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的朋友,留步!暂坐喝茶,谢谢阅读,欢迎关注,留言🌹🌹🌹

三十一
双亭的北边是长廊,逶迤东西,还有一架紫藤。它们的前面是花木,杂错无序,却美。
初始,一片野草,最多是狗尾草,虽不可赏,偏繁生无忌。刚刚除掉,一场雨,遍地又绿,看看,还是狗尾,草叶挂露,只几天功夫,毛毛穗就茸茸一片,在风中起伏。真正是刈草不及雨,再生草齐齐,现在想来,意趣盎然。
还有一些小东西,开些小花,各种颜色,小到不能再小,照样在雨后的风中笑咪咪地跳。
丁香树冠随风见长,越来越大,树荫遮住的地方,狗尾草没了踪影。丁香花就开了。
几株开白花,几株开紫花,全开在枝头。采几支拿在手中,几只小蜂会紧跟着你飞。花粉白相间,不仅好看,而且香。大半个春天里,都笑容颤颤,好似佳人在侧,月夜添香,盈盈于室,馨馨在心。
玉兰只有一棵,反倒醒目,春风中花开枝上,翩然欲飞,像一群白鸽,接着就长出紫红色的叶芽,叶子大了,花瓣就一片一片落下来,满棵树都换了颜色。
花架在玉兰树后,一株紫藤顺树攀上架顶,缠结扭曲一起,在上面疯长。何时开的花已经记不得了,紫中带蓝,一嘟噜一嘟噜的,很象豌豆花的样子。
如果有清脆的鸟叫,找不到鸟的影子,那一定是在紫藤架上。鸽子不去那里,麻雀去,呼啦一群,落进藤蔓里,又哗地飞走,蹬掉的花落在廊间,一片蓝。
北侧和碑廊相接的地方,有一棵梨树。也是先开花,和丁香一样白,如玉。还没走到树下,就想起一些关于梨花的诗,“梨花淡白柳深青”,抬头看梨花,回首看柳,不禁就进入一种意境。
还植了海棠,就是因为易安居士的海棠诗,印象太深。“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花是红的,藏在叶间,原以为李清照写的是叶茂花落时,现在看看,是说花朵瘦小,不渲染,恍若有悟。
看海棠,会幻想红楼故事。海棠诗社一帮人,打打闹闹,成立海棠诗社,湘云写“种得蓝田玉一盆”,觉得有些离谱,黛玉咏的也是那株白海棠。为了咏那海棠,探春还发了宣言:说要“宴集诗人于凤庭月榭,醉飞吟盏于帘杏溪桃”,读读,实在绕口,不喜欢。
倒是那群水样女子,让人不忘,春夜走在园中,恍然环佩之声,嬉笑来去。梦园海棠花虽小,却使我钟情。真正惬意的诗,还是苏轼的:只恐夜深花落去,嫣然一笑竹篱间,才子情怀,标格都雅,亦合梦园景致,合我心意。
(昨夜写至泰半,浑浑睡去,竟有一队女子,翩然来仪,仿佛老宅门口,呵之乃逝!)
碑廊无碑,只有鸽子常在廊下交谈,汝汝侬侬,情切意绵。走近它们时,鸽子会避让一边,或者举翅轻轻一跳,落在旁边的座凳上,让我心生怜爱。鸽子色杂,或白或灰或蓝,必成双对,廊边竹影晃晃,鸽子可爱之极。若躬身捧起一只来,另一只会围在身边叫,它们是恋中伴侣,不忍分开。
树疯长起来,会扫到廊檐,秋风生金时,坐在廊下,看雨打红叶,檐水成线,往往就意悱心惜,忘记雨湿衣裳。
就想,秋来生凉意,人生多感伤,若临此情此景,应该荡然消尽,不复恻徊也!
2009.8于涧尾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