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恩情树
文/豫南杨
清末民初,王店村的杨家冲大湾以中门楼为界,南面称南头,北面叫北头。
中门楼是一方土富杨珠传建造的,里外三层连体,晚清到民国年间,这里没有蚊子臭虫,玄学理论将其房屋后座(靠)山称作“扇子地”。
扇子地的西北面,不知是何年生长出距西面房屋不到10米的一棵枫香树。

到上世纪60年代,这颗枫香树呈高脚菇状,冠高地面达60米,30米以下主干(茎)周长均9米,表皮光滑,无分枝,人难爬到高枝。每到春夏季节,枝叶茂密,树冠杈枝都栖满着数不清的鸬鹚。这些鸬鹚与距南300米的古柳树和距西北向100米处古银杏树上的鸬鹚为邻。早晚时间,鸬鹚与树冠为伴,上下翻飞、树间左右穿梭、相互嬉闹,在阳光雨露下,繁衍生息了一年又一年。

1958年,人民公社钢铁化,来自北方的钢铁工人见树就砍,树林山顶的珍稀古栎被砍伐。这颗古栎,冠高30米,主茎围超10米,树枝弧形铺地面约200平方米,远观其状似撑开的大伞。古栎消失,杨家冲失去了一道天然的原生态风景线。
钢铁工人的大斧又挥向这颗古老的枫香树,正砍茎围三分之一时被村民制止。
从此,该古枫就留下破空的茎洞,远离千米外的左洼庙冈住民,常在子夜时间听到古枫的哼鸣声。
1970年腊月下旬,天降冻雨,地表晶装,竹木低头,干枝多折,空腹枯肚的古枫,背负着沉重的冰衣,在狂寒的北风下,于除夕之夜倒下了。
古枫周边,四面民居,特别是西面房屋整片,人口密集,若倒向西(下)或东(上)面,都会造成人财损伤。

奇巧的是:古枫倒向南方,倒下的树干丝毫未移动,树冠落在以小山脊为路的民房间隙中,唯一枝条把南头村民杨厚来小屋角约1平方米的瓦面打破。
古枫自倒,村民报告政府,时任公社(乡)党委书记饶志友勘察现场时说:“万幸!万幸!”
这里的万幸,是指没有人口伤亡。
至今,人们还常说:古树有情,向人示恩啊!
【作者简介】豫南杨,男,汉族,河南新县人,1958年生,大专学历,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中学高级教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工程师,中国当代艺术名家。教育业,懂谱学,知地理,晓日柱,通礼仪,擅长氏源姓始探究,喜录民间奇闻轶事。教科研作品曾在《中国地图》、CN刊上出版发行,诗歌、散文、寓言多被官网平台收录。新、光两县《杨氏宗谱》主编,新县《杨氏族志》副编,新县《雄关古寨》采编,编著《王店村志》,组织重建“杨公祠”,命名“斋醮堂”,撰写杨家冲杨氏始祖杨珠夫妇碑文和杨家冲“杨公祠”版面图文,出版发行校本教材《村落文化》等。工龄42年,获国家级奖3个、省级奖6个、地级奖7个、县级奖27个。

【老丫文苑 :创始人】
陈艳丽,女,汉族,吉林松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 ,《华夏诗词文学社:社长主编》江南诗词协会会员。作品有诗词、散文、小说《老丫》。经常发布在《华夏诗词文学社》《江南诗絮》《都市头条》《北方都市文化》《松原日报》《松花江》《温馨微语》《艺苑百花》《大江诗社》《巴马文化社》《中国爱情诗刊》《花花上酸菜》等报刊与微信公众平台。




金牌主播朗诵热线:
传奇: 13436847700
智昊:13756148336
阿桂:13943822385
天乐:13991678287
(备注: 作者可以选择您自己喜欢的主播老师为您朗诵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