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 乡
——抒情散文
一九八一年十月份,通过村、乡、县层层把关筛选,我终于拿到了一张盼望已久的入伍通知书。说实话,从拿到入伍通知书的那一刻起,连续几夜我都激动的难以入眠。入伍通知书更是每天都随身携带,就连晚上睡觉也要小心翼翼地放在枕头底下,如获至宝,生怕一不小心就不翼而飞了。
当时那年我刚刚十七岁,将要入伍的部队是北京卫戍区。北京那可是祖国的首都,是全国人民羡慕、敬仰的地方,那里有天安门、故宫、长城和颐和园等名胜古迹,想起来心里就美滋滋的。那时我的心里已经插上了翅膀,恨不得一下子就飞到北京去。
很快接到乡武装部两天后到县政府招兵办参军报到的通知,记得那天一大早,村里派出仅有的一辆拖拉机,把我们一起入伍的三个人送到了县城。到县城当天,县招兵办组织我们全县入伍的新战士在县电影院观看了一场电影,电影名字由于时隔多年我实在记不清了。看完电影吃罢饭,集体登上大轿子车奔向济南,再坐火车去北京。
在火车开动的那一刻,我的心里酸酸的,眼睛也湿润了。一是我要离开我生长的故土,二是要奔向新的征程。战友们也和我一样恋恋不舍又激动万分。随着绿皮火车的汽笛声响起,车轮飞快的驶向我梦寐以求的北京。
到北京后我被分配到北京卫戍区51109部队,和战友们同吃、同住、同训练、同学习。时间过的飞快,转眼间新兵连两个月已过,部队给我们配发了新领章和帽徽,手捧着我从小就羡慕的闪闪红星,今天终于变成现实,我和战友们激动万分。当天我就请假到照相馆照了一张穿着军装的照片。
一九八三年三月,我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政治思想上有了一个重大飞跃。入伍后离开家乡的第六个年头,那一年中央军委决定裁军一百万,我被安置在当地武装部工作,转为北京户口。我的内心又一次受到强大的震撼,从此我成为一名北京人啦,幸福、骄傲、自豪无以言表,我暗下决心今后要为北京建设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八六年的春节就要来临了,我决定回家探亲,回去看看我阔别多年的家乡和我日夜想念的父老乡亲,这是我背井离乡后第一次回家探亲。于是我请示领导同意后,买了一张回山东的车票,次日穿着一身崭新的军装登上了开往济南的火车。我坐上火车,望着窗外,心情是那样的激动,心里还不时的埋怨火车司机怎么开的这样慢。火车开了整整一宿,终于到达济南站,又匆匆换上长途汽车,马不停蹄的来到我当年入伍的县城。
到县城长途站后,接我的家人已早早等在那里,我安排了一定时间,从我平时积攒的津贴费中拿出一部分钱,到县百货大楼买了一台十四寸的黑白电视机,实现了我的心愿,献上了我对父母的孝心。从此我们家有了第一台家电。由于回家心切,在县城里稍作逗留就匆匆而回。
在回家的路上,二十分钟的路程却显得格外漫长,一路颠簸终于到了我久违的家乡。家人们见到我又搂又抱,母亲见到我时热泪盈眶,我紧紧地拉着母亲的手,操着很不标准的普通话说:娘,我回来了,这些年在部队,没有辜负您对我的期望,儿子在部队入了党,落户在北京,有了体面的工作,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还有了女朋友。母亲听说我有女朋友,睁大眼睛猛地拍打了我一下说:臭小子,你怎么不早点儿说,娘还四处张罗给你介绍对象呢,女朋友是哪里人?做什么工作的?问了我一大串问题,我都一一作答。娘说下次回家一定要把女朋友带回来,看看咱们的“穷家”。我诚恳的连连点头答应着。娘眼含热泪说:孩子有出息,没有白疼你,你给咱家争了光,你给家乡添了彩。
一旁的父亲说:坐了一天的车又累又饿,先坐下来一边吃饭一边再聊。我定神一看,饭桌上一桌子饭菜都是我从小爱吃的家乡味道,亲情再次打动了我,一边吃一边哽咽着说:这些年我在外工作,也没为家里做些什么事情,真是难为你们了。席间,家人们问长问短,我声情并茂的向他们讲述了我在部队这几年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取得的各项成绩,他们个个称赞我是好样的。
连续几天我走亲访友,到处转转,寻找我童年的足迹,看看我童年抓过鱼的小河沟,曾经爬上爬下的大柳树,还有捉过迷藏的场院,家乡的一草一木,每一个玩耍的地方,都感到十分亲切,让我记忆犹新,流连忘返。
转眼探亲假假期已到,我依依不舍的坐上了返京的车,全家老小、乡亲们把我送到村口,语重心长、万般叮咛,此时此刻的我默默地祝福他们幸福安康,祝福家乡前景越来越美好,在不远的将来我还会重返故里,再相约家乡!
作者:肖金锋
2023年6月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