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大统》(七十三)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燕泊湖阶赋荷闲
水乡亭酒饮暮泉
晚红几抹孤山尽
清风明月降宫仙

老子所言之道,绝不是一个虚无飘渺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的思想大厦几乎无所不包,从宗教到哲学,从哲学到自然。道家之智慧,也是佛家之智慧,也是宇宙之智慧,也是易道之智慧,也是基督之智慧,也是真主之智慧,因为宇宙智慧只有一个,若通达之,则大道至简!不过就是“道生万物,万物归道”的一个循环往复的“有无相生”的过程,万物与宇宙合一非二,佛就是宇宙,宇宙也是佛,心既是佛,佛也是心,识即是佛,佛也是识,相既是佛,佛也是相,物即是佛,佛也是物,上帝是佛,佛也是上帝,太极是佛,佛也是太极,真主是佛,佛也是真主,灵魂是佛,佛也是灵魂,众生是佛,佛也是众生,万物是佛,佛也是万物,大道是佛,佛也是大道,佛与上帝,太极,真主,大道,宇宙之光一样,无处不在,不生不灭,无来无去,为什么?构成宇宙的基本元素:光波,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却能照遍三千大千世界的所有思想之中,这种思想理论,唯有佛教智慧言之较为细微。
就在一百年前,西方的哲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等,在研究宇宙现象时,也仅将宇宙现象停留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他们认为,世界的本质,要么是物质第一性,要么是精神第一性,即世界二分法,从而出现文化二元论,要么宇宙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第一性,物质本性是永恒不变的,即唯物学说,要么宇宙的本质是精神的,精神是永恒不变的,精神第一性即唯心学说。
但是其后,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一切宇宙现象包括精神现象与物质现象都是相对于某个时空而存在,例如我们所在的时空以太阳、月亮及地球的运转来确定时空坐标,这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来说,是现代科学对传统哲学的一次变相推翻。爱因斯坦认为,宇宙间没有绝对的物质,也没有绝对的精神,一切现象包括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都是在相对的时间空间及相对的条件下,所形成的相对存在。这就将物质的绝对主义即唯物主义以及精神的绝对主义即唯心主义,全部推翻。
用发展的眼光格究世界的学问,用变化的视角审视宇宙的光辉。当今时代其实处于宗教、哲学及科学之迷茫之中,宗教各自独立且互相攻击,东西方哲学无法相成普世的哲学大厦,当代科学落入欲望的工具,为军事政治金钱服务。哲学与科学当应并肩而矗,爱因斯坦虽然不是哲学家,他也没有依据其科学成果建立起让后人绝对信服的宇宙哲学理论体系,这并不能阻挡哲学与科学的融合脚步,科学的真正春天,就是普世哲学的黎明,而今我们仍然生活在意识形态斗争的黑暗时代!但这个时间会随着科学对宇宙探索与揭示的速度而不断缩短距离。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六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17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编者按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一直在弘扬传播民族优秀文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的软实力,为实现民族文化自信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