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中国女性科幻作家经典作品集》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俞汐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
6月17日,以“推动科幻,繁荣文学”为主题的《她:中国女性科幻作家经典作品集》研讨会在京举行。该研讨会由中国作协社联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指导,中国科普作协科幻创作研究基地、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力潮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全国少儿科幻联盟承办,中国科教影视协会科幻委员会、中国科教影视协会青少年委员会协办。顾建平、张莉、陈涛、徐晨亮、李墨波、刘兵、星河、尹超、赵海虹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编辑等参加了本次会议,围绕与《她:中国女性科幻作家经典作品集》相关的科幻文学研究路径以及女性作家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次研讨会由著名科幻作家赵海虹主持。

《她:中国女性科幻作家经典作品集》书影
《她:中国女性科幻作家经典作品集》(以下简称《她》)由著名科幻作家程婧波主编,是中国女性科幻作家的第一次整体亮相,集中展示了33位女性科幻作家的经典作品,并介绍了作家们的生活和创作经历,展现出她们丰富的思想、独特的个性,以及对科幻深入的理解和认知。作为中国科幻文学30年大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这33位女性科幻作家被科幻改变了人生轨迹,也推动和繁荣了科幻事业。
近年来,科幻文学越来越受到主流文学场域与主流文学杂志的关注。《小说选刊》副主编顾建平总结了科幻小说的文类特征,认为科幻小说引发人们对未来的期待,探索未来发展的方向,具有关注社会伦理等问题的超前性。《人民文学》副主编陈涛认为科幻文学扩展了文学的空间感,并且是最可能与世界对话的文学门类;并对女性科幻提出了几点建议,比如节奏可以适度放慢、更多地面对社会问题,以及可以从传统文学中多汲取营养等。《当代》主编徐晨亮认为女性更加敏感于已有框架的束缚和套路,所以更有打破束缚的冲动,能以新的结构、新的文体表达自己,更具有先锋性。《文艺报》总编室主任李墨波肯定了《她》作为选本的重要意义,并认为女性科幻唤起人们期待女性独特的文学表达、价值主张以及经验感受,这些期待在《她》的选本中尚未能得到充分满足。
科幻研究是近年来文学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与会的各位学者聚焦于女性科幻这个话题各抒己见。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院副院长张莉认为女作家应该建立自己的写作传统和标准;作为一部女性文学选本,《她》能够有力促进女性文学的经典化,推动女性写作的前进。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主任、科幻研究学者刘兵认为科学与性别的关系非常重要,女性科幻研究可以加入科学史、科学哲学等角度。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博士后周梦泉从科幻未来主义的角度出发,高度评价了女性科幻在科幻未来主义方向上的惊人活力与创造性。北京元宇科幻未来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尹超观察到,日常交往中的女性科幻作家常常突破人们对女性形象的刻板印象,其奔放开阔的人格特质超越了许多男性作家。
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徐彦利、城市规划师顾适代表本书收录作品的作者进行了发言。徐彦利认为科幻只有具有了充分的文学性,才能得到真正的承认;科幻文学更应认识到女性身份与女性视野的重要性,由此发展出更高的文学性,并努力打破文学类型的壁垒。顾适回顾了创作生涯中女性意识的变化,并认为当下的女性创作已经不再需要“女作家”的标签,女性作家正在代表中国科幻在世界上的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