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山诗苑(2023)第042期 总第453期 同题《端午节》
(本期主编:王建勤 编审:刘志澄 主卫平 张岚 编辑:卢凤枝 熊稚玲 制刊:冯继军)


端午有感张岚
年年此刻粽飘香,岁岁今时思忆长。
袅绕饮烟萦宅舍,喧嚣浪涌赛龙舱。
离骚天问乾坤载,汨水江流泣泪伤。
屈子千秋遗愿镂,神州万里谱华章。
端午怀屈原
王建勤
榴花似火正端阳,万里烟波竞短长。
蒲剑艾旗驱百毒,雄黄白酒祭三湘。
泪流不解离骚恨,凭吊常思橘颂章。
殉国灵均廉志洁,黎民耻论楚怀王。
端午游
聂泽光
燕语呢喃岸柳齐,山闲云淡楚江低。
门前艾草降妖孽,天上轻鸢傍夏鸡。
角粽传情千户乐,龙舟槌鼓万人迷。
榴红看尽疑无路,吹面风来拥稻畦。
端午缅怀屈原
毛声芝
惟楚有材卿屹峰,幼时昼夜蛀书虫。
悯民美政求贤渴,佐主忠心治国隆。
并誉风骚赓雅韵,独尊诗祖仰灵公。
浮云蔽日星空灿,千古高标举世崇。
端午寄情
毛荣秀
端午家家艾草香,烹糕煮粽捣雄黄。
一壶乡酒祈民富,千树烟花炫国昌。
竞渡龙舟南复北,争投角黍泪双行。
缅怀屈子邦畿志,今看贤人效禹汤。
端午节思乡
冯继军
门插菖蒲蕲艾香,父亲节后又端阳。
归心喜共东床客,行旅不堪儿女肠。
醉酒何曾因屈子,抒怀或可赋诗章。
九歌落寞寒江外,遥望家山云水乡。
癸卯端午
郝勤
江城五月水清悠,极目炊烟暖色收。
角粽荷香松浪啸,园花冷艳鸟翔游。
瞻怀屈子铭家国,保卫明珠力海舟。
任尔西风温旧梦,南疆若犯镇魔头。
端午节
王秋明
艾叶飘香棕裹情,菖蒲只为大夫生。
千帆竞发怀诗祖,万古流芳悼屈平。
满腹经纶中报国,一腔热血效忠贞。
离骚哀郢后人颂,史册长存不朽名。
端午
杨金松
东河擂鼓九龙争,两岸高腾喝采声。
谁把艾符传语旧,独怜蒲酒话伤情。
稀疏鬓影春光润,曲折云心骨气清。
自古直臣前路短,何妨殒灭永垂名。
端午
金炜
连雨端阳蒲叶新,飘香井市举家亲。
蟠根枝茂青芽剑,艾草门悬驱毒尘。
黍粽彩丝随习俗,尊杯绿酒享天伦。
棹歌竞渡千年祭,一曲离骚独醒人。
端午话屈原
卢凤枝
万户焚香鼓角惊,坚贞气节问天诚。
莫将孤愤唯天问,且把离骚借酒倾。
细雨沾衣游子泪,狂风落帽故园情。
九歌哀郢今重读,鼓瑟招魂吊屈平。
端午龙舟赛即景(通韵)
王兆淦
龙舟竞渡啸翻天,两岸加油声浪旋。
鼓乐炸雷争战气,欢呼震地竞头銜。
擎旗遏水晶花绽,纵棹追风禽鸟癫。
惊见一梭如箭射,锦标夺得尽开颜。
端午习俗咏
岑建德
端午从来贺福康,诚祈良善不遭殃。
桃枝临户驱邪祟,艾叶当门避疫狂。
五色彩丝缠角粽,三巡黄酒举壶觞。
龙舟百棹千江竞,万古忠魂碧水长!
江城端午感怀
查晓红
梦泽天风尘作马,昌城夜漏月成钩。
屈原流水琼花落,武汉屹立黄鹤楼。
今日思家凭雁翼,去年望雨竞龙舟。
栖身听鸟童心好,驻节焚香老态羞。
端阳感怀
曾少怀
两江碧水润神州,遥瞰山河景色优。
玉麦李桃香遍野,草花丛柳扮高楼。
清悠粽味随风至,繁彩甜糕搏眼球。
世代传承荆楚史,屈原名字耀千秋。
癸卯端午有寄
谢凤起
又到薰风送粽香,莆菖艾叶醉端阳。
数条龙艋追拼急,两岸人群呐吼狂。
湘水无辜吞傲骨,潇峰有幸葬忠良。
民心若尺知宽厚,屈子离骚万古芳。
端午节
萧显仁(武汉)
倾城出动过端阳,肉粽争投慰国觞。
天问千年探宇极,离骚万古耀炎黄。
施行美政为邦盛,君信谗言泪雨汪。
民族精神传世代,龙舟竞赛意昂扬。
端午节(通韵)
田月娥
怀念儿时节味浓,粽香弥漫绕芳丛。
窗悬艾草瘟疾去,酒品雄黄经络通。
锣鼓敲开花万朵,龙舟激起浪千重。
此情渐逝成追忆,只在相逢一梦中。
端阳
臧爱华
时逢五月近端阳,角黍相连装满筐。
别院老人悬艾草,邻家小女佩香囊。
潇潇风雨春秋度,历历诗文酒客狂。
笑看江山披锦绣,龙舟争渡鼓声忙。
端午赛龙舟
郭松
重午龙舟竞渡欢,江河丽彩遍奇观。
划船戮力离弦箭,擂鼓同心断水磐。
斗智群雄堪盛勇,夺魁健将岂偷安。
屈公应笑昌兴世,千古悲情撼碧峦。
端午怀屈子
陈丹
又到民间端午日,雄黄米酒粽清香。
悬堂艾叶污邪去,跃浪龙舟彩帜扬。
感叹怀王装眊聩,悲凉屈子枉沉湘。
汨罗渺渺涛依旧,唯有诗人韵断肠。
端午节感怀
熊稚玲
端午菖蒲遍野墟,雄黄酒酹吊三闾。
美人香草比兴起,求索修身意愿初。
天问离骚辞浪漫,洞庭汉北叟耕渔。
行吟归去悲千载,梅雨纷纷泪汇渠。
文脉绵长又端阳
杨国珍
一段沉冤苦到今,汩罗江竟泪淋淋。
龙舟声震九霄外,角粽香飘万里浔。
屈子在天天感应,离骚愤世世呻吟。
人们若问千年事,功过深藏百姓心。
端午节
顾京
彩丝碧叶粽飘香,万户千家乐喜尝。
逐浪龙舟争竞渡,採蒲艾草挂门旁。
盘装角黍亲朋聚,酒滿金卮话语长。
屈子英魂诗赋祭,离骚正气永留芳。
端午(通韵)
郗文业
端阳五月祭屈君,汨水国殇刚烈臣。
热血一腔千载颂,英灵万古历朝尊。
龙舟击鼓扬宏志,粽子抛江慰壮魂。
荏苒时光东逝去。离骚不朽问天吟。
端午(新韵)
田柏生
震骇龙舟水面飙,满湖锣鼓浪惊涛。
莫教万户菖蒲落,应是千门艾叶操。
八府七州包粽子,四邻六舍咏离骚。
九嶷山上绕神雾,说与中华德性高。
楚魂(通韵)
熊惠英
含悲泪诉忆均郎,千载离骚放异光。
变法图强清府乱,抗敌联纵楚国殇。
满腔抱负惊山壑,一片丹心泣海江。
文化名人舟泛祭,追思天问紫云祥。
注:清府指清庙。均郎指屈原,因屈原的别名叫灵均。
缅怀屈原(通韵)
孙希新
又到中天颂烈忠,屈原大义为国宏。
堪忧社稷荣和辱,哀叹民生苦与穷。
求索改革肝胆奉,探寻新路背腰躬。
坚贞无畏丹心照,后辈瞻怀举世崇。
端午节感怀
张家来(湖北)
一跃千年世代存,汨罗远去看龙孙。
飞船追月民心气,航母巡洋华夏魂。
舟过半程威鼓响,水流弯岸大江奔。
株株艾草除倾害,滴滴雄黄祭酒樽。
端午情
陈再中
浓情端午饮清酥,竞渡龙舟入画图。
艾叶门悬除疾鬼,香囊胸挂亮鸿符。
千层翠片铭心刻,五色斑丝绣锦铺。
角粽枣仁飘百里,古今叩祭屈原夫。
端午感怀
王建军(长沙)
榴花似火艾蒲香,角粽龙舟慰楚殇。
千古离骚崇赤子,一怀孤愤叹忠良。
修身气节云天立,报国情操世代扬。
重五年年诗祖忆,联珠缀玉诵华章。
端午寄怀
朱桂樵
时逢盛夏又端阳,楚水诗魂寄郁伤。
花绣奇观斜飐影,山晖瑞气挹明光。
屈公报国倾城暗,骚客忧民堤岸凉。
我自临江颜下泪,如磐风雨起苍黄。
端阳
刘泊齐
荷塘蛙报快端阳,角黍青禾格外香。
路上行人携艾叶,江边雅士吊魂觞。
龙舟竞渡千声亢,木划摇风万棹忙。
怀石汨罗流永世,飞歌一曲下潇湘。
端阳节
郭四清
夏至端阳隔夜逢,民间习俗并非同。
驱邪反腐心参北,洗屈陈冤水转东。
香粽仍需仁爱裹,庸言忌谤诏文通。
九歌难释骚人梦,一问何亏天理融。
赛龙舟
程少明
五彩花船水上游,鞭炮鸣响赛龙舟。
健儿破浪争先勇,诸将冲波共竞优。
鼓角重重添呐喊,战旗猎猎逐风流。
千年习俗屈原起,万世传承誓不休。
端午祭
余建军
汨罗江上鼓声喧,竞渡怀情祭屈原。
犹忆兵穷惟汝虑,不知国破与谁言。
一身正气勇飞水,万古清流难洗冤。
天问鉴亡惊后世,离骚更是巨浪翻。
端阳吟 (古风 通韵)
徐维福
惠风和畅红五月,角粽飘香丽彩色。
菖蒲艾草挂门扉,雄黄药酒瘟魔灭。
汨罗江上赛龙舟,离骚天问辉史册。
南北融合禹甸兴,传承遗愿得昭雪。
悼屈原
戴刚年
怀王昏聩楚云深,天问离骚和泪吟。
溯古追今悲屈子,举贤修法奠忠音。
江临绝唱琴筝断,风遣波涛星月沉。
五五相逢舟鼓震,声声告慰直臣心。
端午祭屈原
宋德珍
滔滔汨水波澜起,艾叶榴花香草盈。
江上青云当令节,峰间皓月动诗情。
须知屈子忠魂寄,惟见贤才傲骨惊。
千古离骚辉大地,襟怀壮志永垂名。
端阳有感
王继权
岁月车轮向远方,方今五五又端阳。
愧无豪气蹈沧海,剩有诗词祭国殇。
遥望汨罗怀屈子,近包角粽击襄王。
中华已是新时代,百姓齐家迈小康。
王香元
千古沉冤警世人,妖魔作祟害忠臣。
贤能赤胆屡遭贬,奸佞蛇心总被珍。
伟略难施酬国志,雄才未可扫烟尘。
黑云翻墨天昏暗,一跃波涛泣鬼神。

端午节感怀
任紫微
端午宴中华,江湖泛浪花。
雄黄驱瘴疠,蒲草溢丹砂。
波荡离骚曲,风平哀郢疤。
屈原怀错爱,国是楚王家。
端午感怀
胡银春
龙舟清水粽,艾叶洗尘烟。
漫舞庭花曲,长歌屈子篇。
冰心观世界,热血荐轩辕。
沉醉谁人醒,消停暮雨天。
端午思屈原
邵伯英
每到端阳节,人人怀屈原。
楚王偏佞贼,正则受谗冤。
爱国诚心碎,投江余恨存。
千年当此日,含痛悼忠魂。
端阳
穆锦文
又到端阳日,欣尝糯粽香。
千家悬艾叶,万户咏离殇。
屈子心怀志,龙舟桨荡忙。
贤良风骨峻,气节傲荆湘。
端午忆屈原(通韵)
刘世笃
扁扁小孤舟,休随楚汉流。
飞身投汨水,击浪报国仇。
一片痴心谏,三湘遗恨留。
灵均肝胆照,屈子美名讴。
端阳感怀(新韵)
何广勤
少小喜端阳,糕甜米粽香。
辟邪插艾草,祈愿挂花囊。
暮岁骚人祭,余生词律忙。
家国平仄韵,浪漫谱华章。
端午前会友
谭光翠
邀约未曾忘,微风拂面扬。
蝉鸣随逝水,山色许流光。
别后绵绵意,樽前浅浅尝。
惟言楚辞赋,顿失粽鲜香。
癸卯端阳寄怀
周俊涛
梅雨漓重五,山青昼晷长。
门扉蒿艾碧,篱落木丹香。
汨水怀湘累,垂沙叹楚王。
虔诚崇圣哲,纪颂九歌芳。
注:湘累:屈原代称;垂沙:楚亡国之战。
端午怀屈子
刘胜美
端午粽飘香,离骚忧怨长。
君难辨忠侫,臣洁异圆方。
逐世群芳秽,持贞矢志扬。
古来崇节义,九死亦何伤。
端午缅怀屈原
洪晓岚
年年端午节,处处竞龙舟。
贤圣家家祭,忠良代代讴。
英名扬九域,浩气贯千秋。
孤愤谁人懂,源头江水愁。
注:源头指汨罗江。
说端阳(新韵)
王耀华
端午日催近,江河舟竞音。
粽籺香入胃,黄酿酒驱瘟。
艾草家家挂,菖蒲户户临。
人间真理捍,世代祭屈君。
思屈原
王如生
节日岂心欢,愁云布额寒。
千年人不见,汨水浪犹澜。
恨国君王腐,忧民楚域残。
投江填义愤,以死谢忠肝。
艾叶追魂远,龙舟祭骨安。
无心谗粽子,再把九章观。
五排二十韵•屈原投江2300年祭
吕敬东
神隽楚辞妙,灵均胜算操。
心明悲众醉,瓢饮叹孤高。
美政图強楚,良谋树劲旄。
盟齐延国运,薄赋减民劳。
咏志高凌月,建言远胜刀。
张仪行计诡,郑袖进言叨。
主暗因谗蔽,臣贤被谤涝。
身流吟泽畔,影独立岗皋。
颂橘标清介,怀沙示毅豪。
国殇藏恨泣,天问寓离骚。
山鬼呈兰芷,湘君奉碧涛。
沉河求自洁,洗耻避秦嚣。
香草生荆楚,贤人颂屈陶。
贾生临水哭,王粲步楼号。
端午供盐蛋,彩丝缠米糕。
招魂舟竞渡,抛黍鲤争淘。
笔剑斩魑魅,雄黄佐艾蒿。
驱邪思俊杰,纳福惜脂膏。
万代追忠烈,千秋祭粽醪。
长歌望正则,把酒酹滔滔。

端午悼屈原
梁朗如
诗光明月岭,人气亮星河。
遗憾留千载,伤心投汨罗。
端午节吟怀
卢福武
金银花灿颂安祥,蛋粽鲜甜艾叶香。
竞渡龙舟争日月,楚辞神韵永留芳。
端午祭屈原
常功贤
汨罗舟赛鼓声频,湘楚遗风四海循。
文脉几千缘未断,一江骚韵属灵均。
端午节感怀
郭四清
盈香粽洒淡云烟,欲纵童心逐纸鸢。
虽有时空争上下,勒身长线被人牵。
那年端午节
孙翠琴
(一)
彩线几根编蛋网,一勾一绾指尖忙。
欢天喜地胸前挂,足舞哼歌上学堂。
(二)(通韵)
绿豆糕儿最蜜甜,糯香枣子粽叶鲜。
椭圆盐蛋油黄溢,笑劝同学莫嘴贪。
(三)
汩罗江上愤悲情,香粽恭为骚客呈。
爱国伤怀空意志,留传屈子楚辞名。
话端午节
王逸鹏
节序轮回挂野蒿,诗词歌赋咏离骚。
探空入海圆天问,竞赛龙舟破怒涛。
端阳前夜读离骚
王继权
手捧离骚读到痴,无边想像至当时。
时间果若能穿越,定向屈原问写诗。
端午祭怀
范久宇
屈圣苍天问楚骚,汨罗一跃卷狂涛。
忠魂孤愤谁人解,沅水长空泣泪号。
端午节忆屈原
辜玉兰
汨罗江水怒涛狂,浪卷千层哭断肠。
义胆忠心诗祖去,离骚一曲永留芳。
端午缅忠良(通韵)
刘静贞
门悬艾草粽飘香,勿忘忠魂宿大江。
遥望汨罗屈子祭,民安国泰缅贤良。
端午节
周金应
端阳糯米竞飘香,帅伙登舟趣赛忙。
艾掛门旁窗左右,离骚史册永留芳。
端午祭屈原(新韵)
薛桂英
当年含恨怒投江,端午长怀屈子殇。
天问离骚千古诵,一身正气傲穹苍。
屈原
蔡建国
效忠社稷志徒劳,体物离忧咏楚骚。
爱国情怀无处立,壮心化作满江涛。
屈子三叹
林少书
(一)
铮铮铁骨一忠贞,拼死图谋救楚民。
鱼鳖焉知尘世恨,唏嘘代代念书人。
(二)
满腹才华盖世称,尽将热血化诗文。
宏图未展身先去,千载悠悠日月云。
(三)
汨罗一举地天瞋,故土终究易主人。
世事浮沉皆有道,安能独臂转乾坤。
粽子
邹春华
棱角分明遭捆绑,外清里白有名堂。
此身若得谷泉煮,俗气修成淡雅香。
庆端午
陈遵发
水阔山青日渐长,又闻粽叶喜飘香。
龙舟划进新时代,华夏增辉屈子扬。
端午节悼念屈原
陈凯
汨罗渊畔祭英豪,含泪忠魂掀浪涛。
槌鼓龙舟安屈子。千秋雅韵唱离骚。

南乡子•悼屈原(冯延巳体)
主卫平
伫立汩罗江。凭吊英贤泪满裳。沿岸啸声夸义胆,心伤。悲愤连天痛断肠。
《天问》响东方。万古《离骚》壮志扬。灿烂《楚辞》歌禹甸,辉煌。进谏无私忆栋梁。
水龙吟•端午吊屈原(秦观体)
王建勤
独存仁爱离骚,宏文赤胆刚肠铸。心存社稷,心伤汨水,奸狐硕鼠。故国苍桑,哀鸿凄切,暴残如虎。极忠而未弃,怀王暴戻,陈词愤,沉沙去。
劲节龙舟竞度。为招魂、江波深处。千年往矣,人间换了,今朝端午。百舸争流,龙腾虎跃,喧天锣鼓。盼归来屈子,重操巨笔,再歌新楚。
水龙吟 ·端午怀屈
吴江涛
潇潇风雨端阳,危楼独伫千帆过。沧波犹在,奸臣昏帝,终为因果。万古悲歌,布衣长啸,依然是我。叹尘寰历劫,悠悠岁月,白头泣,怕烽火。
黎庶多情如此,怅年年,龙舟使柁。狂人斗狠,庸人斗嘴,懒人推磨。心庙焚香,忠魂凛凛,风前泪堕。正离骚高唱,美人憔悴,有谁人和?
鹧鸪天•癸卯江城端午
王震
江城时清日复长,小符斜挂艾蒲香。青青粽叶盈幽淡,彩彩新丝裹玉囊。
纪端午,享安康。龙舟湖竞国呈祥。阖家团聚天伦乐,情感离骚敬栋梁。
满江红•读《离骚》
郑慎德
正则灵均,高阳裔、佩兰高节。长掩涕、泣民生厄,忍灵修别。浩荡乎忘身不察,昏然兮佞臣宫阙。驾飞龙、占卜竞周游,天河涉。
忠信谤,兰芷洁。求美政,倾心血。路漫漫修远,索求情热。虽九死其心不悔,历千秋亦空悲切。离骚忧、居所欲彭咸,江山裂!
注:屈原,名正则,字灵均,帝高阳后裔。灵修,指楚怀王。居所欲彭咸,指欲学彭咸投水而死。
苏幕遮•端午
胡爱民
绿杨垂,黄雀弄。朵朵榴花,墙外迎风动。围坐厅堂欢乐众,影视喧雷,争睹龙舟纵。
浴芳兰,缠角粽。艾叶流香,节意乡情重。蒲酒金樽频对捧。谈笑春秋,祝福安康共。
水龙吟•端阳怀屈原(秦观体)
吴辉
桨飞争渡龙舟,端阳锣鼓如雷过。雄辞桔颂,离骚诗壮,九歌威峨。泪洒波心,湘江遗恨,屈原称贺。纵遭谗放逐,犹存高洁,悲歌咽,榴花火。
万古英魂忠播。浴芳兰、艾蒲香裹。心存社稷,三闾风骨,梦窗惊破。饮恨投江,一沟残月,抒怀遭叵,记千秋气节,忧民爱国,吊灵均么。
卜算子•端午节
王秋明
艾馥菖蒲绿,神州纪屈原。千帆竞发赛龙船,忠烈耀瀛環。
天问天无语, 离骚壮大千。怀王奢暴听谗言,哀郢痛千年。
鹧鸪天•悼屈原
周建生
取义成仁向怒涛,家残国破恨难消。妇孺包粽忠臣祭,青壮摇舟响鼓敲。
吟橘颂,读离骚。楚辞瑰丽胜龙雕。诗词鼻祖身虽故,爱国情怀逼九霄。
鹧鸪天•端午节
詹国林
华夏文明源远长。每逢端午祭忠良。家家锅里粽粑煮,户户门前艾草香。
龙舟跃,彩旗扬。加油锣鼓遍城乡。文坛巨匠千秋颂,爱国情怀万古芳。
点降唇•纪念屈原
周易立
展翅鲲鹏,问天继续寻新处。月球取土,探海求深度。
若子重生,骚叙真心慕。歌无数。为民擂鼓,求索艰辛路。
少年游•祭端午
谭辉
玉心青箬彩絲长,独善自清香。忠魂归来,离骚天问,华夏祭端阳。
香薰艾草雄黄沾,菖叶剑锋芒。避邪除瘴,大街小巷,童叟唱辞章。
一剪梅•千古忠臣屈原
邹吉梅
直谏君王为国忧,不敌谗言,沦落成囚。徙边汉北亦何求,朝也悠悠,暮也悠悠。
荆楚危亡恨未休,风又萧萧,雨又咻咻。汨罗一去不回头,湘水长流,残月孤舟。
水龙吟•端午忆屈原
王钢英
时逢角黍香飘远,又把屈原追忆。明修法度,举贤能任,联齐保域。因 谤清名,潇湘流放,美人洁立。看山河破碎,纵身一跃,汨罗溅,苍天泣。
九辩问天穹寂。楚辞源、启开首一。唯吾独醒,扬清激浊,为民保域。每至端阳,把三闾祭,摆舟争激。看当今志士,追求卓越,有群英立。
临江仙•观龙舟赛(徐昌图体)
张衍泽
两岸人欢旗舞,大河竞渡龙舟。划桡椎鼓势刚遒。逐波弦上箭,合力占鳌头。
千载江湖祭念,遥思屈子魂游。几番忠谏志难酬。忧君怜众庶,精气贯千秋。
水龙吟•端午祭屈原
萧年仿
端阳诉说渊源,良贤愤志朝天阙。奸邪档道,宦官乱政,赤云残月。屈子离骚,恨移泉涌,地崩山裂。叹朝廷腐朽,以身殉国,楚天泪,罗江血。
百姓缅怀忠烈。赛龙舟,鼓鸣妖灭。兰条荐浴,菖花馈酒,倚窗艾叶。线寄平安,糯包五福,物灵人杰。祭千年曲祖,焚香一柱,佑神州洁。
浣溪沙•那年端午
尹润芝
又是一年端午时,雄黄额点小儿嘻。菖蒲艾草去虫蠡。
虎壁欢声糕点诱,堂筵粽子母亲慈。烟波浩渺槿藩篱。
水龙吟•端午怀屈原 (秦观体)
汪超英
楚江五月浪平,薰风拂面轻吹过。艾旗蒲剑,香囊角黍,雄黄浆果。击节扬桴,龙舟争渡,浑然忘我。奋棹闻鼓舞,欢声两岸,景似画,情如火。
屈子灵均璨瑳。重民本,安邦把舵。惜遭泥陷,仕途失意,雄心消磨。安赋《离骚》,静书《天问》,志不穷堕。念清辞,橘颂丹心绝唱,地天同和。
一剪梅•端阳怀屈子(周邦彦体)
殷晓贡
变法推新力振邦。情系黎民,忠尽朝堂。奈何奸佞乱昏王。橘颂行吟,殉国投江。
屈子英灵耀宇疆。天问离骚,万世流芳。龙舟竞渡九州兴。斩浪凌波,求索图强。
临江仙•端午祭屈原
石松军
五月红榴吐艳,栀花如雪开妍。枫桥溪柳夏归园。粽香黄柏酒,艾叶翠蒲悬。
泽畔鼓声阵阵,龙舟飞棹如弦。劈波惊浪雪涛寒,旌旗舞动急,千载祭前贤。
清平乐•端午
赵玉兰
又逢端午,再把先人睹。沧海横流琴瑟鼓,何处觅寻曲谱?
今古诸事平常,皆成一枕黄粱。战道千军万马,只留尘土飞扬。
唐多令•端午节愐怀屈原
萧显仁
功绩汗青扬,一生为国强。美政施、招惹灾殃。当道奸臣行诡计,遭流放,忒徨徨。
户户挂蒲菖,家家煮粽香。祭灵均、酹酒潇湘。千古龙舟江上竞,誉四海,耀炎黄。
渔家傲•过端午
李用书
端午栀花香艳涌,绿杨沐雨垂垂重。多种新鲜花式粽,邮递送。艾蒿门挂清香弄。
龙凤跳行馋嘴动,作揖爷奶沒闲空。不管爸妈忙庙颂,趁快用,龙舟比赛谁家勇。
浣溪沙•屈原祭(韩偓体)
詹汉民
碧艾剑蒲角粽香。龙舟竞渡汨罗江。九州千载悼忠良。
外结北齐驱劲敌,内修法度振朝纲。左徒橘颂楚风扬。
西江月•端阳
郑磊
院外榴花似火,门前艾草盈香。乡醇粽角话端阳,千古民风流淌。
四海龙舟竞渡,三湘社鼓铿锵。炎黄儿女吊忠良,一曲离骚绝唱。
生查子•夏至连端阳有感
吴极
夏至连端阳,送节还迎节。节来夏半分,蒲酒钦忠烈。
忠烈去无回,饮恨沉湘汨。湘汨自空流,悠悠不停歇。
忆少年•赛龙舟
王楚雄
龙舟成列,江湾浪拍,江边旗猎。枪鸣众船发,听呼声狂烈。
得胜之狮情绪热。聚祠堂,尽情陈说。来年整旗鼓,把今朝超越。
朝中措•端阳节吊屈原
聂光富
汨罗抱石舍身投,殉国志难酬。天问九歌绝唱,离骚千古存留。
英灵长慰,粽香凭吊,竞渡龙舟。屈子忠魂犹在,浩然谱写春秋。
鹧鸪天•观端午龙舟赛
焦龙洪
似箭如梭众力筹,为追英魄赛龙舟。擂翻水榭声威壮,激奋天廷气势牛。
掀战鼓,震山丘。保留风骨志难休。桨摇舵摆千层雪,人乐鱼欢怡九州。
醉花阴•端午情思
陈岚
鹊叫儿孙崇礼到,角粽娘亲犒。艾草挂门旁,祈福安康,红曲餐中耀。
少时项挂香囊妙,彩蛋丝缠绕。额点酒雄黄,楚粽金盘,令母心灵巧。
注:令母即贤德的母亲。
鹧鸪天•端午思怀
官沛纯
碧水潇潇艾草青,汨罗浪涌祭忠灵。昌蒲似剑铮铮立,玉粽留香代代情。
思杰士,颂坚贞,千年绝唱漾云琼。龙舟竞渡扬英气,把酒滔滔向宇霆。
水龙吟·端午
碧江滚滚波流,雨绵楚地飞云重。青葱艾叶,雄黄醇酒,彩丝蜜粽。江上千帆,笙歌万井,民情欢纵。赞康庄大道,三年抗疫,山无恙,皆称颂。
端午楚辞吟诵,惜灵均,建言心奉。离骚壮志,九歌多彩,九章沉痛。屡遇馋言,屡遭流放,屡临嘲讽。叹吟行泽畔,唯吾独醒,与谁能懂。
【中吕•醉高歌】悼念屈原
刘志澄
端阳把酒临窗,蒲艾悬门沁香。离骚阕阕轻吟唱,恍若灵均造访。
【中吕•十二月带尧民歌】端午竞渡怀屈原
黄晓回
又见那瑶山隐隐,更那堪汩水粼粼。绿岸边欢声滚滚,龙舟上锣鼓频频。看竞渡忠魂尚存,永流传屈子精神。 (带)龙舟争渡悼贤君,粽子飘香缅忠魂,怀沙天问笑乾坤,一曲离骚志长存。清淳追思荐苾芬,举棹争腾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