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时光 相守一生 泌阳县第一初级中学 王心峰
个人简介:王心峰,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中学教师高级评审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教育厅学科带头人、河南省名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优秀管理人才,驻马店“十大领军人物”、驻马店市“优秀校长”,驻马店市政府拔尖人才,驻马店市教育学会理事。多次获得省、市优质课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泌水流香,孕育着“尚德远志探知笃行”优秀品质的一中人。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荣,生以成才为志,成就着我们泌阳一中的名校风范和一流业绩。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的最前沿。深爱我的教育事业 ,这种爱,对我来说,是我一生不变的情感,用“爱”“心”教育学生,收获满园“桃李”,用“心”工作,我成长着,我快乐着。童年时期的我,理想并不十分清晰,“长大了当一名教师”这个朴素的愿望源于爷奶的熏陶(他们也是老师)及父亲的一句话。那是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父亲光着膀子,古铜色的皮肤在烈日的炙烤下挥汗如雨,手握着镰刀在收割庄稼。“长大了当老师吧,天天捏粉笔,你的手就不会像我的手这样粗糙,也不会这么累,还能吃上商品粮”父亲对我说。因为父亲也曾为老师,当时我家三爷、四爷、大姑、表姐都是老师。就这样,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长大要当老师的种子,只因不让自己的手如父亲的手那般粗糙,只因不让自己再过父亲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我的小学五年、初中两年生活是在离家几里地的大队学校——柿园学校度过的,从初一开始因为有早晚自习,所以由原来的每天四趟变为每天六趟走读。七年的生活基本认识了全校的人,全大队的人。好天的时候,总是脱掉鞋子回家,因为妈妈做的鞋子总赶不上穿坏的速度。早晚自习有开始的煤油灯——到后来的汽灯——电灯,觉得变化很大。那时间说八零年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理解就是电灯、电话、洋犁子、洋耙。而每当下雨天,走在泥泞的路去上学去,挽起的裤腿上总是溅满了泥巴。春夏还可以,冬秋季节脚都没暖和过。当时没有雨伞,顶的都是肥料袋,风里雨里的坚持,只因儿时的梦想。特别感谢曹长川、冯朝伟、吴聚明、李春甫老师。他们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关心爱护我们,特别是每次开学报名时,我总是等到最后没人时才去报名,这几位老师竟然不问我的成份,我真是感激万分。有人称我们是地主羔子、地主娃,而我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