夏至连端午。
热浪击飞舟,骤雨随风舞。
万户溢糯香,谁懂田间苦。
百舸共争鸣,健儿汗如注。
一半儿·念屈原
老妙音居士
汨罗江畔望龙舟, 似箭离弦分水流。一首离骚屈子愁。
恨难收,一半儿悲伤一半儿酒。
端午感怀(通韵)
李静(潺潺流水)丹东
(一)
户户门前艾草香,家家包粽说端阳。
苍天思忖无啥表,降雨怀君诉断肠。
(二)新韵
咆哮汨罗千古冤,艾蒲香草祭屈原。
丹心一片汗青照,为楚捐躯重泰山。
(三)
推行美政敢人先,誓为黎民解倒悬。
流放罢官应奋进,辉煌巨著史书镌。
(四)
蒙冤被贬几多愁,一片丹心为国忧。
今悼屈原英魄在,汩罗水涨泪横流。
(五)
探索寻求又一年,龙舟竞渡箭离弦。
楚辞鼻祖皆难忘,角粽飘香送圣贤。
念屈原(通韵)
钟明和
悠悠江水涨还消,求索精神持续高。
浩气千秋仍有范,后人相继咏离骚。
七律·端午情怀 新韵
兴扬(贵州)
端午浓融夕彩悠,繁兴时代展鸿猷。
诗飘绿岸龙舟竞,粽荡清波吟韵流。
万古乾坤屈圣念,千秋岁月意情留。
炎黄文化垂青史,百世高洁耀九州。
端阳吟
黄元基
福水醉端阳,闻风粽子香。
汩罗多客祭,历史惹心伤。
屈子千秋悼,离骚万古扬。
文辉敷大地,诗祖韵珍藏。
七律·端午祭往圣
张晓峰
一、屈原
屈子当年痛国殇,千家挂艾又端阳。
竞舟声震三江水,烈火锅烧肉粽香。
身谪郢都云梦泽,魂游橘圃秭归乡。
忧愁悲愤离骚赋,正气雄篇万古长。
二、伍子胥
棠邑逃生往大吴,忠良拯救是渔夫。
西施谄媚勾魂散,范蠡谋奇诡谲纡。
宰相直抨图毁计,君王迷乱聩庸巫。
庭前自刎剜睛怒,端午悲雠幸世殊。
三、曹娥
甬江纳水入东瀛,若女曹娥践孝行。
临海几川回日远,堤封两岸落潮平。
仙姿妙曼堪迷醉,锦绣酥怀肯动情。
逐浪沉浮端午祭,青云隐约有嘉声。
四、白淑贞
蛰伏峨嵋半掩门,断桥赠伞近黄昏。
窗前敷面因郎饰,灯下移杯拭泪痕。
白蜃云遮菖草榭,红泥炉照挂蒲根。
盗来仙草煎丹药,端午现身惊断魂。
五绝*端午节
不与狼为舞
癸卯又端阳,江中打鼓忙。
追思屈祖祭,粽子汩罗扬。
七律·萧乡端午寄
塞外村人
艾蒲翠兰滨,红楼半部真。
屈原当祭奠,洛女亦尊神。
爱国留青史,奇章诵万春。
而今华夏盛,仙宇泪淋津。
端午祈福
陈旭明(湖南)
端午安平国运昌,缅怀屈子寄衷肠。
雄黄煮酒驱瘟疫,艾叶悬门佑吉祥。
守正创新薪火守,扬帆击鼓浪花扬。
离骚一曲千秋唱,祈祷黎民岁岁康。
〔越调•小桃红〕过端午节
陈行昭
割些艾叶挂门框,逼使灾毒让。糯米花生肉丁放,粽飘香,全家老小心舒畅。看舟划桨,当仁不让,热闹了家乡。
端午祭
蓝仁德(山东)
龙舟竞渡过潇湘,汨水遥闻黍粽香。
天问九霄留气节,屈游三楚痛肝肠。
忠臣遗恨家山殉,壮士招魂父老伤。
傲骨嶙峋存万载,离骚永唱颂华章。
五律·端午感怀
桃源居士
端午千年越,今朝别样隆。
葳林吟律绝,太太忆初衷。
彩粽雄黄浸,珍馐兆岁丰。
阖家团聚日,诗意寄飞鸿。
念奴娇·端午祭(格一苏轼体)
蓝仁德(山东)
端阳佳节,看潇湘忙祭,龙舟争渡。有艾蒲留门院放,粽子抛江民助。锦袋收香,金珠引线,黄酒银杯取。岸边聆听,汨罗哀怨音注。
一曲天问离骚,九霄狂客,唯有伤心诉。怒石怀江沉国逝,城破家亡情去。兰佩生烟,琼枝留泪,撒水东流付。大风歌起,孤鹰归岭长顾。
蓝仁德(山东)
龙舟竞渡过潇湘,汨水遥闻黍粽香。
天问九霄留气节,屈游三楚痛肝肠。
忠臣遗恨家山殉,壮士招魂父老伤。
傲骨嶙峋存万载,离骚永唱颂华章。
七绝《癸卯端午怀古有感》十二首(第一组)
辉叔(许日辉)
(一)
端阳节到艾蒲悬,竞渡龙舟泪满涟。
汨水鸣锣惊楚地,江河击鼓唤忠贤。
(二)
汨水龙吟震鼓声,端阳气节与春争。
忠魂饮恨投江去,唤醒人间爱国情。
(三)
离骚九曲至今传,屈子含冤水底眠。
血泪一江呼楚地,长存浩气越千年。
(四)
九歌天问寄忠魂,绝唱离骚楚地冤。
肉粽雄黄萦汨畔,菖悬艾挂万千门。
(五)
投江屈子越千年,绝世诗神赋雅篇。
一曲离歌天下唱,唐风宋雨慰先贤。
(六)
汨水含冤泪此身,飘香糯粽祭诗神。
才高八斗怀王嫉,绝唱离骚楚国沦。
(七)
诗魂不散九章歌,忠贤饮恨赴汨罗。
艾挂端阳驱瘴气,雄黄酒洒辟邪魔。
(八)
野陌江风浊水凉,诗凭古月问苍茫。
每逢端午千龙竞,肉粽抛河祭国殇。
(九)
荆风楚水几含冤,划水龙舟悼屈魂。
天问九章离曲断,忠贞报国欲无门。
(十)
不朽诗魂万代传,恢宏绝稿越千年。
而今再唱离骚曲,屈子襟怀耀九天。
(十一)
角粽雄黄祭汨罗,离骚唱尽楚哀歌。
怀沙戚戚悲风水,抱石依依逐逝波。
(十二)
龙舟鼓响又锣鸣,屈子含冤楚地惊。
壮志未酬沉水底,宏图呐喊大江声。
2023.06.18.癸卯五月初一日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端午节
高占成
门庭艾草香。碧粽盈街巷。龙舟锣鼓锵。两岸清波荡。
最忆是潇湘。插队汨罗江(畔)。屈子沉沙地,渡头三里旁。(举)金觞。千载《离骚》酿。(话)端阳。心怀第二(故)乡。
采桑子·端午节
高占成
屈祠瞻仰年才去,节序匆忙。又到端阳。艾草熏门碧粽香。
龙舟竞渡凌波地,锣鼓铿锵。歌舞笙篁。两岸喧声十里长。
端阳题蕲艾
董发雄(湖北)
蕲春处处艾蒿生,七叶九尖留美名。
通络除寒身体壮,佐餐入药气神清。
苗园百顷绿波动,灵草一枝红烛情。
瑰宝引来天下客,吟歌重午获双赢。
七律·端阳节
薛有毅(山西)
波涛汨水诉衷肠,米粽飘香奏九章。
户挂艾蒿驱瘼疠,家悬蒲剑斩邪殃。
端阳民俗东西北,君子名传古往坊。
天问离骚留楚地,龙舟竞技佑祯祥。
七律·悼屈原(孤雁格)
薛有毅(山西)
一片衷心谏楚王,诤言赤胆惹迍殃。
剖肝汨水千秋恨,披发行吟万里长。
天问九歌忧世道,龙舟三考愤时殇。
奇才含怒鸣冤别,谁解臣民褒贬参。
画堂春·纪念端阳(秦观体)
雾春
魂牵梦绕醉天堂。相依相伴爹娘。畅怀回忆旧时光。陋室馨香。
六月逢迎两考,挥毫纪念端阳。状元故里好儿郎。再创辉煌。
端午祭屈原
李静(潺潺流水)丹东
龙舟竞赛水中游,笑语欢歌鼓不休。
艾粽飘香传万里,离骚天问展宏猷。
汩罗江水涌波涛,进谏为民情更高。
壮志难酬身已卒,挥毫泼墨写离骚。
端午填词祭屈原,举杯酹酒敬前贤。
忠君爱国遭流放,歌赋骚辞万载传。
以身殉国受奇冤,天问离骚九域传。
万户千家贤圣念,楚辞之祖史留篇。
(通韵)
又是一年角粽香,龙舟竞渡闹端阳。
劈风斩浪浑无惧,屈子精神世代扬。
桂殿秋·端午祭屈原
李静(潺潺流水)丹东
推美政,稳朝纲,七雄逐鹿试锋芒。
为民请命丹心献,砥砺前行写九章。
渔歌子·端午祭屈原
李静(潺潺流水)丹东
宦海沉浮为国忧,捭阖纵横壮金瓯。
抛粽子,赛龙舟,缅怀故人寄哀愁。
赤枣子·端午祭屈原
李静(潺潺流水)丹东
波浪涌,鼓锣鸣,龙舟争渡鬼神惊。
为国进言遭罢黜,忠魂不泯永垂名。
捣练子·端午祭屈原
李静(潺潺流水)丹东
明法度,解民忧,求索精神世代讴。
今古贤良多少泪,化为粘黍水中投。
卜算子·端午祭屈原
李静(潺潺流水)丹东
汩罗恨千年,今把忠魂敬。美政推行为庶民,却被奸人弄。
兴国振邦圻,屈子伶仃影,日薄西山大厦倾,楚王才清醒。
2023年6月19日
唐多令·端午有吟
赵军芳
侧耳九歌扬,时闻唱九章。又端阳,粽子情长,民族英雄民祭奠,三杯酒,泪千行。
风雨电雷狂,骇浪卷汩江。赛舟郎,如似龙翔。试问忠魂何所寄。忧天下,振炎黄。
端午吟
梁树基(广西)
抱石沉江欲断魂,烟波浩渺气长存。
离骚天问名千古,端午如期悼屈原。
浣溪沙.癸卯端午节感赋
东方泽华
每至端阳心暗凉,只缘屈子跳罗江。吟眸相对两茫茫。
国破山河空落泪,民悲社稷枉怀伤。徒留碧血入诗囊。
笺注:罗江,即汨罗江。
2823.06.17于酒泉
七绝·怀屈原
陈晓云
端午来临颂圣良,汨罗投水众民伤。
为民为国身先死,后辈常怀祭九章。
2023.6.17
癸卯端午吟怀
田庆瑞
年年端午龙舟竞,今日投诗赠汨罗。
千载忠魂悬皓月,三闾故国望流波。
应怜楚恨渔夫唱,莫道秦声壮士过。
一统江山趋大势,沉吟屈子奈如何。
端阳吟
黄元基
(一)
时逢虐暑又端阳,楚厉魂神惹恻伤。
献策猷功图国泰,谏君明志著文章。
缅怀诗祖骚坛颂,忾惜贤臣籺粽尝。
是处恫心哀屈子,千秋故事喜流芳。
(二)
粽香馥郁漫长空,湘水波涛怒吼中。
忆念灵均千笔异,追寻故事九州同。
何疑楚地骚魂荡,肯定神华藻影逢。
最是龙舟端午赛,门前艾叶阻邪风。
(三)
端午安康百姓家,满山盛放石榴花。
汨罗屈子含冤去,禹甸诗人把韵赊。
粽子飘香三径乐,离骚着意九州夸。
邀来健笔从时寄,坐断山河沐灿霞。
端午吟
黄元基
粽香馥郁漫长空,湘水波涛怒吼中。
忆念灵均千笔异,追寻故事九州同。
何疑楚地骚魂荡,肯定神华藻影逢。
最是龙舟端午赛,门前艾叶阻邪风。
一半儿•念屈原
老妙音居士
汨罗江畔望龙舟,似箭离弦分水流。一首离骚屈子愁。
恨难收,一半儿悲伤一半儿酒。
长相思·祭屈原
王昌德(湖南)
思屈原,祭屈原。一曲离骚千古传,寄情天问篇。
争龙船,渡龙船。棹影飞扬鼓乐欢。艾香粽子甜。
忆屈原(新韵)
老妙音居士
时逢端午忆屈原,一首离骚壮志宣。
汨水江边含恨去,粽香飘渺慰忠魂。
十字回文诗
老妙音居士
言明祭语献忠魂,语献忠魂拜屈原。
原屈拜魂忠献语,魂忠献语祭明言。
七律·端午节感怀(一)
无衔参谋(四川)
端阳米粽意犹诚,屈子丹心念永生。
义胆天知箴语善,忠肝世仰楚歌名。
一腔热血江山泪,两袖清风社稷情。
望断长河千载祭,魂归万古诉冤鸣。
20230622(农历5月初5)
踏莎行·端午(晏殊词范)
余喜道(四川)
时至高阳,节临端午,大江南北龙舟渡。文星璀璨颂春秋,离骚天问吟今古。
报国襟怀,爱民情愫,凌云壮志坚贞许。丹心义胆圣贤儒,忠言善策山河序。
20230622(农历5月初5)
七律·盛夏之一
无衔参谋
远岫云霞染日丹,弯弓初月挂山峦。
蛙鸣清夜草萤耀,鸟语凌晨松鹤欢。
横剑开怀须气静,裁诗寓意慰心宽。
灯前得悟圣贤训,畅快无愁酣睡安。
20230622
粽子留香
一游佳驹
阅世经年绿叶芳,同心思古灿端阳。
一根红线腰间系,两件青衫身上妆。
长水影高天淡白,斯文茶酒品雄黄。
千门万户挂菖艾,粽子浓浓满地香。
医圣故里龙舟祭
—游佳驹
千秋端午始贤言,万古娱欢为屈原。
擂鼓雨湖疏柳织,旗飘赤水帜旌翻。
乘龙奋楫寓求福、风顺扬帆意见辕。
故里菖蒲魔鬼灭、经年粽叶斩妖冤。
五律·端午节抒怀
步行者
角黍龙舟莅, 遥思汨水伤。
忠良辞殿宇,奸佞乱朝纲。
诀别红尘去,悲鸣楚国亡,
钟馗今舞剑,魍魉瞬惶惶。
七律·端午节抒怀
欧阳昌炼
江河远阔赛龙舟,鼓点喧天夺上游。
桨棹翻飞齐用力,目标汇聚共凝眸。
贤人已逝灵魂在,后辈长怀家国忧。
世界纷争生巨变,和平希望寄神州。
癸卯端午祭屈原
吉世君(四川)
又见汩罗波浪昏,泪飞端午恸千门。
怀王应悔忠良失,屈子长赢史册尊。
鼓急舟轻惊日月,辞严天问振乾坤。
遥瞻诗祖圆诗梦,告慰英灵砺国魂。
注:诗祖,指屈原; 诗梦,指中华复兴之绮梦。
端午祭屈原
马春升(山东)
龙舟劈浪粽飘香,酹酒江河诵九章。
赤胆为民成独客,红尘万里走他乡。
腰间楚铁鞘封势,枕上吴钩匣隐芒。
若有伍员豪气在,哪能纵水汨罗亡。
七律·端午
王念生
每逢此日倍生情,遥望汩罗百感生。
几束艾符驱孽瘴,三杯蒲酒庆升平。
蜜蜂曼舞花枝俏,梅雨频浇榴锦明。
唯有诗翁怀楚客,离骚卷内觅忠诚。
七绝·端午安康(2首)
潜龙
端阳华夏祭屈原,午夜依然网上喧。
安品粽香充墨客,康娱赋韵代君言。
端庄文雅度一生,午道崎岖早已明。
安弱守雌人世过,康衢烟月任咱行。
2023.06.22
七律·端午节
梁文君
空天寥廓正端阳,习俗民间米粽香。
片片菖蒲陈槛外,些些艾草挂门旁。
龙舟竞渡离骚雅,社戏登台楚韵长。
奠念灵均知节义,汩罗水脉梦千方。
端午节
唐本业
又是一年粽飘香,千家万户迎端阳。
北国众起广场舞,南疆民赛龙舟狂。
寻来艾叶灭温疫,觅取雄黄驱邪障。
喜庆佳节锣鼓起,吉祝华人体安康。
龙船水
许碧霞(江西)
年年相约如期至,岁岁倾怀掩大千。
无解汨罗沉石事,江河水满又划船。
端午节祭屈原
王强
龙舟竞渡鼓喧天,如织游人祭楚贤。
幼稚顽童抛数粽,飘然老叟抱双拳。
一江碧浪雄歌咏,两岸红云锦彩旋。
丽水奔流腾浩气,离骚韵律久绵延。
七绝•端午思贤(新韵)
张杰(黑龙江)
一
古渡龙舟正响天,粽食湖水慰屈原。
忠良岁岁有人祭,邪佞时时受众鞭。
二
自古直臣美誉传,至今千载有余篇。
抛湖粽子知屈意,万代离骚句句鲜。
七律 • 端阳节
金登仁(鄱阳)
屈原爱国粽传留,献曲离骚自古讴。
一段悲情牵历史,千年正气震全球。
门悬艾草妖邪躲,身佩香囊少壮悠。
又在端阳催战鼓,中华崛起上云楼。
七律·端午忆屈原
夜吟月寒.爱莲
五月潇湘季雨丰,三江竞渡粽香浓。
九章橘颂羞奸佞,艾草朱沙慑鬾忪。
水远催生忠烈士,山高孕育杰豪宗。
唤苏鼾睡东狮虎,激励千秋中国龙。
端午感怀
老言午
粽香几缕引相思,心语如潮鸿雁知。
赏景湖州三代聚,天伦一乐老夫痴。
端阳节抒怀
靳惠功
忠魂已去粽香新,历史沧桑碾作尘。
吟韵轻看名利事,诵经远避是非人。
每从古训多诸己,只敬文章不拜神。
艾草菖蒲皆可爱,贯于荒陌郁芳邻。
端午吟
魏喜德
屈子投江已成古,千年遗情楚辞祖。
今日艾草挂门祭,爱国传承强国固。
端午(通韵)
大安
屈子投江事已杳,千年遗爱情萦绕。
玩童不晓个中由,只顾门鼻插艾草。
屈原
郭秀生
楚材晋用又如何,直谏招来沮议多。
难善穷身忠未悔,昂然一纵耀山河。
青玉案·端阳情
人生苦短沧桑路,又五月、思辞父。赏汨罗龙舟竞渡,欢声雷动,喧天锣鼓,祭拜江河处。
端阳咏赋诗无数,怀念先驱撰文诉。泪水滔滔魂魄赴,一声安好,两番痴语,万世离骚驻。
--2023.06.21潜龙修改旧作-
清平乐·观长治市端午诗歌朗诵会
张华兴
节逢端午,谁把诗词谱。歌里潞州欢如故,自有离骚情愫。
老夫寻个开心,新人来点高吟。一道主持景致,添加潇洒风襟。
七绝·端午思
鲍先明
古巷长街石径新,小桥流水洗凡尘。
桃风梅雨烔河岸,不见当年折柳人。
端午节早起大雾
清清泉水
汨罗怀恨远流长,天问离骚咏九章。
纵是屈身千古后,潇潇云雾笼端阳。
赵贤龙(湖北)
定西番-端午祭
艾粽乘舟招魄,吾独醒,可知由?是因愁。
流放汨罗过客,石惊任水流。听取楚辞芳泽,万千秋。
五律·有感端午节
陈东林
莅临端午节,击鼓竞龙舟。
犹笑英魂慰,难成壮志酬。
忠贞雄磊落,义勇傲风流。
华夏今腾跃,高歌盛世秋。
七律·深悼屈原
陈东林(内蒙古)
弘扬报国凌云志,击鼓龙舟祭圣贤。
高览星辰弯月烨,仰瞻银汉浩风翩。
多情瑞霭邀仙鹤,有意清声唤杜鹃。
千古离骚争唱诵,至今烜赫众峰巅。
[正宫·塞鸿秋] 端午悼屈原
陈东林
楚王丧国黎民怒,山河破败无人恕。
忠贞屈子擎天柱,词章高士惊雷顾。
捐躯报国情, 含恨黄泉路。流芳千古离骚赋。
联咏端午节
陈东林
赛龙舟,振金声,汨水献身千秋载誉镌赋语
祈艾草,怀玉骨,离骚报国万载传承刻楹联
念屈原(通韵)
钟明和
悠悠江水涨还消,求索精神持续高。
浩气千秋仍有范,后人相继咏离骚。
2023.6.20
青玉案·端午悼屈子(贺铸体)
王省南(浙江)
飘香米粽临端午。热风送、红蕖吐。挥楫龙舟争竞渡。悼伤屈子,心怀三楚,不与奸人伍。
离骚天问留名作。抱石投身汩罗赴。修远漫漫求索路。一生正气、国殇何苦,享誉存千古。
五律·端午
金登仁(鄱阳)
爱国屈原彰,离骚华夏扬。
悲情催战鼓,正气展担当。
孩挂香囊福,门悬艾草祥。
端阳穿历史,百姓醉安康。
清平乐·端午祭
易玉华
楚天迷雾,求索漫漫路,满腹忧怀归野渡,一部离骚诠注。
汨罗江上流云,子规啼破黄昏,天意几如人意?新醅还酹忠魂。
鹧鸪天·端午缅屈翁
汪登文(重庆)
(一)
癸卯年庚端午天,人生岁月聚团圆。
缅怀屈子人人祭,逐斩奸臣处处欢。
包粽子,赛龙船。齐心协力去争冠。
九歌巨著千秋颂,万代鸣冤百姓翻。
(二)
一日三餐体健康,千秋万代耀家邦。
兔年慢步欣山景,河畔开心笑语狂。
端午度,庶民忙。艾蒿土酒灭虫防。
而今谱曲歌千载,盛世同欢颂九章。
鹧鸪天·端午缅屈原
汪登文(重庆)
一度一年端午酬,三严三实律条谋。
屈原冤案千秋诉,爱国精神百姓讴。
橹水手,赛龙舟。挂蒿抛粽庶民猷。
伸张正义歌千载,律纪清廉颂九州。
七绝·端午祭屈原
汪登文(重庆)
(一)
天问名篇千古颂,离骚巨著万人崇。
传承诗韵年年赞,奠祭先贤岁岁躬。
(二)
爱国诗人气质诚,先贤傲骨耀坚贞。
楚辞佳作千秋颂,巨著文章万代名。
七绝·端阳怀屈(藏头)
汪登文(重庆)
端祥节日人间祭,阳韵悲哀汨水冤。
怀念忠诚奸诈害,屈翁案件世民翻。
满江红·屈原
张华兴
天地何心,悬日月、离骚独绝。犹一啸,半江悲壮,满怀忠烈。举世皆浑谁独醒,众人皆醉心偏热。路漫漫、天问复招魂,千秋咽。
湘水远,春雨澈。词赋泪,英雄血。笔苍茫,将上下而求抉。四海文星云外客,中华诗祖人间佛。归来兮、万古自长嗟,吟情切。
七律·端午怀屈原
金登仁(鄱阳)
悲情故事两千年,为国捐躯意志坚。
米粽抛江哀骏杰,龙舟擂鼓敬时贤。
门悬艾草妖邪躲,曲唱离骚正气翩。
爱恨分明根百姓,忠心赤胆演当前。
五律·端午感怀
朱成凤
端午千年越,今朝别样隆。
葳林吟律绝,太太忆初衷。
彩粽雄黄浸,珍馐兆岁丰。
阖家团聚日,诗意寄飞鸿。
七绝*我的端午节
不与狼为舞
今朝假日喜洋洋,信步街头粽诱香。
孤影独杯沉醉语,仰天大笑写华章。
七绝*我的端午节
不与狼为舞
闲来闹市享人生,童趣扬天老妪萌。
岁月无情欣怡好,今朝乐醉酒添声。
七律·端午祭
鲁禾(上海)
诗词曲赋遇端阳,天问离骚祭楚殇。
翘首龙舟联袂竟,知心黍粽比肩尝。
千秋屈子忠魂在,万世金瓯气质昂。
凋谢榴花含泪去,奔流汨水诉情肠。
端午组诗
七律·观白沙古镇龙舟赛
刘东培(重庆)
端阳古镇赛龙舟,百代传承续未休。
击鼓争先穿骇浪,驭船竞渡越洪流。
旗幡飘动河风骤,老少欢腾楚曲讴。
美酒酹江酬屈子,诗人忠骨范千秋。
鹧鸪天·端午节观龙舟赛感赋
刘东培(重庆)
江水奔腾观众稠,龙舟竞渡越洪流。
船员奋力频挥桨,舵手惊涛驾快舟。
鞭炮响,颂歌柔。佳肴美酒祭江头。
端阳华夏诗人节,一曲离骚万代讴。
七律·端午节轸念屈原
刘东培(重庆)
古代贤良楚屈原,离骚一曲撼人天。
中华诗祖书心愿,文学丰碑爱国篇。
抱瑾握瑜遭怨恨,抗秦献策受尤愆。
神州强盛今非昔,慰藉忠魂笑九泉。
楹联
刘东培(重庆)
重五享祭
端午划龙舟,船员挥桨洪流越;
黎民祭屈子,河岸烧香美酒酬。
(注:重五,即重五节,即端午节。)
弘扬屈原精神
潜心(贵州)
端阳一早想文昌,伏案斟酌游故乡。
纪念屈原思粽子,打开电脑读词章。
传承国粹攀高走,激励诗人逐浪扬。
楚曲离骚千载唱,征途路漫万民康。
2023年6月22日于文昌阁
端午感怀
曾雨荷
韶华尤逝水,壮志日消磨
举目寻天问,低头唱九歌。
清平藏正则,乱世出萧何。
蒲酒驱胸怨,平生梦里过。
七律·端午感怀
徐越(吉林)
浓情粽糯万家香,烈酒清醇对举觞。
共仰圣贤悲壮事,重讴志士赋新章。
雄篇天问何曾倦,风骨离骚岂可量。
抱石忠魂今尚在,汩罗江水永流芳。
七绝·端午祭屈原
徐越(吉林)
糥粽香包共艾荣,神州悲切念苍生。
龙舟竞渡江天祭,屈子忠魂史鉴明。
七律·癸卯端午节
吕进益(浙江)
端午江亭带小孙,横阳风荡碧波痕。
远闻锣鼓声声响,遥望旌旗处处存。
昔日屈公含恨汨,今朝百姓祭忠魂。
忧民爱国流千世,天界仙班作圣尊。
端午情(新韵)
王纪云
万水千山粽系情,风俗教化尚精忠。
世人俱醉唯君醒,后辈咸崇是子诚。
不可明知犹尽力,难得挽救亦啣英。
香囊艾草驱邪侫,竞渡龙舟进取风!
七绝·端午思
鲍先明
古巷长街石径新,小桥流水洗凡尘。
桃风梅雨烔河岸,不见当年折柳人。
端午怀念
王培(湖南)
阴雨绵绵恳切情,清晨泻泪诉心声。
汨罗两岸苍山肃,又是今朝意不平。
端午节
林明金(武汉)
青艾盈门福瑞祥,红绳绕腕粽粑香。
离骚一卷传千载,万世垂瞻思忆长。
七律·端午节感赋(新韵)
陈艳华
端午来临夏日长,青山绿水百花芳。
雄黄美酒杯杯醉,粽米鲜荷缕缕香。
邀友登高寻艾叶,挥毫洒墨赋华章。
汨罗竞渡清波荡,屈子忠魂飘上苍。
七律·端午节缅怀父母(新韵)
陈艳华
时逢节日倍心伤,遥祭荒坟泪两行。
父母升天飞驾鹤,幽冥隔阻远重洋。
雄黄美酒供桌摆,水果鲜花粽子黄。
祈盼来生能聚首,春晖寸草再恩偿。
浣溪沙·端午
李相亭
仲夏清溪岸柳翩。藕塘莲叶荡波圆。榴红稻翠茂椿萱。
香草芷兰盈楚畹,离骚天问向茫沅。龙舟香粽慰先贤。
端午有吟
李云(湖南)
家家粽叶香,龙舞汨罗江。
求索传千古,中华日日强。
磊夫
吊屈原
骚魂一缕意深深, 牵动人寰处处心 。
世醉不堪偏入世, 音清谁解望知音 。
飞霾蔽日连天起, 长啸涉江抱愤沉 。
浪涌千秋声贯耳, 层波总把遗篇吟 。
七律·端午
王念生(安徽)
每逢此日倍生情,遥望汩罗百感生。
几束艾符驱孽瘴,三杯蒲酒庆升平。
蜜蜂曼舞花枝俏,梅雨频浇榴锦明。
唯有诗翁怀楚客,离骚卷内觅忠诚。
水调歌头·端午
任新元
香艾束鞭挂,蒲剑宅门悬。慈娘裹粽缠绕 ,角角线牵连。怯怪驱瘟囊佩,额上雄黄酒写,"王"字虎威宣。飞桨奋龙马,遥纪屈公原。
向天问,九歌赋,越千年。风骚独领,颂桔嘉美碧云天。醉醒吟逢鱼父,混浊吾清身处,殉道宁为先。饲食扁舟竞,惜爱载无边。
端午节
陈冠雄(湖南)
端午来临喜气扬,千家万户粽飘香。
悬门艾草驱邪鬼,擂鼓龙舟祭国殇。
天问百条求索路,离骚十曲救民方。
每逢今日思先圣,要把奸臣一扫光。
又是端午
王培
餐盘绿粽溢清香,艾束门头护阖长。
千载离骚含泪读,年年此日汨罗殇。
七律·包粽子
肖成明
昨回农舍过端阳,糯米晶莹箬叶长。
难找草灰需放碱,多添火腿不加糖。
包完以后拳敲背,追感从前泪溢眶。
囱冒炊烟轻袅袅,盘空熏染晚霞香。
癸卯端午诗人节
梁本德
竞渡龙舟祭屈原,江涛难洗直臣冤。
离骚一曲千秋颂,追忆忠魂万古存。
踏莎行·端午寄怀(新韵)
屈子怀沙,汨罗恶浪。佞奸没有忠良样。雄黄粽子照常吃,良心不长只长胖。
老虎当杀,苍蝇别放。老天甭乱黩兵将。黑猫警长少沾腥,富强不忘英明党。
七律·端午祭
福香
汨罗江畔泣悲歌,屈子忠心又奈何。
楚地风云豪气少,关山烽火是非多。
贤良己失守残命,道德无存尽劫波。
拓士开疆明主遇,昏君丧国起干戈。
七律·祭屈原
福香
竟舞龙舟祭屈原,贤臣生死报君恩。
离骚尚可垂千古,史笔犹能启后昆。
端午悲歌存浩气,汨江痛哭吊忠魂。
风云六合秦皇帝,一统神州华夏尊。
七律·千年爱之歌
福香
千年传唱爱之多,自古情真说白蛇。
佛寺应知身作则,禅心不见意如何。
峨眉玉女倾残命,盗草仙山遇劫波。
端午悲风平地起,雄黄一盏始成歌。
癸卯端午吟怀
田庆瑞
年年端午龙舟竞,今日投诗赠汨罗。
千载忠魂悬皓月,三闾故国望流波。
应怜楚恨渔夫唱,莫道秦声壮士过。
一统江山趋大势,沉吟屈子奈如何。
七律·端午节有感
尹远志(湖北)
风雨端阳望晦宾,泪罗江畔吊灵频。
美人香草添辞昔,上下求索义胆申。
蓬户朱门蒿艾挂,雄黄棕叶离骚真。
文明华夏千年曲,筑梦和平景刷新。
祭屈原
李聚生
沅湘流水咽,屈子苦行吟。
报国空余恨,谁知一片心。
祭屈原
中元
高歌號起倍淒涼,山鬼離騷五月傷。
報國忠心臣子恨,詩魂楚韻舊文章。
临江仙·端午安康
揭立辉
缅怀诗祖过端午,庭院悬挂蒲长。
雨调风和佳年祥。稻苗茵绿穗填浆。
江水涌腾东逐浪,竞舟龙渡声扬。
千家裹粽远飘香。离骚传世韵流芳。
端午抒怀忆《屈原》三则
毛定栋(清远)
(一)
古今传颂屈公名记否诗仙冤苦声。
主导抗秦施美政,离骚书卷诉衷情。
(二)
年年端午粽飘香,艾草花枝祭屈郎。
两袖清风人敬重,奈何魂断汨罗藏。
(三)
又逢江中赛龙舟,竞渡河央闯浪头。
锣鼓喧天雷贯耳,黎民祭屈泪花流。
2023.06.22.
七律·夏至逢端午
黄河艄公
夏至年中天最长,适逢重五庆端阳。
艾蒿门挂蚊菌走,米粽锅蒸口腹香。
竞赛龙舟划桨渡,追思屈子感怀伤。
离骚一曲传千古,果品盈盘祭隽良。
五律.端午节
黄河艄公
五月端阳至,家家艾草香。
彩丝莲叶绕,米粽口唇尝。
把盏雄黄酒,悬胸绣锦囊。
民风传百世,故土寄情长。
七绝·祭屈原
国球彩虹
米粽香浓情意绵,龙舟竞渡祭屈原。
先人已去英魂在,天问离骚万古传!
(二)
端午龙腾汨浪翻,每逢此日悼屈原。
痴情傲骨离骚美,华夏千秋仰圣贤。
端午随吟
何克林(陇西)
一
一年一度又端阳,杯酒释怀思暗藏。
高唱九歌向天问,龙吟虎啸念沧浪。
二
雄黄老酒慰生平,万水千山粽是情。
回首淡然轻一笑,紫砂壶里煮峥嵘。
癸卯端午祭屈子
南飞燕(甘肃)
(一)
粽叶包糕米酒香,艾蒿门挂祭端阳。
九歌天问永流世,一曲离骚万代扬。
(二)
敬悼忠魂念屈才,忧民忧国万人哀。
纵身一跃惊天举,竞赛龙舟祭拜来。
(三)
几声天问叹蹉跎,追忆英贤珠泪多。
江水动情哀思寄,奔流不息唱骚歌。
(四)
泊罗江水泪长流,祭拜先贤意未休。
忠骨大夫忧国志,千秋辞赋永存留。
癸卯粽子节
田庆瑞
门楣插青柳,一岁一端阳。
曛艾虫蛇避,分蒲日月长。
走亲携粽子,访友举杯觞。
夏节宜歌咏,抟风翻九章。
七律·祭屈原(新韵)
李洪庆(内蒙古)
逢年端午祭国贤,缕缕情思纵眼前。
表諫当明屈子信,身沉可证为民捐。
行开警示凝公愤,气鼓雄风敬伟男。
铁骨铮铮携大爱,衷心耿耿震人寰。
七律·端午情思(新韵)
李洪庆(内蒙古)
屈子逢殃汨水沉,铭今烁古第一人。
端阳历历晴天雨,糯粽津津浊泪痕。
表奏谆谆如泣诉,直言坦坦赛坚贞。
昏君醉色轻朝政,愤勇投江殉此身。
端午情怀
邓志健
奋进龙舟竞自强,依门艾草暗消香。
曹娥孝撼之江地,屈子情摇战国阳。
湛浸今时天有乐,须忧翌日月无芳。
衰红忍泪辞花树,桂绿含辛谱锦章。
(之江即淅江。桂绿:才能杰出的人。)
20230622
七律·端午节赋
老木子(贵州)
人乐欢声笑语昂,江长竞技赛舟狂。
神州惊喜思乡韵,天地浓情醉影茫。
千古离骚流世代,九洲琴曲倍清扬。
一言山水酿香酒,客写诗词传远方。
渔家傲•端午吟屈原
袁铁山(天津)
楚月哀箫端午夏。孤峰旷岸心游马。轻叹汨罗江景雅。骚赋罢。屈原殉国冲江画。
逐史尘埃双目睱。寒侵别怨残宫瓦。晓梦洞庭云叱咤。
龙子驾。征舟奋浪知天下。 2023.6.22
渔家傲•端午节怀古
袁铁山(天津)
又思屈原初入夏。汨罗江上风云画。堪舆之睱聊楚霸。今古跨。烽烟滚滚征天下。
一赋离骚青史挂。兴哀辩解宫廷话。梦上楼台开视野。云叱咤。诗词跌宕冲江坝。 2023.5.31
端午节·新韵
老付
又到一年端午时,佳节着意赋新诗。
移风不忘初衷愿,岁月平安福滿池。
端午吟
依梦(辽宁)
时逢端午向鞍山,树翠花红近眼前。
一缕香风炎热散,清凉纳得曲频传。
端午忆屈原
依梦(辽宁)
今朝端午雨婆娑,昔日英雄住汨罗。
最是忠魂留千古,离骚一曲动人歌。
七绝•端午节(新韵)
阮莉(辽宁)
千年端午为谁云,万古传扬祭楚君。
浩荡龙舟击鼓赛,翻腾粽子慰忠魂。
七绝·端午思怀
翼飞
糯粽飘香知几多,龙舟竞渡满江河。
正阳节季怀思久,一片丹心似碧荷。
【双调·折桂令】端午感怀
谷中锦
今朝粽子飘香,遥看神州,凤舞龙翔,千客摇舟,亿民歌唱,共度端阳。昔日屈原望江,谁知贤士心伤。天问佳章,诵唱千年,史页留芳。
端午吟
苗法强(辽宁)
屋上驱邪悬虎艾,龙舟竞渡又端阳。
汨罗江水犹存恨,楚梦云山始觉凉。
天下直臣皆寂寞,余怀屈子独彷徨。
离骚绝唱传千古,酹祀悲吟酒一觞。
七律·端午怀古
刘煜(湖南)
竞渡龙舟鼓震天,神州端午纪英贤。
飘香粽子江河撒,避祟菖蒲门柱悬。
奸佞迷君丢国运,忠言逆耳护民权。
未酬壮志身先去,遗下辞骚颂万年。
2023年端午节有感
郭瑞琳(广东)
工业园中鸟不惊,皆因放假少人行。
江边潮涌流精彩,粽子龙舟千古情。
作于“中国最美小镇”东莞市清溪镇郭府。
端午又吟
张东良(安徽)
汨罗波涌恨难平,重五粽香慰忠贞。
敢问天閽天恚怒,离骚沥血誓长鸣。
七律·端午拾韵
刘文波
端午飞舟祭楚公,离骚释韵化神龙。
丹心敬业江山固,碧血兴邦华夏荣。
自古贤言多逆耳,从来警语可殷宗。
悲情赋意迷乡味,玉律遗诗励叟翁。
玉蝴蝶·念屈原
张立新(天津)
品粽梦飞千缕,灵均矍铄,汨水峥嵘。境界冰心,求索广觅澄明。读离骚、心弦弄律,荡龙棹、情浪飞星。化鲲鹏,追魂归舍,楚韵敲声。
当耕。骚红雅苑,典融华梦,志烁诗荣。众醉君清,近民吟橘远昏冥。响雷电,荡除离谤;请丽日,解愤據情。品华英,草青兰馥,制修灵。 2023.6.22
七律·今日端午
徐国喜(黑龙江)
雨净长街疾五更,敲窗紧迫到黎明。
从星抖落尘浴露,逐日出晨抚草青。
葱笼润色山秀美,潋滟湖光仔鸭萌。
同济梦圆号踔厉,问天夫子从此声。
七律·端午祭
贾存
苍天泪雨祭端阳,读罢《离骚》痛断肠。
鸾鸟凤皇遭佞害,乌鸦燕雀占巢堂。
放逐还盼怀王醒,谗害犹为楚国伤。
秉性高洁谁可比?兰馨桂馥万年芳。
端午节(古风)
李美云
青艾菖蒲粽子香,江河湖海竞龙舟。
天问千年无人应,离骚万世愁白头。
投水自沉汩罗魂,悼文哀词屈子讴。
明君良臣盛世歌,民族复兴著春秋。
朦胧烟雨祭屈公
王昌德(湖南)
朦胧烟雨浴苍穹,一洗沉冤屈骨崇。
天问九章抒浩气,民安国泰定昌隆。
端午节
李中共
光阴似箭正逢期,嘉月降临节日规。
龙舞翻波锣鼓擂,楫推起浪众声随。
千秋屈子离骚载,万古悲风端午思。
蒲剑艾旗添五草,东方华夏万家宜。
玉蝴蝶·念屈原
张立新
品粽梦飞千缕,灵均矍铄,汨水峥嵘。境界冰心,求索广觅澄明。读离骚、心弦弄律,荡龙棹、情浪飞星。化鲲鹏,追魂归舍,楚韵敲声。
当耕。骚红雅苑,典融华梦,志烁诗荣。众醉君清,近民吟橘远昏冥。响雷电,荡除离谤;请丽日,解愤據情。品华英,草青兰馥,制修灵。 2023.6.22
七律•悼屈原
張立新
端午常懷屈子魂, 懮民求索覓紅暾。
博聞強志嫻辭令, 敬法尊神待客賓。
但願懷王聽逆耳, 莫將楚國敗昏君。
舉賢社稷繁榮路, 大業方能春滿门。
端午感怀
刚丕昌(辽宁)
千篇一律艾粽香,屈子闻听倍感伤。
彩线香包空佐佑,心灵有病怎安康。
破阵子·端午龙舟竞渡
张鸣琦(广东)
鼓响劈波亮剑,龙腾跃浪惊雷。荟萃四方争霸主,倒海翻江同疾驰。潮头笑鸟追。
屈子行吟怀国,楚乡飞渡留诗。端午赛舟挥短棹,转栋冲门摇锦旗。功成共举杯。
过端午节
陇上翁
端午意如何,娘家是老窝。
归来儿女伴,把酒佐香锅。
端午节
王筱
端午节康安,心胸比地宽,
夏风柔六月,香粽福三餐。
艾叶吉祥裹,龙舟竞技欢。
离骚骚体序,天问问天寒。
屈子精神在,诗文壮志残。
浓情相祝福,喜庆共阑珊。
七律·端阳感怀
麓山枫情
昨梦玉笥起悲哀,远见江波棚屋莱。
情愫离骚凭浪涌,悲声天问和涛来。
馨香百世诗词赋,浪漫千秋楚句开。
今日琼浆端午节,诗魂遥敬共樽杯。
永遇乐·端午感怀 龚治元
如浪人流,似潮船舶,端午争渡。染疫三年,停航数载,莫问因何故。鼓擂雷振,舟飞羽箭,掀起巨滔无数。启千帆,公平竞技,太平盛世欢舞。
身投汨水,魂归秦楚,更使伊人无语。九问三卷,楚辞几册,尤选离骚赋。对天祈祷,沿江抛粽,遥祭公之壮举。屈公德,仁传百世,义铭万古。
端午活动
钟明和
偷闲端午聚亲情,酒罢高山陪写生。
画到风儿停脚处,白云在此练修行。
2023.6.22
端午安康
天阁
橘子洲头颂,离骚万古殇。
楚辞梦中曲,端午粽飘香。
思绪汨罗水,情回沥胆肠。
葫芦蒲艾草,彩线系安康。
七律·龙舟竞渡赋
尹远志(湖北)
范蠡双双泛太悠,屈原忠死楚民愁。
千年成习龙舟渡,万载英名壮举酬。
阵阵云锣翻劲浪,嘈嘈雷鼓粹淹留。
旌旗锦奖夸胜捷,画桨长桡照岸头。
温《楚辞》迎端午
颜肃昭(福建)
争霸纷争思一统,与秦较量竟谁臻。
屈原天问国殤泣,弟子招魂九辨陈。
一部楚辞吟底亊,几多韵律启灵神。
民间扎粽民风盛,竞渡龙舟吊伟人。
七绝·黄龙古镇龙舟赛
罗忠明
锦江圣水赛龙舟,古镇风姿大众留。
两岸欢声端午闹,诸君奋搏占鳌头。
七绝·端午节
刘恒源
飘香端午粽情处,艾草袪除五毒虫。
楚地龙舟齐竞水,屈原故里显雄风。
七律·端午节感怀
羽佳
端阳又至粽飘香,竟渡龙舟号角芒。
露洗双眸除恶秽,门悬艾草避邪殃。
离骚巨著千年颂,屈子精神万古扬。
汨水楚魂浪里语,诗坛雅赋寄云乡。
端午感吟
姚天奕(永春)
箬叶包端午,蒲香祭楚臣。
龙舟争竟渡,屈子枉谋秦。
化鹤楚天际,怀沙湘水滨。
离骚题笔妙,渔父入诗新。
端午·悼屈原
姚天奕(永春)
汨罗江底楚魂忧,湘水波心荆璞休。
明志怀沙垂骏骨,题诗抱石竟龙舟。
端午·吊屈原
姚天奕(福建)
权奸朝谤弃官袍,吾道时忧劫运遭。
美政楚天修法度,愁颜湘月枉勋劳。
九歌渔父佳篇著,千载诗翁妙笔毫。
击水罗江吟屈子,题书端午赋离骚。
端午悼屈原
李金国
龙舟香粽悼灵均,史载芳名著作珍。
丧痛潇湘沉傲骨,无良暴楚失贤臣。
清高愤慨莲为品,孤洁身廉玉做神。
佳话千秋成绝唱,离骚度世谨来人。
注:灵均又名屈原。
古风·端午节咏屈原
宁立新
五月端阳芳菲盈,龙舟击鼓颂文明。
菖蒲艾草辟邪剑,百福香囊去瘟清。
粽子飘香蔬果肉,悼念屈原逐梦行。
国殇九章名天问,九歌离骚楚水情。
缅怀屈原爱国咏
许兆波(广西)
端阳汨水映云霞,竞渡龙舟逐浪花。
祭祀忠贤抛糯粽,缅怀屈子在天涯。
相扶朝政捐心力,抨击奸臣保国家。
敬仰英雄弘正气,炎黄世代爱中华。
端午诗人节兴吟
许兆波(广西)
文明华夏五千年,唐宋诗词众口传。
恰是端阳骚客会,吟声远播颂今天。
七绝·缅怀屈子
陈墨(辽宁)
江山处处醉端阳,万众家家裹粽忙,
汨水滔滔波浪涌,心怀屈子普新章。
七绝·端午赞屈原
陈墨(辽宁)
五月端阳艾粽香,清江碧水浪花扬。
忠贤屈子汨罗坠,一曲离骚万古芳。
七律.秭归端阳晚会
文/刘文波
震撼河山乐鼓催,端阳晚会彩霞飞。
襄民祭祀神憔悴,屈子投江气壮悲。
畅颂离骚群振奋,倾听天问众扬眉。
激情劲舞圆新梦,碧水长歌醉秭归。
七律 诗人节祭屈原 (新韵 )
陈艳华
时光荏苒又端阳,把酒临轩醉举觞。
粽米微黄香气透,骚人洒墨赋诗狂。
龙舟竞渡吊屈子,天问铿锵斥上苍。
赤胆豪情凝铁骨,风高节亮美名扬。
赵贤龙(湖北)
捣练子·端午龙舟赛
抛艾粽,捣龙宫,战鼓连天爱国风。四海闻名来竞渡,五洲掀浪跃长龙。
端阳即韵
王永华
又迎端午祝安康,粽子飘来馥郁香。
门挂蒲蒿祈福祉,天降吉雨兆祯祥。
雅风文雅熏昆后,天问巡天垦大荒。
卷水龙舟如闪电,千秋传统耀辉煌。
端阳节
杨天喜
端阳节到百花红,柳绿蛙鸣鸟雀哄。
大地生辉携爽气,神州斗色壮雄风。
离骚自有诗心细,伍子安知世事空。
仲夏登高怀日月,江山永固万年同。
端午日小辑
七绝 早膳后眺荷塘
腊洲渡
糯粽龙舟节气和,天涯消息料如何。
凭窗自染诗情素,用尽莲脂未够多。
七律 端阳寄怀
腊洲渡
直堤纱绕数山岗,只与吾村隔碧江。
题匾天南宏一炬,驰骝塞北叹诸方。
孤魂长寄莘汀冢,众裔重修祖族堂。
端午登临凭望际,垄风吹送菜花香。
五绝 隔岸美人蕉开花
腊洲渡
昨宵才梦斜,今日已开花。
却带谁消息,红妆照水涯。
七绝 东望思贤
腊洲渡
端午大江青,龙舟竞鼓听。
离骚何处续,隔岸是莘汀。
七绝 阳台小立
腊洲渡
龙舟鼓远绿纱陈,横塞迴声断雁闻。
游子天涯须识得,最遥处有故园云。
七绝 端午苑径望月星
腊洲渡
玉楼花影晚香迟,也问归期未有期。
凭此荷塘初上月,天涯能够托相思?
铜仁碧江赛龙舟
宁立新
碧江冒雨赛龙舟,奋楫抢先竞渡游。
两岸欢呼催战鼓,齐心划桨勇争头。
最高楼·端午怀古(辛弃疾 体)
陈东林
今端午,经历史沧桑。阅岁月苍茫。名流遗恨怀南国,先贤存爱寄东方。唤黎民,扬社稷,秉忠良。
越四海,游山河浩渺。跨五岳,引人寰正道。怀故国, 念家乡。清风雅颂荣山色,离骚醒世暖春阳。现从容,辉赫奕,耀辉煌。
端午评说
王文成
一代忧民上大夫,一朝君主主朝图。
为臣不觧当朝意,高远宏覌遗恨殊。
若遇君臣同志远,民安国泰统疆湖。
难得盛世而今誉,不议千秋往事途。
端午寄怀
许碧霞(江西)
时霖闲暑气,角粽透天香。
振楫舟船起,扬帆系国殇。
投稿
七绝·端午节
薛有毅(山西榆次)
插艾菖蒲九问留,东西南北划龙舟。
童真往事今难逝,浓厚亲情粽里头。
七绝·端午送粽
薛有毅(山西榆次)
子夜灶中飘粽香,整装策马送儿尝。
亲情永系天边月,悄问有无思梓桑。
七绝·汨罗江
薛有毅(山西榆次)
岸打划舟竞水锣,菖蒲艾草粽高歌。
端阳夏至诗人节,五彩斑斓祭汨罗。
七绝·民祭
薛有毅(山西榆次)
舟楫天波艾草昭,锣喧汨水势如潮。
楚辞米粽千秋唱,民祭屈原传世骁。
端午四吟
楚天舒
七律
端午节(一)
端午思贤行绿皋,烟津佩蕙瞭兰舠。
潇湘永结江山志,汨水空余千载涛。
遥缅灵均噙雪月,独依菡萏诵《离骚》。
粽香艾叶共人境,还阙雄黄洒楚醪。
七律
端午节(二)
五月芳菲宜笑观,雨微帘外藕花团。
艾蒲悬阁遗风好,角黍飘香莺语欢。
手捧离骚嗟傲骨,梦逢屈子共芝兰。
雄黄溅砚也传醉,佳节诗情溢笔端。
七律
端午节(三)
时临佳节古风遗,又洒雄黄到醉卮。
纯朴乡情三笼粽,浩然正气万年师。
龙舟波上荡飞桨,艾草香中吟《楚辞》。
无觅英豪怀屈圣,如兰诗述汨罗悲。
鹧鸪天
端午晨咏
兴步游园晨露寒,轻鸥正舞柳堤烟。离骚吟罢愐忠烈,且抒诗情云水间。
粽香漫,艾香绵。沐风对景佩幽兰。赊来一醉雄黄酒,似见白蛇别许仙。
破阵子·观电视端午龙舟竞渡 (依辛弃疾词谱)
文永龙
击鼓扬波竞渡,斗锣呼号如雷。汨水赛舟端午祭,楚地争标水上驰。拼将白浪追。
屈子赋骚忧国,斯民怒愤怀诗。两岸人潮观劲棹,南北乘兴摇锦旗。动哀酹酒兹。
水调歌头·端午
任新元(湖南)
香艾束鞭挂,蒲剑宅门悬。慈娘裹粽缠绕 ,角角线牵连。怯怪驱瘟囊佩,额上雄黄酒写,"王"字虎威宣。飞桨奋龙马,遥纪屈公原。
向天问,九歌赋,越千年。风骚独领,颂桔嘉美碧云天。醉醒吟逢鱼父,混浊吾清身处,殉道宁为先。饲食扁舟竞,惜爱载无边。
七律·端午节感怀(二)
无衔参谋(四川成都)
端阳米粽进家门,色味俱全释意尊。
艾草生烟薰恶鬼,龙舟战鼓厉忠魂。
离骚热血坚贞鉴,天问丹心英烈痕。
历数圣贤倾国志,千秋万代固乾坤。
20230622(农历5月初5)
五律·话端午(通韵)
陈艳华
五月是端阳,佳节人倍忙。
荒山采蒿艾,把盏饮雄黄。
粽米多层裹,龙舟碧水长。
千秋屈子恨,遥祭汨罗江。
端午抒怀
凡心
昔日汩罗江,谁知逝水沧。
忠魂从未去,巨浪正飞扬。
绝笔传声远,幽怀吟绪长。
九歌先志继,天问赛舟昂。
守节平公恨,忧民屈子光。
国兴须鉴史,莫效楚怀王。
(屈原,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楚国人)
浣溪沙·端午探亲
刘义(湖北)
幸得萱堂可解忧。椿庭愈后再无愁。花畦又满隐貔貅。
火种金莲收万载,德生正法胜千谋。长春肯驻岂须求。
如梦令·端午习俗1
风鸽(张晓峰)
一、包粽子
糯米裹成尖角,箬叶青衣为壳。
烂熟便投江,不是各家优渥。
如珏,如珏,端午波清浪濯。
二、赛龙舟
百舸离弦竞渡,双桨齐随锣鼓。
奋力为争先,直到汨罗深处。
端午,端午,寻找忠魂何处?
三、佩香囊
五五百虫肆虐,瘴气邪崇凶恶。
绸布作香囊,便是仙丹圣药。
欢跃,欢跃,且向腰间系着。
四、酌雄黄
端午雄黄兑酒,鬼魅邪崇避走。
浅酌显真身,乍见涨头如斗。
知否,知否,从此仙凡分手。
五、挂蒲艾
水涨江河湖海,门插青菖白艾。
香味可驱邪,叶剑斩妖吓怪。
喝彩,喝彩,百草各怀能耐。
龙舟水
黄元基
连绵降下龙舟水,妨碍需求阻出行。
避暑当前愁热浪,打工在外苦谋生。
八方似此精神惫,百姓依时岁月更。
立世无非佳梦筑,霁天等待好经营。
西江月·端午(柳永体)
石圣茂(河北)
汨水涛声怒吼,龙舟姿影匆行。
吟诗抛粽寄深情。屈子投江无影。
艾草悬门福至,粘糕入口香萦。
千家今日祭英灵。万代平安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