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七一•奋进路上党旗红
江苏阜宁沟墩镇红旗村之
——农家有约
陈志永
两年前,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有同学问:“陈志永现在住哪里?”“陈志永住在沟墩的红旗新村”,陈志永应声回答。“听说红旗新村是别墅组群,那里住的都是农民?”“什么时候带我们去开开眼界?”“现在农村不比城市差,住的是别墅,吃的是自已种的绿色蔬菜。”大家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谁也没有想到,新农村的变化来得这么快!通常是建造在城市郊区或风景区的园林式休养居所,如今竟成了我们农民的住宅——人类的生命追求是安居乐业。安居不是单纯的占有一席之地,而是在自然的环境里,诗意地定居,尽可能地让生活充满滋味与情趣。这是当代人对意境生活的共同追求。党对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是照耀农村实现城镇化的真理性光芒;是建设现代农业农村的必然保证。放眼一望,万紫千红,欣欣向荣,新农村景象随处可见。
沟墩镇的条岗、柳集、丰唐、大冈、红旗等村,皆是乡村振兴的典型代表,肩负“恒农兴邦”之使命,完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融合农业、养殖、文化、生态、居住等功能,引领新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

这里是红旗新村,500多农户的集聚小区。位于沟墩镇政府所在地南端,顺着古老的串场河,西延至盐阜快速公路,一片大气恢弘的建筑组群掩映在希望的田野之中,彰显生态自然的文化神韵。独幢、双拼、联排式别墅,各有侧重,各具特色,既遥相呼应,又浑然一体,已然展示了新时期农村住房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从农村住房条件升级,看农业农村的新发展,红旗小区就是一处缩影,它完全是党的“三农”政策深入民心的时代表达。

农村五月,正是夏忙时节。恰逢在这收获季节,我陪同镇里的两位同志在村里做实地调研。
走进一家刚收完庄稼的农户,他是红旗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一家四口,一对儿女,儿女大学毕业后皆在县城工作。事先并未约定,我们一脚踏进了他家院子。院子干净整洁,摆放几盆盛开鲜花,给这个普通小院平添几分生机。主人并未因突然来访而感惊讶,并且热情接待。当问起庄稼情况,他欣喜道来:“今年的小麦、蚕豆和菜籽,收成都不错。约这样,每年地里收入,加上农闲时外出打工挣的钱,夫妇俩人均年收入在4至5万元之间。一家子的经济状况在村里属于中等偏上水平”。接着继续侃侃而谈:“现在的生活和过去相比,真是天壤之别。经济条件变好了,人的消费观念也跟着变了。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都在改变。住的、穿的、吃的样样都好。家家都有钱花,各家的小别墅装璜得像个宾馆。出门不是电动车就是小骄车,如东边邻居老程家就有三辆轿车……”越说越兴奋,说着说着,他执意请我们到客厅坐坐。走进客厅落座,主人热情为我们沏茶,一杯悠香的菊花茶,配上一盘干果。厅堂装饰得较为华丽,光彩照人的地砖与精美吊灯交相辉映,沙发茶几十分讲究。与众不同的是,大厅一角摆有一个小书架和一张电脑桌,很有点文化味道。从这个家庭氛围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农民生活的高端变化。正面墙壁呈上一幅《开国大典》油画,两幅精制条屏分置两侧。条屏上所书内容引起兴致:“南湖航船井冈星火化作红旗漫天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赢得民意遍地歌。”这,分明是人民献给党母亲的真情赞歌。主人告诉我们,这是他儿子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时所书作品。看得出,南湖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的革命传统,对于这家儿女来说,是前进路上的精神力量。此时此刻,仿佛听到了开国大典的礼炮声声,再现了烟雨南湖的画舫。观想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在电脑桌上方,又有了新发现。墙上并排挂着两个相框。起初未太注意,仔细端祥,是这家新居与旧屋的两幅对比照片。一幅是现居,大气的门头,玲珑的庭院,白墙黛瓦,清幽雅致的三层小别墅。另一幅是过往,藏在几棵树影下的两间土屋。顿时,心又一次被震撼。这是谁的匠心独具?谁又能猜出这个中意味?勿须解释,这显然是主人朴素而真实的感恩之心的特殊表达。这两幅照片,留给了后人,亦留给了社会。它将告诉世人一个伟大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桃李不言自成蹊”,这两幅照片,主人用他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为我们幸逢这个好时代所作的一个更为广深的内涵表达。
主人深情言道:“草房子换成小别墅,简直就是一场梦。”顿了片刻,又作补充:“感谢共产党的政策好,是共产党让我们过上了美好幸福的生活。”
千真万确!“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正是共产党建党初心和奋斗目标,为全国人民谋福祉,也正是我们共产党人许给人民的忠诚诺言。
这时,主人盛情邀约:“等国庆节孩子们都回来了,敬请各位同志一定赏光,到农家来作客。”“好的!到时候我们一定来,来继续倾听你的心灵叙说”。
作者简介:陈志永,男,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沟墩镇红旗村党总支书记。心系民生,奉献自我。
🍀🍀🍀🍀🍀🍀🍀🍀🍀🍀🍀🍀🍀
“白鹭杯”首届文学作品大赛暨纸刊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15197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