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少年轶事
____记小时候父亲带我们去观看赛龙舟的情景
胡孝存(江西)
今年划龙舟比赛的时间越来越近了,让我回忆起小时候父亲带我去湘东老街浮桥下游处,观看划龙舟比赛。
路上父亲讲了赛龙舟的来因,他说:“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传说在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百姓们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掉他的身体,也为了他的灵魂不在江里饿着,人们用粽叶包裹食物扔进江中,之后形成了端午食粽子、还有划龙舟、戴香囊、系五彩绳、挂艾草、涂饮雄黄酒等风俗。”
每年农历五月五日龙抬头,那场赛龙舟情景。“激越的鼓点,野性的号子,好似千年的风雷,掠过亘古不息的长河”,“争渡、争渡,中流击水,已经演绎成千百年来中国人龙舟竞渡的一种节奏、一种精神”。
回忆起时隔60年的龙舟赛事,湘东河里龙舟竞渡的盛景。在端阳节的烈日下,一只只龙头昂首、龙尾遒劲的黄身龙舟下水。河中清波荡漾,河岸人山人海,河面上好不热闹,在萍水河下游湘东老街地段中比赛的各船队队员穿着不同颜色服装,有红色、有蓝色、有黄色、有黑色、绿色的,各队喊出有特色的口号,并与竞赛对手显实其技能。
我们很早来到现场走向近处,只见一条龙舟上前头,站一位擂鼓手,他手握着鼓锤,有节奏地擂着鼓,舟中两边排坐着队员和舟尾一位掌舵手,在擂鼓手挥手下发出咚、咚、咚的很节拍的鼓声,舟左右两旁各坐一排队员10人(20人划手),手握划浆,在鼓声的指挥节奏下,划呀、划呀、划呀、划……
岸上观众叫喊着加油!加油!加油!
比赛完后已午时分了,父亲带我们上街买黄瓜和粽子吃,这样既解渴又能顶饱。
自从观看首场龙舟比赛后,父亲工作忙当我10岁后,为了不让父亲再带我们去观赛龙舟而影响他工作,每当在寒、暑假时我在矿山检煤渣、田野割猪草卖,把赚来的零钱存好等待赛龙舟时买粽子和黄瓜吃,这样也让我爱上了劳动。
在时隔60年后的湘东美丽的龙舟公园旁,2023年度这次龙舟比寨比往年龙舟竞渡的规模更盛况。各队在摩鬼式的训练下,有17个镇村的队伍,龙头昂首、龙尾遒劲的红身龙舟在水面摩鬼式训练。河中清波荡漾,河岸人山人海观看。
有诗七排作证:
龙舟五日赛晴明。
杨柳绕河啼晓莺。
神羿欢游郡斋外。
岸边新曲众和声。
发令出线皆精准。
船首已被霞彩迎。
两岸罗衣风晕适。
一江照耀拓浆清。
鼓擂三下红旗展。
跃鲤十艘浮水盈。
棹影斡波飞万仞。
似梭劈浪奋千程。
6月15号我们驱车来到赛事的航道处,是湘东龙舟公园。全程长不过500米,水道曲折,水流平稳。正如古人说“两船相争勇者胜”,初赛场上只听一声枪响,各舟如箭冲出。两岸炮声连连,呐喊声不断。伊始,划手的桡子出手整齐划一,在鼓点的催促下,很快舟似箭飞梭前进。
“咚、咚、咚”鼓点如急雨,划手青筋暴涨,憋红着脸,屏住气息,桡子吃水更深,插水速率更快,舵手夹直航线,冲刺撞线。
胜利者举桡欢庆,岸上鞭炮声不绝。赢船绕彩船一周,嘴里不停喊着“划赢船啊,呜呼、划赢船啊,鸣呼……”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是重要载体,文化的源远流长贵在传承。湘东龙舟赛寓民俗性、观赏性、竞技性一体,是老百姓喜闻乐见、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传统文体活动。现在芾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期盼各级政府将龙舟赛打造成龙舟文化节,如萍乡芦溪、上栗县也在开展赛龙舟的活动,在全民娱乐、全民健身中实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等多篇壮歌。

有诗吟
七律.观龙舟赛颂屈原
糯团粽角延千年,
比赛龙舟鼓响天。
沧海沉冤悲恨泪,
汨罗壮志恸魂仙。
流波竟泛喧箫籁,
风舸争驰战霸川。
楚泽遗书诗眼辨,
故人离曲永留篇。
时光如梭,一晃,我则成了古稀之年的人,可是,小时候诸多的画面,总不由在我脑海里浮现,萦绕着我的心灵。人老了自然地爱怀旧,真是一生难以割舍的情怀啊!更是我一生的财富。
于2023.6月15号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