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本豪老师在他的散文《谁是太阳》中有句经典的语句,“仅仅一次,偶尔把个‘我’字忘在了一瞬间的屋子里,却是那般的难受。‘忘我’真的是太难了。谁能‘忘我’,他就是一颗太阳!”这段语句太精彩啦!
向大家推荐阅读陈本豪老师的新作《谁是太阳》。

人生就像一片深邃而神秘的天空,忽晴,忽雨,忽风,忽云,还有那回头的龙卷风,天知道它几时会来。
那天忙中偷闲,一个人呆坐在家里想写点东西,写着写着,一不小心却把个“我”字给忘了,真令人哭笑不得,烦起来便满屋子里转悠,穷极中搜寻起“我”字来。
谁能“忘我”?古今能有几人?于是,有些人便选择出家,只图修个六根清净,走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相传达摩祖师一苇渡江,据说他在修炼坐禅时,猛虎伏身而不为所动,真正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不知这该不该信?
古今多少大人物,直至帝王将相,不但生前不能“忘我”,连死后也怕被人“忘我”,于是倾力著书立册,修墓树碑。曾经也有不少人,为了一个“我”字而扭曲变形,面对亲情与友情而挥剑洒血,被金钱与利益所俘虏而丧心病狂,面对道德与法律而不惜涉身犯险,在一双血红的眼睛里,尽闪现着“我”的影像,结果总是机关算尽,反丢了卿卿性命。
有些老人,在夕阳行将落土的日子,在寂寞与悲哀中也难“忘我”。一想起世界上即将没有了“我”,便惶恐不安,结果大多数都忧郁而亡,死后还留给世间一张难以安静的脸。
去年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更是点出了一大手笔,近年来,江淮那边竟刮起一阵修墓风,小小的一座坟山,就耗去国资民血近亿元。更有甚者是修活人墓,三十多岁就开始修筑万年屋,竟花消数百万元为自己修造一座豪华的墓,这怎了得!一个“我”字,竟似泰山般沉重,它沉重地压着人的心,也压着人的灵魂。
世上真的无人可抵达“忘我”之境吗?不妨你用心去听听!
曾经为了兰考而呕心沥血的焦裕禄 ,把生命与灵魂撒播在西藏高原的孔繁森……一段段感人的故事,像九天高悬的一轮红日,暖透了人的心。可叹的是,这样的人毕竟太少了。
究竟是谁在创作文字伊始,把“我”字列为第一人称,从而害了苍天之下那么多的人。
人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其实,做人最难的则难在“忘我”。
仅仅一次,偶尔把个“我”字忘在了一瞬间的屋子里,却是那般的难受。“忘我”真的是太难了。
谁能“忘我”,他就是一颗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