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入梅
文/古梁
入梅就是进了梅雨的季节。梅雨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呢?原来它源于我国的一个气象名词。梅雨,在古代常称为黄梅雨。早在汉代,就有不少关于黄梅雨的谚语;在晋代已有夏至之雨,名曰黄梅雨的记载;自唐宋以来,对梅雨更有许多妙趣横生的描述。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一首咏《梅雨》诗: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其中的梅实迎时雨,指梅子熟了以后,迎来的便是夏至节气后三时的时雨。气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阴雨天气。宋代贺铸曾被称誉为贺梅子,据说就是因为他在《青玉案》一词中写下了这样的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宋代陈岩肖在《庚溪诗话》中也有江南五月梅熟时,霖雨连旬,谓之黄梅雨的记述。明代徐应秘在《玉芝堂谈荟》中写道:芒后逢壬立梅,至后逢壬断梅。历史上所称的黄梅雨通常是指梅节令内的降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群众习惯上取芒种节气为梅节令,此时正值梅熟时节,因此也叫黄梅。这一段话是度娘说的。将梅雨一直追溯到汉代。
记的小时候梅雨季节很长,天天下雨,到处潮湿,洗过的衣服没有十天半月干不了。那时候上学,没有雨鞋,赤脚去,到了学校才穿上布鞋,那时候穷啊。没有雨伞,更没有雨衣,顶一个箬帽,若雨大时,全身都会打湿,虽然离学校很近。
梅雨时,熟溪中鱼很多。雨稍停,便去抓鱼,抓回来,娘就骂了,丢给鸡吃,因为没油。其实白水煮鱼,味鲜,又不用油,可那时的人就是想不到这种煮鱼的方法,挺笨的。后来才知道,就开始了白水煮鱼,一大锅,几瓶老酒,一扫而光,才知道人间还有如此佳肴。
那时候每到这个季节,山野的岩石上疯狂地长满了山木耳,一抓就一大把,回家反复洗,去掉泥沙,挺好吃的。近几年只要一下雨,楼顶的水泥地上也长满了山本耳,个头挺大也挺肥,却懒的去检了。
这几年梅雨季越来越短,没几天就出梅了,雨也很少,溪水不盈,库水干枯。去年高温天就有78天。我想今年也会很热,会比去年热,这不是危言耸听,地球上有些地方这几天高温已有45度以上。去年就有人说,今年是以后10年内是最凉爽的一年。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古时这种浪漫,到如今,没有了,因为出梅就是高温天了。
2023.6.17.晨

作者简介:古梁,原名邬浩良。当代诗人、地方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