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大云寺的前世今生(上)
文/刘玉伟
2023年6月8日,我和老伴还有小区的好邻居一共十多个人,跟随西安和爱公司前往甘肃的平凉和天水三日游。已经进入夏天的古城西安,却下了近一个月的连阴雨。我们虽说感受不到夏日的酷暑,但地里已经成熟的麦子,却经不起这连阴雨的袭扰。我是老知青,知道父老乡亲们的心情情,民以食为天,只有颗粒归仓,他们才会睡的安稳,吃的香甜。
好在前两天已经放晴,今天又是一个大晴天,蓝天白云,让我们外出旅游的心情也好了许多。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车沿北二环一路向西,过咸阳、兴平、礼泉、乾县和永寿后,在彬州服务区休息了二十分钟。
彬州市就是原来的彬县,紧邻着我下乡时的旬邑县,2015年6月,我们老两口带着外孙女,和楼上的九个邻居,一起乘坐火车来彬县游玩。那时彬县还没有改成彬州市,201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彬县设立县级彬州市,由陕西省直辖,咸阳市代管。我们一下火车先去了离县城还有四十公里的寺郎湖森林公园。这个景区当时还没有正式对外开放,那里森林茂密,湖水清澈,风景真的很美。寺郎湖湖面面积370亩,总库容约166万立方米,是陕西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美誉。
我们从寺郎湖出来,还在塬上的农家乐里,品尝了当地的美味佳肴。我1969年在旬邑县下乡时,就知道彬县有一个大佛寺,里面的阿弥陀佛(俗称大佛)高20米,肩宽13米,手高4.5米,指长2米,被誉为陕西和丝绸之路上的第一大佛。我们本想去大佛寺瞻仰一下大佛,因怕误了下午4点半回西安的火车,我们只是在大佛寺的门口看了几眼,就急匆匆地去火车站了。当大巴车进入彬州市境内后,我就一直看着车外,八年过去了,这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早就没有了往日小县城的样子了。
我们那天下午一点多来到大云寺,大云寺所在的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虽然说气候宜人,要比西安凉快的多,但是,正值中午最热的时候,我们一行走在阳光下,真的也很晒很热。泾川县位于西王母文化发源地,也是陕甘宁交通的枢纽地,大云寺就在城关镇的贾家村。

我们在大云寺里,听了讲解员的讲解,对大云寺的前世今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早在公元567年,北周慧明法师用石函、二重鎏金铜函及琉璃瓶四重套函盛装32粒佛舍利瘞埋于泾州宝宁寺佛塔地宫,并在石函上刻题铭文。公元601年10月,隋文帝杨坚以印度护法王(佛教称为转轮法王)——阿育王为榜样“宏法护教”。仁寿元年(601年)6月13日,在隋文帝60岁生日的这一天,下诏在30州建30座舍利塔供养佛舍利。钦定10月15日午时,30州“同下”(舍利入石函)。当时的泾州(泾川)属长安门户,是京畿之地,14粒舍利于公元601年10月由高僧送到泾川,在大兴国寺(大云寺的前身)建地宫,置函,供养。公元690年9月9日,67岁的武则天登基,称“神圣皇帝”。在当时男尊女卑的时代,武则天称帝受到各方面的反对和阻挠。
女皇武则天虽是67岁高龄的老人,因寡居多年,仍旧欲火旺盛,这时太宗之女千金公主就将其姘夫薛怀义引见给武则天。薛怀义因相貌英俊,身强体壮,深得武则天欢心。为了便于幽会,武则天让薛怀义当上了天下名刹“白马寺”的住持。武则天自诩为弥勒佛再世,薛怀义投其所好,创造了一部《大云经》,以证实武则天乃佛祖转世。对此,武则天非常开心,随后便命令各地大修“大云寺”,泾州就把隋朝建成的大兴国寺改为唐大云寺,并将隋代供养的佛祖舍利,御制金棺、银椁、铜匣与隋石函、琉璃瓶组成五层套函,于公元694年瘞埋于大云寺塔基地宫中,并在石函四周刻题千字铭文记载此事。
刘玉伟,2023年6月20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