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浊扬清
——端午,为屈子招魂
文/石城吴钩 南京
那个举世皆浊我独清
流着王族高贵的血
披发跣足
向着日夜思念着的楚国
在呜咽着的汨罗江边行吟
那个众人皆醉我独醒
吃着露水兰草菊花
憔悴枯槁
向着日夜思念着的郢都
哭泣呼号的三闾大夫
不愿以皓皓之白
蒙世俗之尘埃
眼里流着不尽的泪雨
心却为多难楚国
默默撑着伞的的诗人
那个闻悉秦破楚都
日夜忧思苦闷
巍巍中华辞赋之祖
终于,在二千五百年前
五月初五那一天
怀着绝望,抱石一跃
投入浩浩汨罗江流
用死,洗濯尽了昏晦庙堂
强加于身莫名的枉屈
他以身殉国,用不屈的忠贞
谱写了一曲
恢宏壮丽的爱国诗篇
他以生命的绝唱
激浊扬清
激扬了志士仁人
报国为民的精神与情怀
滔滔江水,至今
回荡着屈子
九歌,九章,离骚
天问,招魂,国殇
千古不朽的呐喊
滚滚江流,至今
回响着渔父
穿越时空
击棹悽怆的悲歌
歌吟着屈子
虽九死而不悔
忠贞报国、至死不渝
浩然的正气与理想——
中华诗祖,走了
群山肃立
沧浪之水呜咽
长歌当哭,从此
龙的传人
敲锣鼓,划龙舟
抛粽子,喝雄黄
华夏大地
挂荷包,拴色线
插艾叶,佩香囊
年年端午,世人
表达不尽对你
深挚的热爱
岁岁端阳,后人
表达不尽对你
无尽的追念
热爱你
忠贞家国的灵魄
追念你
以身殉国的壮烈
祭奠你
不朽的格品精神与情怀
如果时空可以倒流
我想轻轻敲打
你腰间长吟的宝剑
然后,偕湘君、湘夫人
追随着你的足迹涉江
与你一起
吟橘颂兮卜居
哀国殇兮问天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
我愿为你洗濯
你入云的博带峨冠
然后,咏着九歌远游
走进你的精神家园
一起发离骚兮为你招魂
为你招魂,呼唤我
心中永生的屈子归来
呼唤屈子来归
不朽的精神
千秋永葆
绝世的诗篇
万古永存
为你招魂,为你招魂
愿这首为你招魂的诗篇
与日月一起见证
见证——
浪漫的中华诗祖永垂千古
见证——
华夏爱国的诗魂永昭汗青!
【注】
1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2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屈原作品,共流传下来23篇。其中《九歌》11篇,《九章》9篇,《离骚》、《天问》、《招魂》各一篇。
3 诗中多处引用了屈原诗作篇名和诗句,诗中引用诗作篇名时未加书名号。
端午思咏
文/石城吴钩 南京
二千五百年前的一天
该是五月初五吧
天空,飘着凄凄霏雨
汨罗江惊涛拍岸
一簇浪,又一簇浪
江岸,芦苇在摇晃、摇晃
它是在为那个披发行吟
问天,问地,问命
呼号着怀石
纵身一跃的屈子招魂
还是在叹息,听
一江东流水的呜咽低泣
为他感愤、不平呢?
唉,那个渔父
那个爱唱歌的渔父呢
为什么不划着你的小船来救
却击棹歌着
“沧浪之水清、沧浪之水浊”
就鼓枻而去
让后世子孙划着龙舟
将包着纪念怀思追想的粽子
抛进滔滔江水
用锣鼓,却不用诗歌
去丈量
“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那个人
前无古人,后不见来者
巍然巍峨的高度?
可叹他的英灵,至今
仍在苍茫大地飘零
他的忠魂,至今
仍在汨罗江的浪花上游荡?
沧浪之水清兮,浩诰东流
哦,屈原、江水、龙舟
哦,锣鼓、彩旗、画桨
哦哦,今日,端午
一个不愿随波逐流的小子
追逐着一颗赤子丹心
长叹息兮不掩涕
欲为沉沉江底
那个不屈的灵魂
上下求索,呼告兮招魂——
沧浪之水浊兮,汤汤流东
哦,粽子、鸭蛋、香囊
哦,艾草、青蒿兮菖蒲
哦哦,今天,端午
一个不愿同流合污的竖子
举起一杯雄黄酒
噙着怀思的涕泪,临风
长叹息兮掩涕
欲效圣洁不屈的忠魄
求索上下,招魂兮告呼——
哦哦,上下求索、求索上下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怀着丹心碧血
噙着思忆的清泪
炎黄子孙
华夏不屈的民族呵,正
踏着忠魂的足迹
追随着高洁的志行
上上下下
义无反顾,苦苦求索
怀着丹心碧血
噙着思忆的清泪
龙的传人
神州奋进的民族呵,正
高擎着逐梦的火把
怀揣着远大的理想
下下上上
高驰不顾,苦苦追寻
求索追寻,追寻求索
虽九死而不悔呀
我神州赤县
巨龙腾飞,终将
与天地同寿,并日月齐光
一览众山小
跃立小小寰球之峰巅——
注:
1 诗中多处引用、化用屈原诗《离骚》、《渔父》中诗句;诗末,化用、引用屈原《涉江》《九歌》中“吾方高驰而不顾”“登昆仑兮含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芳菲菲兮满堂” 等句。意为,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追循着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逐梦追梦的过程中,将克服一切艰难险阻,高视阔步、一往无前地前行,我中华民族将日益強大登上世界之巅,像太阳、月亮一样光辉,全国人民将过上花香四溢、美好幸福的生活。
2 汩:读[gǔ],〔汩汩〕水流的声音,水流的样子。


【作者简介】
石城吴钩,教师,大学文化。曾从军。后教书育人。爱读书,勤笔耕,常操琴。诗文散见于报刋杂志及网络文学平台。2021年荣获全国当代诗词大会年度诗词金奖。2022年荣获中国散文网"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