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州源流诗苑】第976期优秀近体诗《都市头条》周刊
再创新佳作,传播正能量!
(作者文责自负;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若涉侵权,请通知删除;排序不分先后。)
神州源流诗苑
2023年6月21日
1.七律 纵论人生
文/赵家镛
休骸兴逸有鸿猷,奋力耕田效老牛。
纵笔吟天星里过,舒心赋地海中求。
传承大义常寻典,阐述文明不卧楼。
日月巡空犹顺轨,人生得意自将酬。
2.七律 回忆父亲荣获全国农村优秀教师称号
刘耀南(黑龙江)
家翁虽已入瀛寰,尚忆音容泪雨潺。
社办农中驰骏马,师携学子踏青山。
言传身教倾心育,尽瘁鞠躬守业艰。
使命光荣来不易,京城载誉笑开颜。
3.父 亲
文/张建国(幸福使者)
鸡鸣五更轻轻起,菜地冲田默默耕。
雨雪风霜欣面对,炎天暑热笑相迎。
诗书未读知儒礼,佛道无修善爱明。
默念心中含泪祝,天堂老父永仙生。
4.父亲节思父
陈天培
劳作一生不见闲,如山大爱总无言。
皱纹满脸沧桑露,风雨耕耘田地间。
5.七律·父亲节写给自己(下平一先)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如山挚爱可擎天,梦逝芳华不得眠。
困境无愁家和睦,安居有序枕团圆。
容光染白威严老,岁月添香善意全。
惋叹今生身已病,惆然列圣等成仙。
6.七律·忆父
源流诗纪(广东)
常言父爱大如山,又忆家严吃苦艰。
竭力农耕全是累,精心木匠总无闲。
一生劳碌为亲眷,永世忠良立俗间。
频现慈祥魁伟貌,犹闻祖训泪潸潸。

7.己亥学诗
七律•父子开荒
文/程维亮
星光璀璨夜生辉,父子开荒杂草矶。
铁镐带风清乱石,银锄耀月破丛围。
晨烹芥菜汤糊口,暮煮茭头果疗饥。
父爱如山无蜜语,只将茧手拂儿衣。
8.父亲节忆家父(新韵)
王楼(内蒙古)
黎明即起事耕耘,戴月披星忍苦辛。
汗水滴滴滋垅亩,性格耿耿鄙权臣。
炎凉世态无心顾,贫富乡邻有意亲。
潦倒穷愁一辈子,可怜稍麦不曾闻。
注:稍麦,内蒙古的一种羊肉馅的美食。
9.父亲节祭父
丁宪杰
在外务工邮炒粮,恐余上学腹中荒。
清晨执手教珠算,静夜传经道智防。
失去回看阿爸好,迷归顿觉稚儿殃。
能承重压才名父,济族持家贵自强。
10.七律•思父亲
平湖(吉林)
身教育后祖之魂,挡雨遮风守本真。
父爱如山天地阔,亲情似海水云新。
持家宁愿千般苦,敬业还尝万种辛。
想念先公成记忆,音容入梦泪流频。
11.养花
文/荒石
平生怜碧草,春意引回家。
出外观人脸,归来赏异葩。
香浓招蝶舞,色艳有朋夸。
贵贱无分别,心中都是花。
12.品茗偶成
文/程廣柱(中原野老)
经年好景入沉沙,余下时光省着花。
我有单丛故人赠,慢将湖水煮成茶。

13.七律·父亲节快乐
胡圆林
五岳独尊吟谢客,三湘长在庆黄童。
携孙及子情深聚,踏月宜家别去空。
水洗清贫添杜甫,人流勤苦抗田洪。
银屏问候知心女,玉柱惊闻洒泪翁。
14.端午还乡
林木
一入烟村泪眼朦,棕香艾味浸熏风。
护家黄耳惊疏影,报晓红冠诉隐衷。
酒瓮初开归客醉,天星已落挚情融。
说来兄弟相思苦,竟与经年梦里同。
15. 七绝·此日最忆父(顶真格)
俞春林
父爱如山含泪歌,歌声飘处起江波。
波涛滚滚心潮涌,涌出甘泉化墨多。
16.七律•父亲节说父
陈法营(河南)
身尊伟岸仰苍穹,一柱安居眷属融。
冠舍圆伦庭顶日,慈围肃乐领家风。
情愉老幼通规礼,食膳多元润味公。
勤俭亲行夫妻睦,门盈人旺看兴隆。
17.波罗古镇感怀(新韵)
文/荒石
断壁残垣世事非,城门失尽百年威。
镇前河水淘沙浪,塞上秋风卷旧灰。
岁月无言说兴废,人生如梦伴云飞。
正值寒露天初冷,鸿雁一声始欲归。
注:波罗古镇,位于陕北横山无定河岸,自古为兵家重镇,长期为陕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8.西游记
金荣(湖北)
肩挑重担多风险,手握马绳谁有闲。
西路迢迢妖怪扰,东方盼盼四僧艰。
天庭护驾胸怀善,佛法留心众闯关。
八戒悟空沙悟净,高师玄奘得经还。

19.连珠体•父儿(新韵)
北关映寒(黑龙江)
慈父施儿恩若山,儿铭父爱两心连。
骄儿老父情长在,尊父亲儿脉永传。
父望儿贤风雨顺,儿期父健寝食安。
儿擔父看朝霞舞,父唤儿观落日圆。
20.七律/端午怀屈原
鲁驼李泉成
高阳帝子谱春秋,一卷离骚万古愁。
天问昭昭明日月,国殇酹酹大荒流。
应怜罄竹招秦鬼,不弃南冠作楚囚。
铁桶江山无处诉,空余水上泛龙舟。
21. 话晚年
武进姚树元
已是人间八八翁,依然策马啸长风。
先尝普茸茶三盏,后饮茅台酒一盅。
涧水犹如春草绿,桑榆堪比夕阳红。
苍茫暮色门前映,只觉平生万事空。
22.五律·职责
作者徐长瑜
壮士强国梦,精英效汉唐。
丹心托异秉,脚步踏同长。
事业骁千勇,家国育百强。
精明凝女子,睿智著儿郎。
23.五律·做是常态
作者 徐长瑜
后果结成败,过程巧妙弹。
执着循定力,策略偶回旋。
道道经危险,程程解困难。
天长核进谱,日久凯歌传。
五律·识常态
作者 徐长瑜
莫怪痴迷傻,别责本性刁。
循情说好话,以利做推销。
醉梦难实现,晕阶误上高。
足轻能走远,路绊会摔跤。
24.五律·咏三峡诗会
李正国
春光戏我肩,烟水碧连天。
月照稻香酒,霜明三峡筵。
薛笺铺翠坝,浓墨点美篇。
诗会追唐宋,觞吟古韵联。
五律·贺康乐先生《韵海诗心》出版
李正国
韵海嫏嬛至,诗心笔墨痴。
兰章承古调,瑰句入新诗。
天地邀为友,灯笺共伴伊。
锦书存日月,珠玉万人知。

25.七律·端午节怀屈原
林木
柳岸熏风赤帜扬,清江燕影剪端阳。
鼓声响起龙舟急,粽味传来祭语长。
三楚逐臣魂永在,千秋懿范意难忘。
离骚世代滋兰圃,韵染神州万里香。
26.七律·端午感怀祭屈原
刘耀南(黑龙江)
五月榴花照眼羞,扬旗鼓角竞龙舟。
悬门艾草熏香染,祭酒雄黄国事忧。
感赋离骚情未已,惜悲天问志难酬。
忠良自古皆堪赞,米粽投江泪雨流。
27.七律·端午节粽子遐思(下平十四盐)
于金奎(宁夏石嘴山)
裹得诗囊角上尖,熏香合意动门帘。
缠绳纠结青衣紧,糯米清纯碧水淹。
巧手轻风谈岁月,精工美食醉云签。
千年煮玉缘情起,拆解心扉梦正甜。
28.七律·父爱如山
文/老兵
终年劳累不言舟,染鬓风霜几许悠。
顾影音容颜美好,犹存话语记心头。
温良自省铭家训,仁义躬行善事修。
明月高悬望雁远,恩辉照耀度春秋。
29.七律·贺老妻七十诞辰
文/陈德金(江西)
千里征途赴郡衙,有缘牵手揭红纱。
桂香自小身心善,慈爱柔情屈指夸。
意气忠诚欢笑语,勤劳乐事纪年华。
不嫌老朽须眉改,夙愿安康度晚霞。
30.七律•夏至揉曲
陈法营(河南)
夏阳极至北回归,直晒强光放炙晖。
林木虽葱荫缩短,瓜蔬蔓密果丰肥。
黑蝉竞叫粥锅沸,捞面凉餐臊子稀。
白昼天长今日最,翌晨慢转入秋围。

31.七律·家乡一品锅
文/老兵
乐苑烹调特色羊,餐前桌后艺专长。
佳肴圆梦招宾客,名菜兼瓶醉续商。
走出东山东岭秀,传闻雁岛雁磨香。
开锅一品鲜汤肉,美味依然是故乡。
32.七律•端午情
平湖(吉林)
青葱义气互牵情,老去殊多感慨生。
节至端阳思父母,樽斟煮蛋想清卿。
添加白发时光逝,月日流年眼弱明。
采艾同窗身且健,嬉遊碧水翠蒲擎。
33.七律·夏至清吟
吴锡峰(河南)
薰风披拂映朝阳,倒影荷花画藕塘。
移步楼台图砚沼,穿林雀鸟唱高墙。
客愁墨菊酒樽淡,残梦青蔬茶碗香。
半阕清吟逢夏至,庭园摇竹树添凉。
34.七律·端午寄语
陈太阳/江苏
一部离骚万户流,屈君美德誉神州。
精神不息乡风祭,气节常存世泽讴。
岁岁年年投角粽,风风雨雨竞龙舟。
杯杯蒲酒驱魔障,习俗相沿敬意稠。
35.七律·父爱
黄梁梦
大爱无疆老父亲,曾经儿女胆中神。
缘何异地常孤梦,只为工场一点薪。
默默肩承诸雨雪,凄凄体受漫沙尘。
年高难再江湖度,失态痴魂染病身。
36.五绝·雾
文/王宝生
穿在山身上,连接地与天。
描乡纯白色,朴素不留边。

37.七绝·父爱
李兴国
双肩托起地和天,一片冰心育圣贤。
龙凤翰林经日月,今朝把酒敬南山。
38.七绝·粽香华夏
文/张建国(幸福使者)
细染棉纱成彩线,精挑糯米洗沙糠。
中华处处民蒸粽,只为传承屈子香。
39.七绝· 端午节
吴锡峰(河南)
浓情五月又端阳,悬挂门楣艾叶香。
屈子精神千古颂,中华世代永隆昌。

40.七绝《癸卯端午怀古有感》十二首(第一组)
文/辉叔(许日辉)
(一)
端阳节到艾蒲悬,竞渡龙舟泪满涟。
汨水鸣锣惊楚地,江河击鼓唤忠贤。
(二)
汨水龙吟震鼓声,端阳气节与春争。
忠魂饮恨投江去,唤醒人间爱国情。
(三)
离骚九曲至今传,屈子含冤水底眠。
血泪一江呼楚地,长存浩气越千年。
(四)
九歌天问寄忠魂,绝唱离骚楚地冤。
肉粽雄黄萦汨畔,菖悬艾挂万千门。
(五)
投江屈子越千年,绝世诗神赋雅篇。
一曲离歌天下唱,唐风宋雨慰先贤。
(六)
汨水含冤泪此身,飘香糯粽祭诗神。
才高八斗怀王嫉,绝唱离骚楚国沦。
(七)
诗魂不散九章歌,忠贤饮恨赴汨罗。
艾挂端阳驱瘴气,雄黄酒洒辟邪魔。
(八)
野陌江风浊水凉,诗凭古月问苍茫。
每逢端午千龙竞,肉粽抛河祭国殇。
(九)
荆风楚水几含冤,划水龙舟悼屈魂。
天问九章离曲断,忠贞报国欲无门。
(十)
不朽诗魂万代传,恢宏绝稿越千年。
而今再唱离骚曲,屈子襟怀耀九天。
(十一)
角粽雄黄祭汨罗,离骚唱尽楚哀歌。
怀沙戚戚悲风水,抱石依依逐逝波。
(十二)
龙舟鼓响又锣鸣,屈子含冤楚地惊。
壮志未酬沉水底,宏图呐喊大江声。

41.七绝二首(新韵)
王楼(内蒙古)
一、
题雏燕待哺图
夏日炎炎柳絮飞,画梁紫燕捕食归。
群雏张阔黄红嘴,待哺嗷嗷口水垂。
二、
题雏燕待哺图
觅食紫燕伴朝晖,雨打风吹夜幕垂。
异日苍颜僵腿脚,身边可有爱儿陪?
42.七绝·乡酒润诗
增之
后街小巷古幽坊,墙上青苔带酒香。
呼友衔杯倾一醉,乡醇最是润诗肠。
43.七绝·陏吟二首
文/山风(本溪)
一、
绿草风吹碧浪翻,面朝大地背朝天。
抡刀奋力青蒿斩,杂念皆除结善缘。
二、
挥镰割草大山中,烈日炎炎似火红。
一把青蒿千滴汗,辛酸历尽背成弓。
44.七绝·夏日午梦
李兴国
雨落风吹自在凉,弦歌一枕黑甜乡。
如何夜梦了无迹,不及潇潇午梦长。
45.七律 夏至吟
王忠喜(江西瑞昌)
结束栽苕迎夏至,葱茏玉米笑扬花。
宫莲秀艳招千客,艾草清香溢万家。
热闷微晴多湿气,雷鸣阵雨显明霞。
禾苗翠绿三农乐,水库坚牢百姓夸。
46.七律·荷塘风光如画
源流诗纪(广东)
清塘潋滟冒青莲,白鹤翱翔上碧天。
蝶影依依湖面舞,花姿娆娆水中翩。
莺歌蛙鼓如交响,柳曳波扬若锦笺。
万众同欣风景美,中华处处画图妍。
47.观蛇盘山老虎石感怀
林木
尘寰孑立岁悠悠,千古伤心一石头。
冬日寒凉甘独领,春晖泽惠任人收。
淡怀只伴苍松老,秀质空随碧草幽。
纵有高情难济世,浮生郁郁锁清秋。

48.雅君女士《端午忆》赏析
王楼(内蒙古)
端午忆(新韵)
雅君
小辫歪斜伴步颠,麻刷七彩晃胸前。
父摘艾叶瓜田畔,妞找蛤蟆乱草间。
母摆香茶拿粽品,兄谈端午与屈原。
忽觉我岂顽儿辈,同伴单知此物甜。
这首七律题目是《端午忆》,“忆”是全诗的线索,也是题眼。作者满怀喜悦地追忆了孩童时期过端午节全家人的欢快往事。
首联抓住细节描写,塑造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女孩的可爱的形象。首句“小辫歪斜伴步颠”,抓住了两个细节,即“歪斜”和“颠”。这两个词形象、贴切,特别“颠”字用得好,一个“颠”字写出了小女孩的小辫随着跑步的节奏一步一颠的细节。第二句“麻花七彩晃胸前”又抓住了一个细节,写拴了七彩绳的小辫伴着步伐左右晃动。这时,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浮现在了读者面前,栩栩如生。
颌联写父女到田间去摘艾叶捉蛤蟆的场景。“妞”是山东人对小女孩的昵称(也许作者是山东籍),亲切。此联对仗十分整,上下两句词性完全相对,结构也完全相同。
颈联笔锋一转,描写一家人过端午节的欢乐气氛,母亲端茶水、摆粽子,哥哥一旁讲述有关端午节和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其乐融融。
前三联紧扣一个“忆”字,是诗的主体和重心部分。最后一联由忆回到了现实。第一句用反问句表达了自己远离快乐的童年,变老了,最后一句收束全诗。
这首诗的优长是:
(1),语言通俗流畅,完全口语化,但极具表现力,如“颠”“晃”“妞”。
( 2),善于抓生活细节描写。前面已详述,不再赘述。
(3),线索清楚,结构布局合理。全诗以“忆”为线索贯穿材料,情节发展自然。
(4),立意明确,选材典型。
不足之处是:
(1),最后一句是败笔。这句突如其来,与上句和全诗脱节。“同伴”从哪儿来?“此物”又指什么?都与上句无关,且“伴”字与首句重复。
(2),建仪改第六句的“与”为“赞”,这样对仗工整,语意也更贴切。“与”是连词,和“拿(动词)”词性不同。
总体看这是一首很好的七律,有瑕疵实为难免。

【神州源流诗苑】都市头条周刊
主编: 源流诗纪 (中国现代文化报近体诗部主编、原国际诗苑总顾问等)
副主编: 萧锦良(江河一石,兼主管)
副主编 细江野老(中国现代文化报近体诗部副主编等)
副主编 帘子(原中国现代文化报近体诗部编辑)
副主编 天水(国际诗苑编辑)
副主编 笔架山人 俞春林(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西省诗词学会会员、江西曲社瑞金分社副社长、红井诗社副社长、《红井格律诗词》公众号和美篇微刊副主编和多家网络微刊编审等。)
副主编 独秀山人丁宪杰(中华诗词学会、安徽省诗词协会会员;安庆市诗词楹联研究会副会长)
编委: 源流诗纪、帘子、萧锦良 (江河一石)、细江野老、天水、笔架山人俞春林、独秀山人丁宪杰
编辑制作: 神州源流诗苑(都市头条认证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