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满囤粮满仓,粮农两眼泪汪汪
宗玉成 丁荣喜
小海镇新圩村种粮大户吴开贵反映:受种粮成本上涨、生产风险较高、价格走低等因素影响,农户种粮收益有所降低,影响种粮信心。
一、小海镇有近九成受访户反映种粮成本高
87.8%的受访户认为当前粮食种植成本较高,推动粮食种植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化肥价格(38.1%)、人工费用(39.4%)、土地租金(15.1%)、农药价格(25.6%)、种子价格(28.6%)。(具体案例,如:北虹村种粮大户朱兴荣反映,由于化肥农药等农资、人工、机械成本及地租费用不断上涨,粮食生产已处于高成本阶段,去年水稻每亩种植成本为1300元,较2021年增加140元,较2020年增加近200元。今年夏粮每亩实际成本1350元,按亩产1180斤计算,单价1.2元/斤,亩效益为:66元。朱兴荣说:去年秋播期间,化肥价格处于高位,因此成本居高不下。
二、粮食生产风险高,受天气、病虫害等因素影响大
近年来气象条件复杂,开春后的倒春寒、秋季的高温干旱及台风天气以及粮食收获期间的阴雨天气对粮食产量均有较大影响,尽管前期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但仍无法完全规避。(如:海居康达青反映,2022年本地区遭受长达41天的持续性高温天气, 强度大、范围广,降水少,部分地区失墒严重,对粮食产量造成一定影响,同时还带来额外的抗旱成本,进一步减少了种粮收益。去年该户种植86亩夏玉米,由于高温杀雄,亩产只有289斤。秋粮亏本7.6万元。)
三、价格走低影响种粮收益
仅有20.7%的受访户认为当前种植粮食作物收益较高,25.1%认为效益一般,54.2%认为较低。(北虹村种粮大户董彩权说:小麦和水稻的实际生产成本分别达0.98和1.23/斤,而其商品粮的售价分别是1.25元和1.33元/斤,正常年份风调雨顺免强能够微利,遇上自然灾害就难免不亏本了)
……
四、基层期盼
一是适当上调最低收购价,充分发挥价格指导作用,稳定种粮预期,托底保障农民种粮收益。二是建立种粮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在常规补贴基础上,每年根据当季粮食生产情况、成本变动趋势、市场行情等,经综合评估,动态调整部分种粮补贴项目,以抵御各类风险波动带来的损失。三三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督,特别在春耕、秋播期间对农资购进、销售、运输和库存变动情况进行监测,畅通农资价格、质量投诉举报渠道,严禁囤积居奇,哄抬价格。四是开辟粮食期货贸易,实现适度规模订单生产,让农企、合作社和粮食生产优质商品粮基地,能够真正享受优质优价的待遇。
2023.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