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专刊
本期作者名单:
张兴军 杨巧玲 俞政海 查中福
张平价 颜景泉 刘文亚 方少春
王楚雄 明月当空 拙 凡 陈文展
杨景春 曹建成 赵金玉 刘铁华
罗成庚 酒舞至尊 陈希云 孔繁恩
黄继江 周 末 颜素琴

话端午节
张兴军
汨罗江水恨悠悠,干国功臣义未酬。
一代忠魂曾旧梦,九州掘起竞风流。
繁星点点哀思寄,明月清清墓志修。
荷叶难平前世怨,粽香可渡后人忧。
端午节吟怀
杨巧玲(江苏)
门下悬香艾,吟边酹酒卮。
屈原耽国事,豪语问天时。
心底忧民瘼,笔端多楚思。
离骚传万代,今古久幽奇。
端午感怀
杨巧玲(江苏)
每到端午思屈子,泱泱华夏酹琼浆。
离骚清曲成遗韵,橘颂和弦奏妙章。
济世幽怀诉无处,忧时素志殉汪洋。
汨罗香粽祭先杰,一阙九歌悲泪长。
癸卯端午三首
俞政海
感时
又到囊香粽祭时,龙舟竞发楚天诗。
罗江汨水英灵在,爱国精神世代贻。
怀远
端午斯时缅远贤,民生国运苦心巅。
身逢乱世《怀沙》去,绝唱传承越万年。
咏今
合家四代聚端阳,水陆时珍伴粽香。
岁月安宁真正好,全凭国富与军强。
端午时节 诗二首
张平阶
一
诺水长流最有情,恰逢端午忆屈平。
如今不敢河边坐,恐惹相思落水人。
二
坐上公交到县城,春风笑我好精神。
一堂诗友同声说,八十老翁是好人。

写在端午
颜景泉(江苏 连云港)
节分端阳乐为真,万千传闻祭能臣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
肝胆照人如月色,情心交友若天珍。
新丝五色缠粑粽,画扇生绡盘发春。
端午随笔(六首)
刘文亚
(一)
菖蒲绿艾挂门头,祭奠屈原荡彩舟。
汩水惊天寰宇醉,悲歌动地岭冈愁。
二)
凭栏仰望楚天忧,泪洒汩罗屈子讴。
爱国精神传万古,离骚一曲美千秋。
三)
粽子飘香美味流,雄黄玉液众家悠。
桑榆难忘描娇景,梦里常思靓九州。
四)
布谷情伤泪水稠,金莺俯悦笑声留。
屈原孝祖留华夏,鸿鹄尽忠斩孽鸠。
五)
漫卷经纶杏苑眸,亲观楚地赛龙舟。
祈祷故里风光秀,子溺罗江恋国忧。
六)
大鹏展翅傲苍穹,北斗飞天战恶熊。
楚韵湘音留汉史,灵均美德漫寒宫。

七律 端午随吟组诗
方少春
{1}
几许伤春一段情,杜陵诗笔老逾声。
无端白发随风短,不尽青山逝水鸣。
江上暮云天万里,楼头斜日月双明。
凭君莫负当年约,今夜何人续楚音。
{2}
风雨萧条草木秋,一时人恨楚囚游。
长歌短舞花前月,吟断芳魂柳外楼。
天地无情空我老,江山有恙待谁修。
青衫未了平生事,莫把诗词付酒筹。
{3}
江天一色送归舟,独抱幽魂寄远愁。
月落寒林霜叶冷,风嘶古树水门秋。
荒凉往事悲黄土,寂寞高台伤白头。
惆怅十年填旧恨,几多人枕大刀柔。
{4}
楚泽湘江泪满襟,孤舟日夜自沉萍。
长城万里归心苦,古庙千秋烈士音。
一代声名天地阔,五湖烟水梦魂灵。
不堪更对青灯影,月色风光两处清。
{5}
江上孤云黯未收,一春花柳又新愁。
三千行泪随流水,十二楼船下碧洲。
楚泽骚人终吊古,杜陵诗老尚风幽。
不堪更问天边雁,欲去何曾见陇头。
{6}
一片苍苔带雨痕,楚囚无复旧啼魂。
荒江断港鱼虾静,落日孤城鼓角铮。
不用哀鸿悲远道,空怜残月掩黄昏。
愁来且尽杯前意,莫问人寰盏斟阍。
{7}
十年一别已新霜,白眼青山鬓两荒。
世外诗书成薄宦,江头风月自多伤。
故人不见三冬雁,游子何辞几夜航。
最惜平芜飞渡处,梦魂千里到潇湘。
{8}
万里秋风一叶舟,归来何处是汀洲。
长歌未了当年恨,落尽梅边半夜愁。
世路几多今日泪,山河都是古人修。
江南无限伤心事,偏向黄昏更倚楼。
七律 端午随吟组诗
方少春
{1}
一片愁云不可招,空山日影暮迢遥。
春风花落无时已,秋雨人生有旧交。
梦里香心终未了,吟边墨气竟谁妖。
明朝又逐征鸿去,万点归魂入楚潇。
{2}
风雨何能解宿忧,江南今日又登楼。
一声杜宇啼残魄,万里春鸿落碧流。
客路难穷愁外泪,宦途空负海边舟。
明年我自淮安去,更约西归访旧游。

{3}
秋光一棹水流西,江左山人独自悲。
黄菊晚香迎客笑,白沙晴影入鸥飞。
风翻古岸帆樯立,雨落寒泽菱角肥。
遥想乡关归未得,不堪重别送馀晖。
{4}
清风吹到小山丛,独立秋原落照红。
一带寒江横野阔,几声远笛度林松。
孤鸿不见长天影,片叶虚飘断梗蓬。
莫把幽栖托物化,更能相对两诗翁。
{5}
楚水东流吊汨罗,九歌声绝泪滂沱。
三千珠羽何时尽,百二山河此日多。
汉室有鼎成重器,商钟萎靡定淫波。
孤臣欲效英雄举,一曲新翻感慨歌。
{6}
忠臣气节馀威存,遗爱何由托自孙。
身外有天皆化石,眼前鹤鸾翼飞腾。
三吴风月千家画,一夕山河百感魂。
独立长亭无限意,不堪回首向秋昏。
{7}
楚泽湘波千里声,高风曾辞吊孤茔。
九歌痛哭三杯酒,一字雄词百炼心。
不见兰台埋玉镜,空馀蕙草化春馨。
可能再遇知音少,独自悲伤泪满襟。
{8}
楚汉兴亡总是非,可怜犹得一朝归。
不辞痛哭无馀恨,更使悲歌发素白。
江上孤鸿声远急,天边匹马泪横飞。
当年意气今谁在,落日荒郊吊斜晖。
七律 端午随吟组诗
方少春
{1}
楚山云雨夜凄迷,梦泽龙江日已西。
三户有人思屈子,六朝无事吊湘溪。
秋霜未改兰芽茁,春露初晞桂萼披。
独倚阑窗寻旧侣,故乡天远路遥知。
{2}
三年作赋楚江头,天下英雄竟风流。
万里乾坤孤岛月,一杯风雨九峰秋。
人亡旧国山河改,泪拼新亭草棘稠。
谁道中书曾见面,长沙无翅笑归舟。
{3}
不堪重忆九江头,又向西川觅楚囚。
一别三年成往事,千忧万恨付东流。
空阶雨落孤灯下,野店鸡鸣五更愁。
独倚篷窗听夜雨,满天风景入新秋。
{4}
湘江春树楚云深,独对残芳泪满襟。
三叠阳关千古恨,九疑秋雨一朝倾。
人家烟火连荒岛,野寺钟声动晓清。
此地欲求自己尽,空馀兰芷半城琴。

{5}
风骚词客到江州,千古风怀抱此愁。
楚国月明人自远,湘山吴夜泪初流。
春波万里浮孤艇,秋雨何年湿敝裘。
莫道长沙无好鼓,一声歌断木兰舟。
{6}
楚王祠庙已荒芜,何况风怀似古愚。
江月暗随人夜尽,岭云寒带雨晴湖。
九疑湘水空流恨,三峡巴蜀尚提菩。
闻道故园桃李遍,不堪春色又归吴。
{7}
风雨萧条万里遥,何人痛哭九秋桥。
楚囚有血苌弘死,宋玉无才孟德韬。
湘水一流孤客泪,荆州三字美人箫。
可怜千古埋香骨,长夜悲歌不自寥。
七律 粽香端午
明月当空 四川 宜宾
五月情真缅慕长,街头巷尾粽飘香。
心凝端午精忠烈,怀念国殇热血慷。
天问一章惊宇甸,离骚千韵励炎黄。
神州大地遗风盛,邀盏屈原共品尝。
《端午》、
文/拙 凡
飞龙在首庆端阳,祭祀祈求布瑞祥。
艾草菖蒲邪魅辟,五红黄酒疫温防。
经纶满腹楚危至,天问离骚汨水亡。
玉粽香甜夫子忆,欢腾大地赛舟忙。
端午观龙舟赛即事
文/陈文展
少时秉性欲争雄,每值端阳起热衷。
竟渡龙舟挥桨急,催征鼙鼓震声聋。
发丝已变如霜白,丹若依然似火红。
呐喊助威嘶力竭,桑榆未晚老顽童。
七绝.粽香华夏
赵金玉(河南)
粽米九州人尽尝,艾香飘满户厢房。
避灾祛祸平常事,知遇离骚意义长。

七律·粽香华夏
文/刘铁华
又是端阳五月天,葫芦艾草两相连。
香囊馥郁轩窗系,彩线缤纷手腕缠。
黍粽盈盘思伟烈,雄黄满盏赋词篇。
汨罗波湧怀诗祖,百代苍桑忆隽贤。
端阳习俗醉香囊
周 末
玲珑体貌透芬芳,沃洒灵奇百姓昌。
贴意童孙施祖辈,琴心女友馈檀郎。
驱邪芝药炫偏艺,除病丹方显所长。
流彩荷包非俗物,端阳习俗醉香囊。
端午诗会
颜素琴(连云港)
青莲端午约金兰,弄月吟风非等闲。
酹酒湖天思屈子,诗声回荡白云间。
悼屈原
颜素琴(连云港)
每至端阳望汨罗,离骚浅唱更长歌。
难忘萧艾当时盛,更惜椒兰没楚波。
端午缅屈子
颜素琴(连云港)
饮恨泪罗江,捐躯报国殇。
离骚忧隐隐,天问愤行行。
浊世清流掩,英名史册藏。
龙舟靖狂浪,百姓酹贤良。
词/曲
水调歌头-情牵端午
查中福
又过端阳节,无不话凄凉。杜鹃啼血,楚水沿岸泪千行。半部离骚传唱,百首龙舟竟渡,擂鼓汨罗江。舞桨乘风浪,抛粽慰忧伤。
谱长卷,齐治国,振朝纲。千秋敬仰,自古贤士史流芳。立志高风长久,伏案疾书永续,直谏世无双。功绩垂青史,一曲对华章。
鹧鸪天·端午抒怀
颜景泉(江苏 连云港)
黍粽频投色可餐,离骚唯有众民欢。
荷包驱瘴千家富,碧水行舟十里观。
山清秀,巨浪宽,花香鸟语卧龙丹。
悬门绿艾添光彩,注酒青蒲洗漱安。

钗头凤•家家过端午
颜景泉(连云港)
菖蒲派,雄黄艾,小舟参赛驱浪摆。
丝线隘,香包派。吉祥端午,热情豪迈。拜!拜!拜!
香包彩,松蒿艾,楚辞高咏离骚爱。
温难耐,电扇介。香囊中药,辟邪驱坏。隘!隘!隘!
谢池春慢· 端午抒怀 ( 张先体)
颜景泉(江苏 连云港)
平生难忘,悬艾叶、香囊旺。云中日奇丽,枝上歌初长。欢乐过重五,朋友来歌唱。夏天炎,风扇畅。月初端午,龙渡人人壮。
正逢五月,驱气味,庭乡放。点缀头风襟,粉饰菖莆抗。思念身前亮,问候心头藏。香荷袋,中药创。细尝角黍,不吃荤腥酱。
捣练子•端午颂
颜景泉(江苏 连云港)
流汩汩,滚湘浪,下水龙舟喜气洋。文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王。
水调歌头一一赛龙舟
王楚雄
角黍投江祭,江上赛龙舟。灵均忠义人敬,千代盛名留。艾草迎门悬挂,蒲剑当庭斜插。静静望洪流。令炮此时响,挥桨夺头筹。
击铜鼓,冲浊浪,态势优。皆如脱兔,靓仔舞棹动狮喉。堤畔旌旗招展,水面蛟龙争斗,胜者笑倾瓯。举酒抡拳吼,豪气贯神州。
西江月·端午抒怀(新韵)
曹建成
碧水龙舟争渡,野田糯粽飘香。户旁插艾饮雄黄,儿女佩囊驱恙。
效法爱国思想,学习忠孝文章。勤劳努力振家邦,岂怕风雷激荡?
忆秦娥·端午祭
杨景春
一腾跃,百般愁恨谁知觉?谁知觉?三千江山,十万城郭。
年来上下空求索,丹心照水无相托。无相托,汩罗故事,浅盏深酌。
鹧鸪天·端午抒怀(新韵)
曹建成
万个龙舟竞水泱,千村锣鼓震湖湘。屈公取义千年烈,民众追思万载长。
悲楚地,励炎黄,爱国思想永弘扬。人民选举经纶手,天下英雄莫跳江。
沁园春·粽香华夏 (通韵/苏轼体)
文/刘铁华
无限风光,美哉华夏,五月端阳。赏街衢陌巷,艾株传馥;村郊庄寨,粽味飘香。口号惊天,群情动地,竞渡龙舟正启航。争锋罢,伴流波碧漾,畅饮雄黄。
天中思绪尤长。阅远史、何曾忘楚殇!忆左徒遭遇,忌贤靳尚;大夫蒙辱,傲愎怀王。独醒独清,皆浊皆醉,漫漫征途风雨狂。苦求索,创离骚传世,万古留芳。
玉梅令·粽香华夏(姜夔体/词林正韵)
文/罗成庚
乡村屋舍。艾草门前挂。民间俗、竞舟齐划。
比赛来纪念,爱国汨罗魂,投粽子、汨罗别话。
雄黄白酒,来把房周洒。吟诗赋、挽联特写。
饱墨惊天地,颂赞屈原君,端午祭、粽香华夏。
西江月~粽香华夏(词林正韵)
文/酒舞至尊
六月龙舟竞度,三湘紫陌繁花。檐间菖艾佑千家,端午粽香华夏。
一卷离骚作古,传承溢满中华。汨罗碧水沐朝霞,情寄江山如画。

浣溪沙-端午
陈希云
大地时来焕锦装,人间五月麦新黄,碧衣米粽万家香。
屈子三迁萦故国,汨罗九曲绕清湘,精光流韵楚天长。
点绛唇•端午抒怀(冯延已体)
文/孔繁恩(山西.灵石)
艾草香凝,龙舟前面迎风尚。意何思想。情已随波浪。
乐奏歌传,诗诵君心爽。词赋向。襟怀同享。笑语言方广。
〔双调•水仙子〕端午吟
黄继江
蒲菖艾草过端阳,柳岸芙蓉角黍香。龙舟竞渡湘江上。齐心摇木桨,咏离骚祭忠良。九歌唱,士断肠,屈子流芳。
现代诗
庆端阳
笔墨
艾叶飘香
端午将至
在这个炎炎夏日
万物复苏的季节
迎来了粽叶飘香
艾草青青的好日子
粽叶飘香艾草芳
糯米香甜情意绵
赛龙舟 闹双城
欢声笑语迎端阳
风轻盈 祥瑞到
幸福生活万年长
箬叶香 包金粽
浓浓的青香溢醉心房
风柔雨润花好月圆
锣鼓喧天 喜气洋洋
炫彩的秧歌扭起来
激动的心情唱出来
幸福的生活舞起来
愿我华夏繁荣昌盛
国泰民安

又闻粽子香
湖北 蓝天风
又到了端午节
又闻家家粽子香
老师和家长
又把屈原故事开讲
面临国破家亡
屈原悲愤投江
这个爱国故事
华夏两千年传扬
如今过端午节
遍及全国各地方
都放一天假
纪念屈原壮举投江
品尝粽子馨香
屈原精神不忘
这类经典故事
华夏要永远传扬

西陬山诗词文学社微刊组织机构
顾 问 : 曹艳玲 陶兴亚 徐正然
张万路 王海棠 孟宪康
张兴军 李成东 顾丛林
社 长 时明生
副 社 长 陈守邦
常务副社长 颜景泉
名 誉 社 长 刘同保 倪传德 古长银
主 审 孟宪康 陈守邦
编 委 黄宝昌 刘玉斌
汪勤文 薛有毅
吴凤余 孟宪英
执行主编 颜景泉
本期制作: 颜景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