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五月二十六日《母校的呼唤——你从二中走出》推发后,引起校友同学们强烈的反响,阅读已逾20多万!南阳二中七十年校庆的消息,胡鹏老师精心创作、二中毕业的袁海燕、杨建松倾情吟诵的《你从二中走出》,激起无数二中学子们的心中涟漪。他们翻箱倒柜拿出珍藏的老照片和旧资料、他们天南海北的联络寻找同学、他们撰文写诗回忆当年学习时光、当年无法想象的万能的微信群让半个多世纪咫尺天涯的同学再续前缘,总群、分群热闹异常,犹如当年的生龙活虎的喧腾校园!感谢母校的老师和领导们,他们精心策划,搭建平台,再次燃起了我们青春之火、希望之光——我们歌唱、我们期盼……
根据学校王蕊老师提供和微信群收集,选取部分诗文,以吟诵的形式来表达学子们的美好回忆和深情期盼,回应《母校的呼唤——你从二中走出》,推出《学子的咏叹——我向二中奔回》,本期后期将视情续篇。(编者:杨建松)

注:请点击语音条播放,播放下一首时请关闭前一个语音条
《贺母校七十周年华诞》
(组诗)
近悉二中 70 周年校庆,倍觉激动欣喜,不禁有感而发,特赋组诗志贺,以表对母校的赤子之情和美好祝愿。
贺母校生日
母校迎来古稀年,月季闻讯舞翩跹。
莘莘学子聚南阳,桃李芬芳绚故园。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见中坚。
喜看今朝花似锦,满圃芳菲色更妍。
颂二中
风雨兼程七十年,骄人业绩不平凡。
一校三区规模大,成就斐然美誉传。
韶华学子抒壮志,园丁育苗数万千。
桃李盈门硕果香,再创辉煌续宏篇。
观校园
魂牵梦绕把家还,学府旧貌换新颜。
道敞路通掩碧木,楼高舍明映长天。
科技兴校识见远,多媒体擎巨人肩。
文明杏坛环境美,助力青葱竞扬帆。
赞恩师
二中教苑别样红,曾夺豫冠于群雄。
师表风范彰德厚,卓有成效获殊荣。
丹心一片育英贤,三尺讲台铸功崇。
呕心沥血化春雨,烛光灿烂照碧空。
校友情
依稀别梦五十年,七秩校庆到眼前。
众多学友宛城聚,情深义重心相连。
往昔梅溪结友谊,今日同窗意缠绵。
彼此虽已两鬓白,雄心未改志依然。
作者:七四级七班 郝幸田作于重庆
朗诵:七五届八班 袁海燕(南阳) 杨建松(武汉)

藏头诗《祝福母校七十华诞》
母恩沐浴春风暖,
校师栽培秋果甜。
育苗方舟梅溪畔,
才俊辈出耀中原。
功在千秋利国民,
德存后辈永留传。
无疆大爱育学子,
量优质佳果满园。
七彩画卷风采现,
十足成就宏图展。
年轮沧桑人不倦,
庆日盼睹母校颜。
再会校友初心在,
续写二中逐梦篇。
辉映前辈功不凡,
煌熠后人展新颜!
母校育才功德无量
七十年庆再续辉煌
作者:75届8班 張建伟2023.5写于北京
朗诵:75届8班 袁海燕诵于南阳

《好想,好想!》
——为母校七十年校庆而作
好想!好想!
好想回去看看二中,
我母校今天的模样。
好想回去看看二中,
我学习成长的地方。
好想!好想!
好想回去看看我的老师,
您是否还是那么端庄慈祥。
好想!好想!
好想坐到教室认真听讲,
好想!好想!
好想工字房看看校办工厂。
那时懵懂的我们没有梦想,
那时纯真的我们没有方向。
那时欢乐的我们没有羁绊,
天真 烂漫 快活 疯狂。
好想,好想!
好想回到宣传队寻找当年的足迹。
那时的我们生龙活虎歌声嘹亮,
那时的我们红旗飘飘锣鼓铿锵。
那时的我们英姿勃发年轻漂亮,
那时的我们多才多艺吹拉弹唱。
听,洗衣歌的旋律还在耳边回响,
看,长征组歌红军小战士的脸上
还凝固着坚强。
好想!好想!
好想再粉墨登场放声歌唱,
不在乎皱纹纵横白发苍苍,
不在乎嗓子嘶哑走板荒腔。
不在乎腰弯背驼步履蹒跚,
不在乎眼花耳聋满脸沧桑。
只想,只想!只想站在当年的舞台上
让激情再次飞扬。
只想,只想!
只想找找年少的我,
把来时的路深切回望。
二中,我的母校,
给懵懂的我们插上了起飞的翅膀。
二中,我的母校,
给纯真的我们指引了人生的方向。
二中,我的母校,
给无知的我们充满了知识的力量。
二中,我的母校,
给稚嫩的我们注入了生命的坚强。
母校如母亲,古稀之年仍年轻,
母校如母亲,温暖怀抱儿茁壮。
扑向母亲的怀抱,把脸贴在母亲的胸膛,
拉着母亲的手聊聊阔别已久的过往,
唠唠你的成功,让母亲为你快乐分享,
叙叙你的失败,让母亲为你抚平创伤。
唠不完的阳光雨露风雪冰霜,
叙不尽的家长里短儿女情长。
抹一笔彩虹,点在母亲的印堂,
摘几颗星星,挂在母亲的鬓旁,
扯几朵白云做成蛋糕,
莘莘学子用爱把蜡烛点亮,
祝我的母校七十华诞日出东方,蓬勃兴旺,
祝我的母亲七十华诞青春永驻,福寿安康!
为母校七十年校庆而作
作者: 73届四五班王卫华23年6月写于南阳
朗诵:75届8班 杨建松诵于武汉

贺南阳二中七十校庆
《赞七四届语文梁老师》
忆梁老师讲课文《触警说赵太后》
腹有诗书身孱弱,
三尺讲台来授课,
衣衫楚楚古风韵,
学识渊博话触警。
为保赵国脱危难,
冒死进谏太后说,
不苟言笑印象在,
桃李芬芳敬师博。
向辛勤耕耘在南阳二中讲台的老师致谢!
作者:74届 李进党

《甘美芬芳母校情》
曲:姚明 作词歌唱:沈超
走遍了南北西东
也观赏过名校风景
静静的想一想
我还是最爱我的二中
1.(韵白:忆往昔)
不说那二中的过往与曾经
白杨深处起歌声~~~
唱不够,那师生同心抒豪情
道不尽,那师恩款款情意浓
只想那曾经坐过的土坯凳
便觉得心暖暖,喜盈盈
难舍难忘母校情
难舍难忘母校情~~~~~
2.(韵白:看今朝)
不说那多媒体的教室,演讲的厅
科技馆的霓虹,办公楼的灯~~~
唱不够,那玉兰深处飘琴声
道不尽,那球场上的学生炼体能
单看那学生餐厅的家常饼
便勾起香悠悠蜜融融
甘美芬芳母校情
甘美芬芳母校情~~~~~
走遍了南北西东
也观赏过名校风景
静静的想一想
我还是最爱我的二中!
作者:75届二班 沈超,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高级音乐教师。
2023年6月修订


原贴《甘美芬芳母校情 南阳二中前门》
《赞母校二中》
绵延七十载南阳二中,
特级教师八位英豪;
高级教师百三悉数,
带头人省市双双余;
优秀班主任人数众,
择校不妨先从择师;
参赛有成绩全市首,
“大比武”傲立十学科;
历史沉淀写一段新语,
七十载校庆同心到永远!
作者:76.3班 郭予琦 2023/06/18北京

庆慶母校南陽二中70華誕

受衛華同窗摯友啟教,結聯弌副,㕥慶母校南陽二高中七十華誕:
已去 七十載寒暑 栽培楨幹習於智長 德行天下譽滿神州
再來 百千年日月 長育棟樑優與心成 篤穩致遠名揚全球



周小民和王卫华高中毕业王卫华当兵换装后合影
书法作者:73.5班學子周小民。二中老教师,当时南阳市的书法家张宗义老师的得意门生。

《欢歌美曲迎校庆》排练花絮
《建校初期老照片》




《看啊!多么伟大的行列!多么硕大的果实》 南阳二中1955.10.15




《响应国家种植油料作为号召,全校共种植七千余棵向日葵,这是其中一角。》南阳二中 1955.10.15



《同学们为国家增产油料,辛勤劳动得到这么多的劳动果实二欢欣鼓舞》南阳二中 1955.10.28



《同学们正在阅览室里阅读各种报纸杂志的情形》 南阳二中 1955.10.28




《把学校建成美丽的花园,这是同学们正在努力建筑学校的马路和整理园地》南阳二中 1955.10.15



《国家为培养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给教职员建设新的宿舍 其中是教员们正在欢乐的活动》南阳二中 1955.10.28



《河南省南阳第二中学第五届毕业学生留念》1961.7

《南阳二高第七届毕业同学参军留念》1963.8.25
今日南阳二中新貌

(今日的南阳二中)

(五十年代南阳二中全景)

(七十年代二中教学楼)

(今日南阳梅溪河风光)



(如今美丽的校园)
校友们珍藏的老照片

(当年的学校文艺宣传队)

(当年的学校文艺宣传队)

(二中七五届四·八班毕业留影)

(南阳二中七五届四年级八班部分男生合影:前排:刘伟 郭五一;中排:李中南 田传玉 杨明亚;后排:周喜正 杨建松 张建伟 许玉超)




(七一级四三班老照片)


(七六届一班合影)


(七六届二班合影)

(七九三班部分同学与老师合影——左一英语李荣贤老师,第二个数学肖斐霞老师,第三个语文杜文华老师,第四个班主任物理魏荣杰老师。)








75-8班部分同学毕业前在人民公园合影(左至右:杨建松 李中南 周喜正 张建伟 杨明亚 吴建国 田传玉)

75-8班许玉超 刘伟伟 杨建松毕业下乡后第一次相会

赵凡 杨建业 符一欧 杨建松

75-8班欢送杨明亚(杨文利)田传玉参军留影(杨明亚 郭五一 刘伟伟 赵文鹏 田传玉)

参军探家首相会(杨建松 赵凡 张建伟 李中南)

参军探家在人民公园留影(李中南 张建伟 赵凡 杨建松)

76年6月当时学校的球队的合影照


2016年毕业40周年团聚组委会成员







75—3班部分同学合影。初中班主任是白万献老师,高中班主任是黄志诚老师。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中学利用故居在本地的古代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地震仪,教育学生学科学、爱科学,树雄心、立壮志。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学好本领,这是地理教师韩忠安在向学生们讲解科学家张恒发明的地震仪。(韩忠安老师提供照片资料)



南阳二中毕业生老照片待续……
发到群里的照片,请随之注明届次和班级

请扫描关注《都市头条》
《铁马豪歌》主页
欢迎关注 感谢分享

【南阳二中校庆专题】
南阳市二中校友征集令《母校在呼唤,情深盼你归》
《学子的咏叹——我向二中奔回》
沈小超《甘美芬芳母校情 南阳二中前门》
夏云桂《73届6班毕业50年联谊会》
耿长健《74届6班毕业纪念建校七十周年资料》
二中记忆《那些年,我们的名字叫知青》
《二中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