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进入五星级国际化学校一一西江英华学校的老师都要经过半个月的“洗脑”。
所谓“洗脑”,就是建立新的教育观念,以面对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及来自各地不同的学生群体。
2000年8月,李启振已经在西江市外国语学校洗了一次,那是因为从公立学校来到私立学校必过的一个关。教师的观念未转变,是难以适应新的局面的。因为开学前走向了国有民办荡海中学,所以未曾体会到真正私立学校的教学。
英华学校“洗脑”的主要内容是国外的教育方式。听专家讲座,看素质教育的书,如“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华德福教育”等等,还有就是看录像。
这些录像都是国外的教育实录,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的课堂教学以及各种学生捣乱事故的处理。
老师们看了不少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教育片,片上所放的都应该是一些问题学生,他们嘈杂的纪律,学生乐与老师争斗。总之这些片都是老师怎样和这些问题学生斗智斗勇的场景。
看了这些片,李启振只感觉国外的课堂怎么这么乱,这些孩子这么啦!很幸运自己活在中国,在以往的十多年教学生涯,总还算未遇到如些不堪的学校学生。
在学习之际,也分组讨论,谈体会。当然同小组的老师也互相会聊聊自己来自那里,有什么想法。
李启振觉得既来之,则安之。到时候认真做就行了,见招拆招。因为李启振没有回头路的想法,像一头犟牛。他时常想起鲁迅所说:“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跨世纪的年代,许多在公立学校的老师,一般来说,都是重视升学率,在全面发展方面要不够重视一些。另外观念上也有所不同,尽管能辞职来私立的老师都是有个性有能力的,否则这个铁饭碗谁也不愿意砸掉。如果没有一定的能力,你愿意砸掉铁饭碗,恐怕私立学校也不一定要你。私立学校的老板也深知这一点。至少辞职来私立的原因除了待遇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些老师也大多不满意原来学校的管理,当然也不排除其他原因,诸如不满足在山区或落后地区的闭塞,通过到大都市私立学校立足,融入大都市,开启逐光之路。
但私立毕竟是私立!首先他们的学生来源大多也是不愿意应试教育的,他们大多也不愿意吃苦,不停的做题。家长也一样,不愿意孩子吃苦,因为他们的腰包都是鼓鼓的。由此也往往小时候骄纵了孩子。许多学生逆反心理很强,对当地的教育失望。同样当地的教育也对这些孩子失望。所以封闭式的学校成了他们的首选。
然而一群这样的孩子给这些刚从公立学校过来的老师来教,还是不放心的。因为在公立学校里,顽皮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假如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很难缠,任凭你是孙悟空转世,也经不起几下折腾。所以这半个月的“洗脑”绝对重要。
这些感受李启振培训时并没有感受到,但学生开学一周,就会让老师彻底的置身培训的影视内容之中,让老师们五味杂陈,也让老师们各显神通。或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或躺平以后笑嘻嘻;或见招拆招,周旋到底。
这是后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