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述 说 兴 城
作者:单德强

我是兴城人,我知道很多兴城人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这也是现在人常说的,最熟悉的却是陌生的。

追 溯 兴 城
兴城,别称宁远城,地处辽宁省西南部,辽东湾西岸,居“辽西走廊”中部。兴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不是夸张,在辽圣宗统和八年(公元990年),在此地设兴城县,这是兴城这一名称的最早由来。其历史佐证是白塔满族乡中天寺内的辽代宝塔——白塔峪塔。白塔峪塔始建于辽代大安八年(1092年),这座屹立九百多年的宝塔见证了兴城过往。

兴城是座不缺历史的城市,从建县到今天为止都流传很多故事!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曾经三次提到过我们兴城(毛主席一生3次提到“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从此,锦州苹果与辽沈战役和锦州这座英雄的城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成为锦州的象征。兴城当时归属锦州管辖,“出苹果”的地方实则是现在的韩家沟果树农场)。1948年10月10日塔山阻击战打响,原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路过兴城韩家沟将寺村果园时忍着饥渴秋毫不犯。毛主席这样评价我们的战士:“我看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
身为兴城人把兴城的美丽风光和动人的故事讲给所有人听,是责任也是爱家乡的一种表现。下面我就按城、泉、山、海、岛五部分,讲述一下兴城。
第一部分:城,兴城古城
说起兴城古城,是兴城的名片也是兴城人引以为荣的兴城八景之一。兴城古城也是我国明代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明政府在此设卫建城,赐名“宁远”,明代兴城古城称宁远卫城,清代称宁远州城,民国三年(1914年)重新启用兴城之名,延用至今。
踏在风雨侵蚀近六百年的青石板路上,满眼厚重的历史印迹,让今天的你我心情荡漾的同时也禁不住浮想联翩。兴城有句老话:“富南关、穷北关,不富不穷东西关。”南关从古至今都是商户林立,熙熙攘攘的人流压根儿就没断过。古城里还有一个著名的金家胡同,您可以访一访,在我们兴城及外地的名流有很多都是金家胡同出生的人。古城里还有位国宝级的人物,那就是活了一百零二岁的书法家赵序初老先生。

好了,我们就先从古城南门延辉门往里溜达。进南门,西侧就是百年老宅周家大院。周家大院是我们辽西典型建筑,和古城比只能说它古朴典雅不能说饱经沧桑,但久负盛名。顺着石板前行有两座牌坊分列南北,相距约百米,南为“忠贞胆智”坊,北为 “登坛骏烈”坊,分别建于明崇祯四年和崇祯十一年。这两座牌坊俗称头道牌楼和二道牌楼,这两座牌楼是表彰祖大寿和祖大乐兄弟二人的。牌楼的雕工无与伦比,令国内外前来观赏的人赞不绝口。牌楼下的石狮子更是被传得神乎其神了。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前来摸狮子的人数以万计。据说摸狮子的好处是有病治病,没病可以万事如意好事连连。
中间十字大街是钟鼓楼,是古城里的最高建筑。遥想当年袁崇焕身披战袍,手执令旗在这里指挥他的千军万马与努尔哈赤进行殊死搏杀。钟鼓楼往东直行百余米是蓟辽督师府,虽然是复建的但也不失当年风采。督师府的前面(路南侧里走)是始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年)的文庙。文庙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合理,绝对是我国古典建筑的精品。照壁、棂星门、泮桥、戟门、大成殿、崇圣寺等主要建筑安排在整个建筑中轴线上。院内古木参天,曲径通幽,西跨院林立着我市多位著名书法家书写的石碑。这里尽显儒家文化,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文庙的东邻是将军府。将军府的主人郜汝廉曾任张学良的中将参谋长,郜汝廉将军于1928年解甲回乡后在此宅居住至1947年。这是座四合院建筑,现在成了郜将军生平事迹的展览馆。
回过头来说说这座让努尔哈赤丧命在红夷大炮下的宁远城构成。宁远古城呈正方形,城墙高8.8米,周长3200米,四面设门,东春和门、南延辉门、西永宁门、北威远门。城内正中有钟鼓楼一座。城门外筑有半圆形瓮城,城墙四角筑有炮台,用来架设红夷大炮。古城外围的护城河被岁月的风尘填平了,不见当年容颜。

闲来无事经常来城里觅古,而今古城里又有了一道新的风景线——宁远驿站。这里的院落设计的小巧玲珑别具一格,让人留恋不舍,坐一坐品一品香茗是另一番享受。忆宁远尘封的历史,感受中华文化的美,展望兴城未来,兴城古城定再放异彩。先人写就的历史可歌可泣,我们创造的历史也会是我们后人的宝贵财富。
第二部分:泉,兴城温泉
北风锋利赛钢刀,风声如狮吼狼嚎,雪飘飘压枝埋草,地冻裂抛水可成冰,这就是一千三百多年前辽西气候的毫不夸张的写照。就在这冰天雪地的辽西发现一股热泉从地下涌了出来。当地人欢呼雀跃视此泉为神泉,神泉就有神泉的功效——治病。当地人们开始利用起温泉水,有的用它洗澡,有的饮用它,其效果非常不错。用现在科学技术验证温泉水具有较高的医疗价值,对人的肌体产生温热,对风湿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神经衰弱、高血压、慢性妇女病、皮肤病都起到机械和化学作用;对胃病等多种疾病和外科手术后的恢复,也都有良好疗效。

这股有病治病没病疗养的神泉就是我们兴城的温泉。温泉坐落在首山脚下,古城东隅。热汗湿衫身劳体疲的您走进暖暖的温泉水,一边泡温泉一边品香茗。当汗水出透后再请手艺高超的搓澡师搓搓澡敲敲背揉揉脚,保管让您消除一身的疲劳。告诉你一件事,你就更美了,想当年乾隆皇帝回盛京祭祖路过此地,乾隆他老人家在这里沐浴过他的龙体。人杰地灵的兴城就沾浩荡皇恩的光了。说这温泉水的成份就让人舍不得离开它。泉水无色无臭,清澈透明,水中含有丰富微量元素,水温常年达70℃。泉水中含有钾、钠、钙、镁、硫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放射性元素氡(氡虽然对身体健康有害但那是在氡超标的情况下)。这样好的温泉水,不畅快淋漓地泡一番是对自己最大的不负责。
唐朝初年发现温泉,到了元代,温泉水就开始被当地人广为利用。在这里还建有致爽亭、汤泉寺。明初都指挥韩斌下令把主泉口砌成“天井”,“翼亭于上,旁为堂三楹,引流于中,以为澡雪之所”。后来历代重修,“温泉为井”一直为“兴城八景”之一。《宁远州志》称之为“雪窖汤池”,《兴城县志》称之为“温泉漾碧”。民国年间,北宁铁路局长高纪毅为讨好张作霖在此修建张作霖别墅。这里数百年来备受瞩目。新中国成立后围绕温泉疗养区建有五六十家疗养院所 ,光看这个数字谁都懂这说明什么。近年来兴城制定总体规划,在温泉疗养区内辟建了温泉风景浏览公园,在温泉河上修筑了拦河坝,把河水蓄起来,形成温泉湖,恢复古貌;“汤沙垂钓、温泉漾碧、湖泊采莲”三大景观,令游人如醉如痴。值得一提的是露天温泉浴,池水清澈见底,沐浴人在水中嬉戏打闹,爽朗的笑声随着濛濛水雾荡漾,那情那景叫人流连忘返。现在温泉有四穴十二眼,每天都有近两千吨温泉水供兴城人和外地旅游者洗去疲惫洗去烦恼。

温泉水温暖兴城的土地也温暖兴城人,兴城人再用温泉水的温度温暖来至五湖四海的宾朋好友。愿这股暖流源远流长,愿兴城之美润透八方!
第三部分:山,兴城首山
夜幕低垂新月如钩星罗棋布,车飞行在京哈高速兴城路段时,远远就能看到高高的首山主山峰上风吹雨打了数百年的烽火台,烽火台周身散发出鹅黄色的灯光煞是好看,这也是告知远来游客兴城这座古老美丽的海滨城市就在眼前了。

首山是兴城市内最高的山,海拔329.7米,因三峰矗立,状若人首而得名。它位居兴城古城东北,是古城的天然屏障,要想固守古城,必扼首山。也正因此首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明朝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的“宁锦大捷”,首山就是主战场。袁崇焕带领两万明军在此两次击败努尔哈赤父子声势浩大的八旗军,这里有首山的大大的功劳。
首山是兴城故事的集散地,说首山不讲一段故事不能把首山表达完整。首山西北侧现在还有一座年久失修的茶棚庵。茶棚庵原名叫永宁寺,后因为两位尼姑主持此寺才叫庵。二位乐善好施的尼姑曾跪迎爱游山玩水的乾隆,乾隆饮茶解渴后观望首山后欣然御笔题书“首山圣境””,又赐此庵为“茶棚庵”。游首山时乾隆又闹出个笑话,首山里有座道家的道观朝阳观。他随口一说给叫成了朝阳寺,要知道寺可是佛家的。没办法人家是皇上金口玉言,观里的老道就把朝阳观改成了朝阳寺,前些年又改名为朝阳宫。关于首山的来历也有几个版本在此就不啰嗦了。

首山现在被评定为3A级国家森林公园。古人还给她起了个美丽的名字“三首云冠”并被定为“兴城八景”之首。来兴城观海不登山肯定是件憾事。登山是兴城人的最爱,无论春夏秋冬来登山的人从早到晚络绎不绝,我先邀您同我一起欣赏我市著名诗人郭玉伦老师的《首山拾趣》而后一起饱览首山风光。
倩女犹如卧邑东,
相依渤水栉云风。
朝阳谒客虔虔处,
亭燧留诗耿耿中。
泥塑轩辕呈铁立,
灯形古堡夺天工。
柔茵拾翠松林句,
蹬道随心可踢红。
百鸟齐鸣绿树成荫花香四溢的阳春三月晨曦初露时,是登首山的最佳时节。携着鸟音沐浴春风神清气爽的您来到位于首山西面的山门。山门前的广场建筑设计就是标准花园式建筑,山门是四柱三间庑殿式、琉璃瓦顶。著名书法家王遐举老先生题写的“首山”二字悬挂在牌坊正中,题写的对联“一山锁雾披坚甲,三冠连云隐幽情”刻在山门两侧廊柱上。沿石阶前行就一步步进入首山之中。山上树木遮天蔽日,树木种类繁多,林间鸟鸣啾啾松鼠蹿上蹿下,溪水潺潺其声音更是让人心情无比的舒爽。深吸一口山间清新的空气绝对有苏轼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想法,不过要改成“长作兴城人”。登山是最好的体育锻炼,您要不经常爬山,我告诉您,您登山不到二十分钟就会累得气喘吁吁热汗奔流。这个时候您可以小憩一会儿,您可以听到山前般若讲寺里传出的清脆悦耳的钟声和若隐若现的梵音。这声音能让沾满红尘琐事的心灵得到洗涤和净化。登山一个半小时后就能到达山顶。到了山顶眺望远方是广阔无垠的大海、神秘的觉华岛和高楼林立的美丽兴城市区。

简单说说首山风景区主要景点吧,首山正门广场、烽火台、朝阳宫、般若讲寺、美人醉卧、逸兴阁、五大连池、望海塔、半斜亭、古战场遗址、怪石崖、首山栈道、登山石径等。无论您是登山赏景还是登山怀古,首山都能让您有所感有所悟。首山四季美,春天的首山清凉宜人生机勃勃;夏天的首山烈日炎炎山间却是避暑纳凉令人心旷神怡,雨天时云雾缭绕瀑布穿山;秋天的首山层林尽染果香四溢;冬天的首山雪覆松柏山裹银装。雨雪天、四季的早中晚的首山都会呈现出不同景象,期待您观赏。
听不够的首山故事,看不厌的首山风景。请君同来绘制首山的画卷,请君同来赞叹首山的美!
第四部分:海,兴城海滨
那是一九九一年夏季,我认识了兴城海滨,这也是我第一次看海。心里曾无数次勾绘海的样子,因为没有概念所勾绘的画面都不满意。三十一年过去了,现在我就居住山之脚城之东海之滨。时至今天满脑子里都是海滨的美。
兴城海滨在1988年被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素有“第二北戴河”之称。兴城海滨风景区共分为四大浴场,第一浴场(兴海湾)、第二浴场(小坞湾)、第三浴场(邴家湾)和第四浴场(老龙湾),也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兴城海滨风光可以媲美任何海滨的,沙净无石,滩软如棉,水清可见底,水柔如梦似幻。兴城海滨地属渤海湾,这里海鲜鲜而不腥,肉质细腻柔滑,有到口即化的感觉。百闻不如一见,兴城的海鲜你尝了一口就想第二口,欢迎你来饱口福。
临近海滨第一浴场,首先闯入眼帘的是一座四柱三门二楼单檐庑殿门式牌楼,也是正门。牌坊上边是书画大家范曾先生题写的“洪波涌起”和“古城在望”八个大字。另外门柱上刻有两幅楹联“击水苍波问君谁是钓鲸客,飞觞天外与我暂成乘鹤仙!画角映霞辉将军意气回山谷,崇坊迷雾影战马嘶鸣伴浪涛”!每次去海滨公园我都会驻足欣赏一番。通向浴场的道路两侧挤满商家店铺,这里可以让你尽情挑选你心怡的带有海滨特色的小工艺品和商品。说到商品,不可不提兴城的泳装。兴城泳装远销世界各地,小城十万人的就业必须感谢兴城海滨带来的福祉。与正门对应的是菊花女塑像。菊花女是兴城人心目中善良勇敢魅力四射的女神。菊花女杀恶龙保一方平安的故事在兴城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绕过菊花女雕像,就是那柔软的海滩和那一望无际波涛起伏的湛蓝色的大海。海中有座佛岛——觉华岛。海鸥和海燕有的围渔船起舞,有的随波浪起伏,有的与游人嬉戏讨食。菊花女左侧一公里处是海港码头,去觉华岛游玩需从这里登船。通向码头的柏油路北是一大片松树林,树林里有许多供人玩乐的公共设施。菊花女的右侧有“三礁揽胜”,三座盘踞海中的明礁上建有两座造型古朴典雅精巧绝伦的观海亭,名曰“雪浪亭”和“迎霞亭”,两亭之间有栈桥相连,真可谓是“三礁虹带浪中漂,万载岩端戏海涛”。桥上游人往来穿梭笑逐颜开,赞叹声不绝于耳。人们或登亭观浪听涛,或依亭背海留下倩影一张,或盘腿礁石效太公垂钓,真可谓各得其所,各享其乐。三礁揽胜处也是书法展览的天地,有本市的外市的书法家留墨宝于此。亦有闲人徘徊“三礁揽胜”周边,等海水退却在海滩半遮半掩之时,赤脚拾贝、捉蟹,惊呼伴喜悦声随风飘摇,令旁观者也心生欢喜。在三礁揽胜登桥处修一条六百多米长的水中栈道,直通妈祖庙。走在水中栈道上别有一番风味,觉得与海的距离瞬间拉近了很多,只恨我人愚笔钝没能力将其描绘。

海滨最美的时候是八月中秋的海上升明月。2017年的中秋月是最圆的也是最美的,那年也曾写了一首《海上中秋明月升》:
月到中秋
画圆杯盘家家
月到中秋
天高海蓝渔帆点点
月 是中秋的主题
海 是月的复唱
海牵着欢情悦意
小风撞碎如镜的海
华灯下跳动的音符
谱写幸福家的交响
共览夜海中秋月
海滩栓住八方游子
粼粼海涛里游着串串笑声
不知谁家的炊烟
弄馋孩童的肠胃
笑 追逐着脚步
脚步踢破地平线
那海的尽头
声声惊呼
拽出中秋的主角
瞬间 她的旖旎被放飞
永恒在亿家万户的赞叹里
月影巧弄
让涛声有了醉语
让渔帆舞影翩翩
让柳叶挂上一抹羞涩

歌声里菊花女伴月听涛
灯光里三礁石枕涛望月
长浪推月 月悬长空
羞长天远星回家呓语酣梦
却苦近浪难枕一梦
游步依旧
笑语依旧
品月抒情依旧……
海上月中秋
中秋海上月
不眠月夜海
因月扰海夜
中秋月为千家诗
海上话月人
人观月伴海
唱一曲梦醉中秋
2017.10.04(中秋)
海滨永远是一幅画,海滨永远是一首诗。这里的记忆如海上日出般灿烂,这里的赞美永远光洁如月。
第五部分:岛,兴城觉华岛
“人成佛成”这是星云大师写给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师弟的,从此我开始关注这位著名的台湾大和尚。庆幸的是星云大和尚于2013年夏季光临千年佛岛--觉华岛。
觉华岛这个名字开始我叫得很别扭,因为从我来到兴城我们都给现在的觉华岛叫菊花岛。更名觉华岛是2009年12月17日,兴城市六届人大第十三次会议原则通过的。今天我们先探寻觉华岛的由来。觉华是位大德高僧的法号,一说这位高僧是辽圣宗帝师,为纪念他辽圣宗赐名觉华岛;另一说这位高僧是明清时期的人。觉华岛位于兴城城区东南方向,距陆地12.5公里,呈不规则长葫芦形,主岛面积13.5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最高海拔198.2米,海岸线长达27公里,是辽东湾第一大岛屿。历史记载就在这13.5平方公里的岛屿上曾经有过十七座庙宇,僧人一千多,说它是千年佛岛应该是名至实归。
觉华岛名扬华夏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历史。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家喻户晓,主使者燕太子丹在战国史上也有一笔。春秋战国时期兴城属燕国属地,荆轲刺秦王失败后太子丹成了燕国的替罪羊,他就曾经避难觉华岛。唐太宗李世民大号就更是名贯古今了。这位千古帝王御驾亲征东征高丽时曾避雨岛上的唐王洞。辽圣宗、辽兴宗也都亲登觉华岛巡察过。就这么座小岛屿有如此惊人过往,不得不让人赞叹。觉华岛在唐宋时代被称桃花岛有世外桃源之称;辽金时代称觉华岛佛光普照福祉万民;因岛上盛开野菊花,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又称此岛菊花岛。岛上有大龙宫寺、唐王洞(又名藏王洞)、八角井、菩提树、九顶石、渤海观音等名胜古迹。如今,觉华岛已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
登这座香烟袅袅梵音不绝的最佳季节就是每年的农历四月。这时节正是槐树花盛开的时候,浓郁的花香把千年佛岛笼罩,各色各样的蝴蝶,数以万计的蜜蜂又给小岛增添无限的活力。去佛岛就要参禅礼佛,建议您四月初八浴佛节这天来觉华岛一游,因为南有普陀山,北有觉华岛。
在晨光微露时到达海港码头,感受凉爽的海风看盘旋起舞的海鸟听绵绵不断的涛声踩着颤悠悠跳板登上摇篮般晃动的客船,找一最佳座位观海上日出。海天相接处一轮红日徐徐升起,让人欣喜让人癫狂。 渔家人是勤劳的,每天早上天还没亮就聚集小岛码头迎接八方来客。渔家人带着灿烂的笑热情的心把最鲜最美的海鲜呈现给远方的贵客。

踏上小岛,满鼻的槐花香让人沉醉,起舞的多种类蝴蝶让人惊叹。随旅游观光车绕岛徐徐缓行。觉华岛周边还有三座小岛呼应,它们分别是南张家山岛、杨家山岛、北磨盘山。远望是海近看是漫岛遍野郁郁葱葱的参天树木和千姿百态的怪石。小岛早上的袅袅炊烟也是城里人眼中的一景,看到炊烟那么亲切那么勾人心绪。到觉华岛值得拍照留念的地方多得无法计算,但星云大师题写的“觉华岛”石刻处必须得留念,因为千年前的觉华当今的星云二合为一,为你祈福迎祥。岛上还建有佛家宝树菩提树园,当年佛祖释迦摩尼就在菩提树下成就大道。善良的兴城人愿所有人都能早日明心见性烦恼尽,身康体健享吉祥。岛上又修建很多绕岛栈道,游人走在上面大有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大龙宫是必去的地方。大龙宫是辽代名僧司空大师在岛上修行时所建。大龙宫寺建成后成为辽代的佛教中心,大龙宫寺的住持当时被奉为国师。因历史原因大龙宫寺被毁,现在的大龙宫寺于2002年重修,由大雄宝殿、天王殿、钟楼、鼓楼等建筑组成。走进气势恢宏的大龙宫寺让人不由自主得肃然起敬,听那悠扬悦耳的佛曲梵音虔诚礼拜三世如来四大菩萨,让人有超升世外心静如水的感觉。大龙宫附近有两奇特景观要看一看。唐王洞也是藏王洞,洞不美丽,洞的形成是传奇,洞有燕太子丹避难在此之后的四百年有唐王避雨的故事更稀奇。八角井的菩提树和八角井的水是迷。菩提树依井壁而生,千年前尼泊尔树种能落户气候变化多端的东北,千年后还依旧枝繁叶茂令人不可思议。依海掘井几十米,水不但不含盐碱而且还清凉甘甜,是谁给当时僧人的勇气在此掘井,僧人又受到谁的指点,令现在人费解。
走累了,静坐菩提树下,内观人生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八十一难,能不能须弥山下见佛光,能不能雷音寺里拜真佛,能不能有拿起又放下的那种自在?莫问他人,法在心,轻松自在的快乐在听觉华岛上的梵音。
结 尾
我爱美,我更会发现美。我发现家乡兴城的美,不管别人认可不认可我都深爱我的家乡--兴城。中国有句俗话:“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信念,更是人的自信。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可以贫穷落后但你绝不可不爱自己的国家。国家里有家乡,家乡里有你的骨肉至亲和至爱。爱了就要为国家为家乡为家人代言。
官方行政区划,兴城市定义为:辽宁省辖县级市,由葫芦岛市代管。地处辽宁省西南,辽东湾西岸,居“辽西走廊”中部。东南部濒临渤海,东北倚热河丘陵,毗邻葫芦岛市龙港区、连山区,西南隔六股河与绥中县相望,西北同建昌县接壤,总面积2113平方公里,距省会沈阳市314公里。兴城为多民族聚居区,有汉、满、蒙古、回等17个民族,其中满族人口最多。兴城市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

温泉之城、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泳装名城、辽宁省历史文化名城。兴城的城泉山海岛是兴城的名片,今天我简单的把它们写出来,不敢说抛砖引玉,初心是让外来的游人和身为兴城人却不了解兴城的父老乡亲认识一下兴城。我还想为远在他乡的兴城人寄一枚乡愁,月是故乡明,水是家乡甜,人是故乡亲。
走在兴城这片热土上,给外来人一个微笑,给家乡一个信任,给孩子们一个自信,相信兴城的历史续写会更辉煌!
(注:本文所用图片来自于金志彬、王德胜二位老师和网络)
作者简介:单德强,辽宁葫芦岛人。《世界文学》优秀签约作家,沈阳诗词学会会员,葫芦岛作家协会会员,兴城古城作家协会理事。出版书籍《祖母的历程——孝悌慈》《小学程序日记初探》《经典品读》,在银河悦读平台发表《劳工》一书。热爱国学并讲国学课三百多场。
“白鹭杯”首届文学作品大赛暨纸刊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15197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