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端午,赞美词正在坍塌,溃散。只留岸上鼓声,传递你的心跳、呼吸和呐喊。
2
3
五月酿出的苦,你注定要尝。五月结出的果,注定是一剂良药。 一寸寸迎风的竹节,任雨洗刷,任风撕扯。回荡苍穹的叩问,从来没有停止过。
4
山裂是石,石碎是砂,究竟哪一粒,才是你情天恨海凝成的血?谁,才有资格触摸你的肌肤、声音和站立在露珠上的魂魄?
6
龙舟竟发时,一代诗人将踏苇而来,带着山崩地裂的疼。 我愿逆水而行,向你靠近。在这千古绝唱里,与你对话九霄。

聂秀霞,宁夏隆德人,现居银川。有诗歌,散文,小说等先后发表于《朔方》《六盘人家》等报刊杂志。作品多次获奖,并入选多部散文诗年选。出版诗集《雪之魂》《灵之鸽》,散文诗集《一束光》。中国散文诗研究中心会员,宁夏作家协会会员。

一
故乡,灵魂最安静的一处水泽,我将收纳所有的记忆,来平复我所有的思念。用麻绳一样细长的故事,拽过我的半世青黄。 记忆里,时光与你都很甜,秋风划过苍穹,我在风声中思故乡,将尘封千年的声音,在一缕微光中轻轻唤醒。只是夜依然守口如瓶,保护着那段青涩沸腾过时光。 在百年的老榆树下,来与你相告,曾经,那月白风清时不经意的一瞥,是有念还是无念? 二
风将那片雪拉开一道深长的壕沟,那些横卧在壕沟忧郁的云朵,像时光里放牧人拾捡的贝壳。
风吹走了曾经的黑发,留下了白头。吹干了老榆树的皮肤,留下纵横交错的皱纹。那些曾经强健有力的血肉之躯,只留下一把干枯的老骨头。
黄土松软,招摇过满世的脚印,这里,曾经感受过的慢时光,岁月已打磨的沧桑不堪。每一棵健康的树,都在孤独地指向苍穹。
炊烟薄瘦,风声在生锈的烟囱里呻吟,炷台里的火苗,在夕阳里凋零,吐着陈旧的呛味儿。
三
很多年前,父亲用干裂的双手,盘起的老土炕已支离破碎,老屋的门槛上裸露着苍老的刀痕,只有这些泛黄的老照片,守着一屋的旧时光。
黄色的墙壁已落满灰尘,锈蚀的窗,破旧的门,我记得我曾坐在你的肩头,度过每一个宁静的黄昏生长。
我漠然的注视着,老屋静静的伫立着,与我相视而无语。房前屋后的蒿草,总在夜晚来临时,借着月光和星光袅袅娜娜,仿佛在说着彼此的孤独和想念。
坐在老屋里,依着老屋的所有,感觉有些恍若隔世,两行清泪无处安放。跨过沉睡的夫门,回望,这里守护了一个又一的童话,而我—是不是归宿的守望者?
四
太阳直直照着残瓦断臂,老院墙的裂缝里,拥挤出密密麻麻的虫蚁。饱满的风一再劈开裂缝,渗透进来,在这里,时光是不是停留的太久太久,寻不回残留的温度。 天空冰冷,炊烟跌进黄昏,穷极一生的乡愁,—幕一幕撩人耳目。三秋已过,池塘边长出的出,肩头倚满荒草。我在时光之外漫步,暮云生满风景。风掀着白云行走,提着时光的刀,穿过一草一本,在消瘦的黑夜里呻吟,贴近故乡的心脏,隐痛听见故乡虚弱不堪的气息声。 光阴的脚步,在夜以继日的反复中来来去去,那些搁置在心里,重重叠加的段落,还在独自生长着明媚。借异乡的一缕风,轻轻拂袖,将这一笔一笔的故事藏匿。
五
一窗风,一帘雨,八百里深秋,九万里的思念, 云雾一般缠绕。追着尘封的日子,穿过时光的缝隙,深巷里的老墙,泛着黄晕,像针刺着每一个神经和心灵,隐忍的痛,牵念晕染着这个季节的眉稍。
他乡纵有千轮月,怎及故乡一盏灯。风翻山越岭,从身边经过,围在房前屋后,画下忧伤的符号。岁月如故,童年镶嵌在废弃的时光里。故乡,成了岁月中的牢笼,被套上子枷锁,渐失风采。
故乡的每一处景色,都能翟疼我柔弱的情怀。迟暮的晚霞,点燃出心头一副画,我像画里走出的路人,频频回眸,缓缓飘飞的落叶,点燃这深秋最相思的色泽,来温暖坠在我灵魂里故乡!
杨彩虹,女,网名紫枫梦蝶。70后,宁夏西吉人,现居红寺堡。作品刊于《大观》《中原石油报》《宁夏日报》《吴忠日报》《石嘴山日报》《中卫日报》《塞上散文诗》《零度诗刊》《大西北诗人》《散文诗年鉴》《巴音河》《葫芦河》《贺兰》等报刊。曾获“中国枣都诗人年度人物”二等奖、宁夏散文诗征文二等奖。中国诗歌协会会员,宁夏作家协会会员。

本期审校:尤屹峰 李成山
本期设计:羽 洁
投稿邮箱:37925433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