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卫华
《清江文学》,是胥全迎战友倾力打造的文学平台。三年的时间,就发表各类文学体裁的作品近两千篇,在咱淮安称得上独树一帜。
作为新媒体的主编人,全迎战友正是用他的业余,用他的感情,用他的精力,用他的智慧,用他的奉献,使《清江文学》走在了淮安自媒体的前列。自打《清江文学》诞生以来,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成长为今天的美女帅哥。
我作为《清江文学》的副总编,协助全迎战友办好《清江文学》。我从近二千期的文学作品中归纳,起码有四最:
一是阅读者最多。《清江文学》虽划定了地域,但面向的是全国的读者。仅从每篇作品的点击率即阅读量,就能体会到该平台的影响力。因为每篇作品的发表其点击均以上万计数。最高的点击突破三十五万。
二是文学体裁最广。《清江文学》除了发表诗歌、散文、小说之外,还有新闻通讯、三亲史料、随笔感想、时事论文、作品剖析、人生感悟等文字作品。能让不同年龄、不同兴趣爱好的读者,从中寻找到自己的真爱,汲取到文学的营养。尤其是大力开展全民读书活动的今天,《清江文学》在淮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是稿件质量最佳。据不完全统计,在近二千期的文学作品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获得了《都市头条》总平台给出的“红榜”“精华”等标注奖励。如此褒奖,说明每期《清江文学》,在选稿审稿用稿上的精益求精。这其中,有国家级著名诗人赵恺的力作;有淮安老书记王庆元的《阳光漫忆》;有医学专家汤鹏从医的散文系列;有文史专家何永年、郭应昭等所发表清江浦的三亲史料等。
四是进入平台年长者最高。《清江文学》大多数文学作品,均出自于退休人员,其中不乏八九旬老者。如九十二岁中国好人杨义春;八十二岁文史专家何永年;八十岁的秋月正红读书会会长吴玉山等。他们不仅是《清江文学》最好的支持者,而且是《清江文学》积极的撰稿人。至于喜欢文学的广大退休者,也从《清江文学》找到分享的快乐,投稿的愉悦,见稿的幸福。
应该说《清江文学》,不仅是我们最好的益友,更是我们最佳的良师!
2023.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