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菜园》
原创/南轩徐筱
自从我家门前那条坑坑洼洼,又窄又狭的小柏油路被开发之后;一条新修的水泥公路伸向这里,使我家失去了四季翠绿的菜园。我们的心情都不大舒畅,没有了新鲜的蔬菜,对一个普通的农家来说;就像婴孩断了奶。
终于有一天,父亲望着饭桌上总也盛不满的盘子,说要重新开一块菜地。全家人给父亲投入诧异的目光。要知道,在我们这里要找到一块可以当菜园的地,是相当的困难。父亲望着我们疑惑的神情,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后山坡上重新开发一块新的菜地!”
于是,在我们村后山坡上,父亲选择一块相对平缓的坡地,作为菜园的基地。每天天还不亮,父亲就带上一天的干粮,扛起锄头;挑起箢箕(上山去了,直到太阳落了西山坡,父亲才挑着柴草回家来。一天过去了,父亲的菜园不见起色,两天,三天,四五天……
当我们等的心急的时候,到了第九天,当我们爬到山坡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父亲用铁锹,锄头翻过四五遍的黄土地。父亲还没来得及整理他新辟的菜园,一场暴风雨说来就来。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把饭碗一丢,抓起铁锹就冲进了暴雨中……
可是,山坡菜地里那仅有的薄薄一层泥土,已经被大雨冲了个一干二净,露出大块小块呲牙裂嘴狰狞的岩石。父亲他没有气馁,他在坡地的边缘砌了一道矮墙;再从山脚下把流失的泥土,一筐一筐挑上去,盖住了那可怖的岩石。然后,买来很多株果树苗栽在矮墙的周围,来稳固泥土的坚牢。父亲的双肩红肿了,脚板上也磨起了水泡。看着新菜园终于被开出来了,父亲深吸了一口气,微微地笑了,那笑容是那样的甜蜜。
春天到了,父亲在他的新菜园里,种上了上海青。望着这一块贫瘠的土地,我问父亲:“上海青真的能长出来吗?”父亲摸摸我的后脑勺,信心十足地对我说:“当然能咯!”我似信非信地点点头。没过多久,种子发芽,出苗了,两瓣嫩黄的叶芽,像刚刚惺忪娃娃的手掌,给这个菜园添绿了盈盈的春光。
就在我做着吃香喷喷的蚕豆花美梦时,父亲却把那一片上海青全翻在泥土里了。我有些疑惑不解,父亲说:“我们不能光顾着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养出这一片上海青的。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吃果了,这一季上海青就用作来当肥土吧。”
以后的日子,我们便给菜园浇水,给果树施肥,用爱心呵护灌溉着。菜园在我和父母的精心伺候下,原本贫瘠的死岩石土,变成黑黝黝很肥壮的土地。锄头挖下去,还能翻出蚯蚓来呢;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半山腰间。
如今,父亲已年迈,再也找不到开荒的那股劲;可他的精神一直还在,支持着我们下一代人继往开来。那一块坡地上,仍是我家的菜园。春天有菠菜,莴笋,还可以赏到果树的花香。夏有黄瓜,茄子。秋天的是个最丰盛的季节,果子熟了,香喷诱人,可口爽脆;辣椒红了,南瓜黄黄,紫梅上架,玉米呲牙。冬有萝卜,白菜。一年四季,都是一片诱人的翠绿。
作者简介: 南轩徐筱,笔名村上椿树不接受,英文名xilintingna,网名不独舞。江苏省南京市溧水人,毕业于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山村教师。曾签约于华夏诗刊、作品㪚见于读者、文笔荟萃、红豆原创文学、最美乡土诗人、山村最美女教师、易水寒文学、荒原诗刊;世纪文学传媒、新长城、定西都市头条、百花珺之春、以及草根文艺等网络、纸刊、微刊等各大平台。
个人简介:
静默~若蘭 本名孙达明,曾从事企业宣传和省卫视媒体工作,山东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德州市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德州市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艺社顾问,中华第四朗诵团副团长。中华诗艺社山东分社社长,朗诵作品《惊涛骇浪展华章》登上学习强国平台。用声音传送真善美, 传递正能量,用心吐字,用爱归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