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粽叶飘香在端午(散文)
林仑
每年的新麦收打晾晒过后,秸秆的清香还未走远,粽叶的气味就从悠远的忆念里翩然而至。那一枚青绿,像一叶扁舟,载来的不仅仅是汨罗江里沉溺的生命诉说,也是民间节气在滚滚红尘里翻卷的江湖韵致。
陶醉在端午前后粽叶飘香的时节里,会令人想起儿时那段最唯美的光阴。那是一截栽种在记忆深处,繁茂无比,荫护人一生的快乐时光。
我的童年,是在秦岭的北屏终南山脚下,蓝田猿人遗址以北,有辋河与白马河相互滋养,距蓝田县城仅两公里处,一个被人叫着林家河的小村落里度过的。那里的云很白,总是袅娜地从郁郁葱葱的山腰间飘然而起,带着童年的梦想,在村子上空蔚蓝的天际间游弋。那时,天空干净得如同一块硕大无边的蓝色玻璃,任由云朵放飞一世的理想。
我的目光追着云儿,心就想着终南山里面神仙的模样。白云不断地在头顶变换着姿势,时如骏马,奔腾着安谧之中动和静融汇起来的妙趣;时而像飞鸟,飞低了来来去去的轮回思念;一会儿又似一尊打坐的佛,洁白着祥和慈悲的羽翼,驮起我的向往,穿越时空的爱恋,穿越人的意念,在星亮月不明的夜晚,守护在我梦的岸边。
儿时的村庄周围,你无论往东南走上不足二百米,来到那个叫做胡家巷村的南口,还是向西行上不到三百米,一处人喊作小寨村的南边就会有一塘大大的芦苇林娉婷曼妙。林子的水不深,趟进去水只漫到大人的小腿肚间。
和我同年等岁的女孩子,她们都有大把的时间被父亲牵着,或撒娇,或撒欢,或在芦苇林子里捕捉儿时的秘密。我自小就没有这福气,也品尝不到父亲粗糙的大手恩赐给细腻的爱怜。但我却有兄长的呵护。
我时常会影子一样尾随着他们,进山拾柴,下芦苇塘掐水芹菜,打苇叶子,运气好时,还能捡到一窝鸟蛋。
当一年的清明节过去之后,人们就三三两两地相邀着,寻找苇子比较茂盛的塘子打苇叶,以便清明节里包粽子用。
兄长通常嫌我跟不上大人的脚步,就将我驾起来。这样,我在他们的肩头上,追着太阳,撵着云朵,怀想着天上神仙的生活。
庄稼绿得在我的身下如同满怀悲悯心肠的慈善家,等待着日子时时将它们变老,由青葱年华到灿黄一片……
一路走来,钻进芦苇塘,人就迷失了自我。一株株的芦苇,你连着我,我伴着它,挤挤挨挨,在水中,怎么也不失亭亭玉立的风姿。人搅动水,水漾起小波纹,为一株株苇子串起了动人的项圈……
那时,我就想,这每一株的芦苇,前世都是由一位美丽善良的女子转世来到人间的。
芦苇林里,简直就是一座偌大的迷宫,人在这里头,觅生机,觅烟火,觅人间仙境。
水在脚下唧哝,似在讲说着芦苇远逝的童谣;青泥的气息,把这塘苇子林深厚的历史传导给生活在水中求存的所有生灵。
芦苇林都是野生的,天然形成的,且一年比一年旺盛。这种水生植物,见湿就蔓延,就扎根,就开花结果。
进入芦苇林,遮天蔽日的是绿色,就连空气也绿得仿佛能拧出绿色的汁液来,连同水鸟被打搅后的惊鸣,都绿得泛起潮潮的色气。
兄长他们对于打苇叶,稔熟的动作令人叫绝。手一上去,食指和中指夹住叶的根部,以快捷灵敏的姿势,抻着劲儿,顺着苇秸秆就势往下用力一撇,那一枚枚的苇叶儿就顺溜溜地捋码到筐子里了。
打苇叶,还是需要讲究一些技巧的,如果用力不当,不迅猛,劲儿使的不浑全,或是没夹到叶子的根底,打下来的必是烂叶。
在芦苇林里,听着大人们“嗤嗤啦啦”打叶子的声音,以及水鸟们带着惊恐的叫声,人恰似进到了天堂一样,四面被绿色包围着。那绿,就如同流动着好的命运一样,你可以随心随意地思想你美好的未来。
密匝匝的苇子也挡不住风朝圣的心愿,芦苇摇曳,抱定不变的夙愿,在有水的地方,那怕污泥浊秽,也要落地生根。
人游动,只为寻得一方生存的地儿,但根就在童年的故乡里,在故乡那一塘绿生生的芦苇塘里。
苇叶儿拿回家,在大铁锅里压上一块青石,让叶子全部浸进水中,煮了,满屋的芦苇香飘拂,就连房顶上空的星星也似乎散发着苇叶的清香,惬意地眨起了眼睛。
煮过的芦苇叶儿没有了先前的绿翠,变得青黑起来;但它们经历了水与火的炼浴,浑身上下有了一股子韧劲,人们在端午包粽子时,三片四片连水泯在一起,折叠成三角形,然后灌进泡胀了的糯米、大枣、红豆之类的食材,再用马莲草将三角粽捆起来。这样,一大铁锅的粽子带着粽叶的清香和糯香气陶醉了一整个村子。
不是几千年前屈原的冤魂在飘香,是中华民族数千年饮食文化在粽叶间的穿越。
一枚粽叶,穿越生命,穿越亘古,穿越永恒。
我在粽叶的脉络间,细数着岁月的风华,细数着年轮的翻转,在漂泊他乡的数十年后,重回故里,却怎么也找不到当年芦苇塘的影子。
一丝丝的失落往心头渗,一股股的沧桑感不仅袭击了我曾经的锦绣华年,也击碎了故乡那青翠欲滴,如梦一样的芦苇的信仰。
苇叶去了哪里?芦苇塘的清香在一枚粽叶里饱尝着沧海与桑田的苦滋味。
我在粽叶飘香的时节点上,把童年来回地寻找,把留在记忆里的芦苇林上上下下凄凄凉凉地遥想……
作者简介:
林仑,女,供职于省内某新闻单位。陕西十大青年作家之一。重大题材签约作家,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客座教授。草根文学网驻站作家、评委。
文学作品荣获“全国青年记者散文奖”、“全球华人散文奖”、全国“漂母杯散文奖”、新疆首届“孔雀文学奖”小说一等奖、微旬刊《大文坊》2018年度文学奖等奖项50多次。散文集《把梦种在时光里》被北京电视台选为晨读时光选读书,散文《梦想开花的声音》入选《关于中国梦范文选集》和入选为《高中语文新人教版必修》。
已创作(出版)长篇小说《终南山》《苏武牧羊》《西天行》《种子的翅膀》《魂铸天山》《黄河有声传远音》等多部。出版散文集《把梦种在时光里》。作品曾在《人民政协报》《中国文化报》《当代小说》《莽原》《北方文学》《时代文学》《民族作家》《散文世界》《长春》《绿洲》《散文选刊》《北方作家》《中国西部文学》等数十家国家及地方文学期刊或中央及地方主流报纸刊发;作品入选多个年度选本,被评论界誉为新锐实力派西域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