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亲节
文/耿国新
亲情是世界上最温暖的阳光,无论你走得多远,飞得多高,父亲的目光总在你的身后。父爱无言,而那无言的爱却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有一种亲情,叫父爱如山!
天大地大,父母恩大,河深海深,亲情最深。世界上最疼爱我们的人,是父母;最不能辜负的爱,是父母的爱。如果母亲是温暖的阳光,那父亲就是浩瀚的夜空。母爱春风化雨,让人心生暖意;父爱深沉静默,让人安心自在。有人曾说:“父
亲像书一般,没有华丽的词句,却有道不尽的真实。”他的爱,是无言的,是深沉的,是最为感人的,是神圣而无法回报的。
男本刚强,为父则柔。他也许话不多,心不细,却把世上最好的东西都给了你。他也许表面严厉,很少展露笑容,却把生命中所有的耐心都给了你。他扛起全部,从未说过一句抱怨,却将此生最珍贵的爱都留给了你。要问这世上,谁愿给你当牛做马?谁愿为你赴汤蹈火?谁愿为你操劳一生又无怨无悔?那一定是不善言辞的父亲!他的爱孤独而温柔,他的爱坚实而有力。为了给你一个温暖的家,让你健康成长,他心甘情愿的去承受生活中所有的苦难。为了给你的人生铺路,让你挺起腰杆,自信生活,甚至可以放弃一生的骄傲和要强。他将满身的泥泞留给了自己,却将对你的呵护刻在心底。年幼时,父亲是你的保护伞,为你遮风挡雨,护你茁壮成长;少年时,父亲是你崇拜的英雄,他无所不能,满足你所有的愿望;中年时,你会忽然发现,父亲开始双鬓斑白,步履蹒跚,脸上少了昔日的帅气,却多了一份憔悴,眼神中少了一份笃定,却多了一些忧愁。此刻才明白,他不是超人,只是为你变成了万能。在你之前,他也是被父母保护的孩子,但一声“爸爸”却让他变得顶天立地有担当,坚强勇敢不惧伤。他开始学着做父亲,学着如何照顾你,保护你;他曾在某个深夜,匆匆忙忙还没穿好鞋子,就抱着生病的你向医院奔去;他曾在某个雨天,一边急切地接你放学,一边将手中撑着的伞都举在你的头顶;他曾在某个周末,一边教育你不好好吃饭,一边手忙脚乱的为你准备晚餐。那个一生倔强坚强的男人,原来始终怀揣着人世间最温柔的爱。这世间,最高大的不是山峰,而是父亲的背影;最宽广的不是大海,而是父亲的大爱;最遥远的不是天涯海角,而是父亲的等待。虽然,他将最深沉的爱,埋藏在了内心深处,但我们却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他的关怀与呵护。父亲,是我们坚实的依靠,为我们浇灌希望,为我们遮挡风雨。报不完的恩,是父亲的恩;还不完的情,是父亲的情;感激不完的爱,是父亲的爱。有父亲的陪伴,是此生最大的幸福;有父亲的深爱,是此生最满足的心安。感恩父亲,用双手托举我们成长;感恩父亲,用生命护我们周全。我们长大了,父亲却老了,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人生最大的遗憾。趁现在,父亲还在身边,我们定要竭尽全力成为他的依靠,成为他的骄傲。
父亲节如约而至,愿所有儿女都能及时尽孝,多去理解,多去关怀那默默付出的父亲。也愿我们的关心能化作一缕清风。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赏析:
这是陆游对孩子的教导,他告诫孩子,不要荒废学业,从小开始用功,才能有所成就。
后半句则是告诉孩子,学问不只在嘴上,要懂得学以致用,身体力行。
文字朴实,感情真挚,其中既有深邃的教育理念,也有对孩子的殷切期望。
父亲的格局决定了孩子的结局,父亲对孩子的指导,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走向。
《骄儿诗》
唐·李商隐爷昔好读书,恳若自著述。
憔悴欲四十,无肉喂蚤虱。
儿慎勿学爷,读书求甲乙。
穰苴司马法,张良黄石街。
便为帝王师,不假更纤悉。
赏析:
李商隐才华很高,但是却一生没能受到重用,他用自己一生的悲剧告诫儿子,一定要学习兵法,弃文从武,才能有所建树。
“便为帝王师,不假更纤悉”。他直言儿子有成为帝王师的潜质,这份骄傲和自豪,溢于言表。
看到孩子有出息,大概是一个父亲最大的欣慰了吧。
《为二女适袁氏者作》
清·郑燮
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赏析:
有个作家刚刚教书的时候,父亲骑着三轮车去送他学校。
学校外面,父亲愧疚地对他说,自己对不起他,三轮车和教授的身份着实不搭。
这首诗里的郑板桥也是如此。
他一生清廉,没有攒下什么积蓄,对于没钱置办女儿嫁妆这件事,他也很愧疚。
只能以一幅兰竹图代替。
父亲总是希望可以把最好的给孩子,他们尽其所能,倾其所有,尚且觉得还不够。
《诫子诗》
汉·东方明者处事,莫尚於中。优哉游哉,与道相从。首阳为拙;柳惠为工。饱食安步,在仕代农。依隐玩世,诡时不逢。是故才尽者身危,好名者得华;有群者累生,孤贵者失和;遗馀者不匮,自尽者无多;圣人之道,一龙一蛇。形见神藏,与物变化。随时之宜,无有常家。
赏析:
东方朔本人洒脱不羁,但是在这首诗里却不厌其烦,对儿子絮絮叨叨。
他希望孩子将来可以隐在朝廷,生活无忧,悠哉世间。
和天下无数的父亲一样,他们把自己多年的经验倾囊相授,对儿子的教诲和期望溢于言表。
《责子》
东晋·陶渊明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赏析:
父爱如山,它不如母爱温暖感人,他总是不言苟笑,严肃批评。
陶渊明对儿子期待甚高,但是孩子却一点也不努力。
诗人责备儿子们不求上进,与自己所希望的差距太大;勉励他们能好学奋进,成为良才。
其中流露出诗人对爱子们的深厚、真挚的骨肉之情。
《又示宗武》
唐·杜甫
觅句知新律,摊书解满床。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应须饱经街,已似爱文章。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赏析:
这是杜甫写给最喜欢的次子宗武的诗,诗中包含着杜甫对孩子的无限期望。
他看到宗武学习作诗,兴奋之余,叮嘱孩子学习要专心,不要玩物丧志,生活要有节律,还要勤学经典,以先贤为楷模,持之以恒。
作为已经名动四方的诗人,看到儿子有望继承自己的衣钵,杜甫内心的欣慰和喜悦可想而知。
《寄东鲁二稚子》
唐·李白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感悟:
诗人离家已经三年,家里的一切都没有人打理,自己的孩子更是许久没见。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他想象到了自己一双小儿女在桃树下玩耍的情景,他们失去了母亲(李白的第一个妻子许氏此时已经去世),此时不知有谁来抚摩其背,爱怜他们。
想到这里,又不由得
心烦意乱,肝肠忧煎。
诗人以生动真切的笔触,抒发了思念儿女的骨肉深情。
《与小女》
晚唐·韦庄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感悟:这是诗人写给自己小女儿的诗。
她刚能听懂大人的讲话,就咿咿呀呀的学着说话了。
因为爱玩小车就不肯去睡觉,因为衣裳上少绣了朵金线花,就整个晚上哭闹着不肯停歇。
小女孩学话、贪玩、爱漂亮、喜欢哭闹,天真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诗人爱女之情也流于笔端。
《洗儿戏作》
宋·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感悟:
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谪到黄州充团练副使的闲散官,这一贬就是五年。
苏轼反思自己的困顿,认为自己是太聪明,锋芒太盛。
在这期间,王朝云产下一子,取名“遁”,并作此诗。
苏遁,取自《易经》中的第三十七卦“遁”,是远离政治旋涡、消遁、归隐的意思,这一卦的爻辞中说:“嘉遁,贞吉”,“好遁,君 子吉”,可见这个名字,既寓有自己远遁世外之义,又包含着对儿子的诸多美好祝愿。
《北郭闲思》
唐·曹邺
山前山后是青草,尽日出门还掩门。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
感悟:
我家无人拜访,山前山后到处长满青草,我整天都出门在外,家里的门是关着的。
常常想念自己的亲骨肉,但是孩子却远在天边,只好出来看看乡村老头是怎样与子孙尽享天伦之乐。
父母年纪大了,一定要多抽出时间陪陪他们。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千万不要因为工作忙而忽视他们,不然很可能成为一生的遗憾。
每逢一年天长时,又到一年父亲节
今天是属于天下父亲的节日
父爱如山,深沉无言。父爱似海,宽广无垠。在人们的印象中,父爱大多时候是深沉、默然的,绵延在我们的生命里。但悠悠岁月,文人墨客的笔下,宽厚待人的父亲、严苛自律的父亲、温柔可亲的父亲,形形色色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与君共赏,读懂父亲这颗真诚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