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永康路又火起来了
文/旖旎
前几天,开元街永康路,是冷冷清清,游人寥寥无几。可是,近两天仿佛变得淄博烧烤地、成都大街那个旺的样子,满街都是人气,挨挨挤挤,人声鼎沸。一位住在永康路的老街坊说,这是永康路自从开市以来,尤其是疫情过后,又一次再现游人流量的高潮。
昨天,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散步时忍不住地拐进永康北路看看,感受街里烟火味带给抚人心的热闹。这个时候的永康北路,从里街到外街都坐满不少家庭圈和青少年。看这个情景大都是一些参加完高考的家庭和高考生,到这里来庆贺完考,释放压力,享受美味。
是啊!高考刚刚结束,应该好好地解放自己,犒劳自己。都说高中的三年很累也很苦。如同一口火锅里面,有辣的、甜的、酸的、咸的……每一种都有不一样的滋味。但是在父母的寄托和自己的心中,都藏着一个大学梦。
诚恳的说,如果考不上大学,还不如不读高中。说这话的人没有病。回想一下,读高中那三年里,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在校时间比在家里的时间都长;在教室里大堆的科目让人坐立不安;有做不完的试题卷、练习册;有不断的单词、诗歌、文言文要入脑心。到最后一个学期,就是时间与时光的赛跑,稍有点不上心,就成了龟兔赛跑的下场。
如果是说不经历这些,就无法体会到高中的滋味,那样的人生也会不完美,所以高中的三年,是实打实的“铁棒磨成针”的成长格局。
常言道:孩子,永远是父母的最爱。要知道,孩子高中三年,拼博的是高考,目的却是实现大学梦。
在高考准备的二十个日日夜夜里,孩子们非常紧张的复习状态,也让父母们承受着生活压力。有的父母们怕给孩子们增加压力,在家里尽量不大声说话,走路做事也轻手轻脚;孩子们也怕给父母们增加压力,摸底考试无论是成绩如何都回答说:“还不错”;睡得再少也要在父母们的面前,表现为“很精神”。甚至有的父母们担心影响孩子们的复习,炒菜做饭都跑回娘家操作,无声地增加了紧张的程度……
可以想像的到,高考的压力就像一把双刃剑,总是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在不确定间变幻莫测。真的是父母辛苦,孩子也辛苦啊!
我想“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劝学语,给我们这个国的多少父母和孩子们,袋上了智慧的紧箍咒?
我漫不经心地走路在永康北路,眼花缭乱,嘈嘈杂杂,时不时隐隐听见只言片语的画外音——
“妈,我想吃小龙虾、扇贝和烤肉串。”
“女儿,你想吃啥就随心点,爸妈都听你的。”
“老爸,老妈怎么还没来呀,菜都上齐了?”
“儿子别急,你妈去前面买你爱吃的生煎饺子,就快了!”
“爸,妈,你们也吃嘛,别老看着我吃?”
“哥,妈妈说你高考都瘦了,今晚让你痛快地吃个饱!”
“我们终于熬到高考结束了,来吧!一起祝拿得高分,鲤鱼跳龙门,金榜题名。”
此时的永康北路之夜,可见散发出的欢乐气氛,人声轻语带着喜悦的音符,充满浓浓关爱的腔调,让人顿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谱曲成一首未来希望之歌,令人感慨万分,就永康北路的夜空之上的银河星系,都情不自禁地为高考生敞开了灿烂的星光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