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人才
特约作者:饶晓辉(江西)

“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正如古代用人有道功臣魏源所说,其表达的道理就是当一个国家和政府求贤若渴、爱才惜才,就一定能够充分发挥人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相关领域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为了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就要创造出来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可以为人才的形成塑造充分的有利条件,在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中,再加上各个方面物质和理论条件的充沛和到位,就能不断提升人才综合性素质,激发人才前进的动力,增强人才自身的创造活力,同时在培养和塑造人才的过程中,也要防止人才被挤兑、被边缘化、被埋没,切实以人才引领发展,形成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的良好局面。

“聚才要有道,爱才应有方。”创新创业创精彩,赢天赢地赢未来。中国兴,人才兴,新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人才。人才是强国之本,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各类人才各尽其用,各展其才。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培养,高层领导多次强调,培养人才是一项基本国策,为人才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人才培养是国之大计,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全面提高人才素质,从而使“人口大国”转变成“人囗强国。”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人才让创新精彩,科技使中国腾飞。人才辈出,中国振兴,重视人才的培养,科技的发展已刻不容缓。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把全面优秀的人才,聚集到党和国家的伟大建设中来。“吹尽狂沙始到金,千树万树梨花开。”人才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千锤百炼的打磨,谁能汇聚到更多的人才,谁就能化被动为主动。新时代的我们不仅要有“心有大我,精诚报国”的热忱,更应做一个“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