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恩师德的故事
金 矿
有一个阶段,每位老师都学习苏联凯诺夫母爱教育法,要求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所以那个时代的老师都特别敬业。有一位女教师一辈子教了无数学生,她的尽职应该是教师中很优秀的,好多同学在接受教育时都曾说她不是母亲胜过母亲,还有一些学生离开时都是含泪而去,有好多届同学还记下她生日是哪一天,都说等老师六十大寿那一天热闹热闹,当然她也记下好多印象很深的学生姓名。
终于到过六十岁生日这一天,这位女教师不觉有一点超然兴奋。虽然儿女都远在他乡异地,只有她坚守这座城市,她相信这一天自己一定不会寂寞,有很多学生一定会记住这一天,但她心里也没有谱,究竟会有多少客人光临。因为她还了解有好多很优秀的同学,眼下都从事很高尚而又理想的职业,都成了社会成功人士,她每每听到一个熟悉同学有成就时,都曾为这些同学暗自祝贺,自己也感到由衷自豪,因为在这些学生成功道路上有她曾洒下的汗水,这些艳丽花朵她这园丁曾经辛勤浇灌和培育过。
然而也就是这一天,这位女教师从早等到中,从中等到晚,却没有一位学生到她门上来访。直到晚间电视连续剧都播完,好多人家窗口都熄灯,她好失落地正准备上床休息时,一阵清脆的敲门声才给了她一丝惊喜。她把门开了,门前站着一个中年汉子却让她感到特别陌生,尽管这中年汉子很亲切地称她为老师,而她怎么也想起来,是哪一年教过的学生,真怀疑是一名农民工为了求职在登门同她打招呼。
这位中年汉子确实是女老师的学生,是老师所教班级成绩最差的学生,老师几乎几十年来从来没有想到过他,曾很讨厌过这位同学,你怎么这么笨,简单问题都答不上来,考试成绩差拖全班后腿。哎,老师还真一时想不起来,这学生在门口站了一会,老师还是很激动,把这位学生迎到家里坐。
这个学生进入老师家,一个劲地说实在对不起老师,说害怕把老师生日这一天给忘记,用笔写在墙上挂了多年的年画上,他告诉老师自己是城市近郊从事卖肉的个体户,等晚市生意做完才抽出身来,没有想到到老师门上已经很晚了。请老师原谅他。
这位同学随即把带来一盒好大的生日蛋糕打开,把六十支小蜡烛都点燃,开始向老师敬拜。然而这位老师不知是激动还是感动,流着泪水,嘴里喃喃地叽咕着,他们也许都没有时间。
这时这位学生领会了,开始编起美丽的谎言:啊,老师请您不必在意,今天确实有那么多同学都来不了,张三同学因为突然出差到外地,李四同学因为加晚班工作脱不了身,王五同学因为要去看望上大学的孩子,还有某某当官的正在开会,某某有家人住院等等,他一口气说出十几个同学名字,这些详实资料确实令老师可信。这个同学从衣袋掏出一大叠钞票,说这是大家凑数请他带给老师的生日礼金,说这是大家都约好请我代礼,盛情难却,说反正我没有公务,有的是时间,说大家都想着您呢。
这时学生从老师一本毕业相册里指着其中一张,张三李四一一指认着。在学生的打趣下,老师终于提起精神,师生两人很尽情谈到深夜,学生要老师保重身体,祝福老师晚年幸福,尽管他们没有多少共同语言,气氛还算热烈。学生离开老师家时,老师真是依依不舍,在窗口目送学生骑着自行车离去,她从内心对这班学生表示感激。
这故事还有它的曲折性,真正让这位老师感动的还是第二天,中午老师门上来了两位陌生女性,是有点不太整洁的乡村妇女。她们说出两个学生的名字,也是第一天晚上那学生所指的一个班级学生,说这两个学生都是五年前同一病室病友,曾提到五年后老师生日,不过学生都一前一后去世了,他们在生前都有所交代,请两位遗孀务必要完成这一遗愿。也许是遥远吧,她们第二天才相约赶到这座城市,请求老师原谅。老师是既后悔而又感动,自己智商怎么就这么低,听信第一天晚上那位学生的“忽悠”,感动的是这两学生临去世还耿耿于怀老师的恩德。
这两次来访的学生和学生的遗孀,都是老师所意想不到的,一个特别不优秀的同学还铭记着她,编出一套美丽谎言“欺骗”她,还很慷慨送来一大叠钞票礼金,这可都是辛苦钱,我就怎么心安理得接受呢,那两个学生在告别人生时还记住师德就更难得能可贵了。
这三个学生,其实都被老师忘却了,因为他们都不是社会名流。哎,那些目前在社会还有很多光彩的学生群,也许这些人从职太匆忙,也许这些人还有好多比感恩师德的人情和人际需要交往,把她这老太婆给忘怀了,这也是入情入理的事。何况一个成功人士该有几十位老师从他们身边走过,学生还能一一都记怀那么多老师吗?再说老师也只是一种社会分工的职业,只是一种应尽的服务,也不应该去刻意索取学生这份报答。
这位老师此时方才感到自己太自私,想法有点可笑、也有点迂腐。她在抱怨自己,哎,六十岁了,头脑怎么还像一个小孩子。不过茫茫人海中还有一些个别不起眼的傻学生记得我,我做这老师的已经够满足和欣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