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端午》
赵秀萍
端午是母亲手中煮过的棕叶
是放在母亲心头好久的米粒
是母亲精心挑选的红枣
是街门上挂起的艾草
是母亲盼儿归的意境
是用线串起的思念
是糯米蒸熟后久远醇香
是红枣在冶炼中渗出的糖汁
是一盘盘枣米混合后的佳品
是一张张棕叶变换出的精良
是母亲捻成的红渑
是母亲轻轻呷下的
那囗自酿的米酒
一
母亲将自己写进端午里
村后的芦苇地
是母亲产棕叶的地方
烈日下
母亲的手在芦苇间挥舞
挂在肩上的布袋子
被汗水浸湿时
收获总是满满当当
二
过完清明
母亲就在攒端午买米的钱
毛角硬币
最后母亲还是拿几枚鸡蛋
换够了买米的钱
一粒粒米能看见母亲眼里的光
光的背后
是我们等待的眼眸
三
皱巴巴的红枣
是母亲存储最久的
五月母亲幵箱拎出不多的枣
仔细清洗着
然后浸入热水中
待枣的身子变圆实了
母亲的笑容也就延伸到了黑夜
四
棕叶 糯米 红枣 白糖
一个个粽子像母亲希望中的孩子
从母亲手中诞生
点火 烧水 煮棕子
母亲坐在灶台前
灶火将母亲的半个身子映红
锅中咕噜翻滚的棕子
是母亲生活的交响曲
五
一层米一层枣
撒一层白糖
母亲把一年的甜蜜都铺在了糯米上
米糕 棕子
棕子 米糕母亲总是做两样
棕子包住
母亲在这一年里的希翼
米糕蒸出
这一年里母亲所有的甜蜜
门囗高悬的艾草
是母亲祈福我们健康平安
只是母亲总把自己
遗忘在端午里
作者简介: 赵秀萍,祖籍甘肃张掖,生在黑河畔长在小闹市,喜欢阅读闲暇工余,徜徉文海体会文字给的愉悦,小有创作发表于地方报纸刊物,有过大志获过小奖,只想寻心中一方净土与文字为伴。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