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陈继业(建新),笔名:雨巷(藍調),双子座。
浙江省杭州市人,现居杭州市。
1969届 杭州开元中学(6607班)毕业。
1983级 浙江电大经济类管理专业毕业。
长期从事外贸专业工作,曾担任多家省级外贸公司中层干部。
现任《雨巷文学》社长,认证编辑;
《杭州鲁迅读书会》会长,认证编辑;
英国《英国文学》签约作家;
杭州市西湖区作家协会会员。

凌晨
凌晨
作者:雨巷(藍調)- 杭州
凌晨醒来,书本凌乱叠放在床柜、枕边,床灯却亮着。
我这才知道昨夜累了,看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风扇转着,夜深了,风吹来感觉到了凉意,也就随手关了它。
窗外,时辰正是黎明前,一片黑暗里有点点星辰,偶尔有汽车在邻近的道上开过,传来一、二声轻微的声响。
天上,没有了月亮,大地混沌了起来。从窗台上望过去,只有零落的高楼大厦呲牙咧嘴地笑着,赶不走他的魅影。
我忽然想起了昨夜在《杭州鲁迅读书会》专栏里推出的鲁迅小说《孔乙己》。他用手走出酒店的悲惨情景,再次血淋淋地萦绕在我眼前。重读《孔乙己》使我意识到:鲁迅的笔触至今仍然影响着100年后的中国,心情有点沉重起来。你看,那成千上万的大学生被制造出来,有限的饭碗🥣被挤兑,使那些年龄偏大的学姐、学哥们情以何堪?
现在大学生的学识、见解远不如以前,仅仅是个时代的的半成品,在社会上当劳动力使用,一般情况下与普通打工者相差无几。
床柜上,《飘落的空笺》错落在许寿裳的《鲁迅传》上。这是近来我反复看的两本书籍。
《飘落的空笺》,这是偶然相遇的奇女子雪纯送给我的一本诗集。
雪纯的诗,那抑郁的情绪、淡淡的忧愁、忧郁的眼神,跃然纸上。我仿佛看到了雨巷里,远远走来的丁香。她打着油纸伞、低着头,在雨下正走过来~
这是我所看到最好的爱情诗歌集之一。在此前所有精巧文字,仿佛在此诗集前都显得有些相形见绌的不足。本月初,我特意向雪纯索取了20本诗集,并在近日的中学同学会上送了五本出去。那都是些热爱诗歌的同学,平时也在浏览我写在《雨巷文学》上的诗作。
一本爱不释手的书籍是相同灵魂的契合相遇。得到一本好书去阅读,这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这本雪纯的诗集由作家出版社在2008年出版。
昨日,重读《孔乙己》,感概万千。我对于鲁迅的思想是随着时间流逝以及自己的成长而逐步认识到的。为了探寻鲁迅的足迹,我在看许寿裳的《鲁迅传》。这是一部老版本的书籍,没有被删改过。重新审视鲁迅的思想,这对于中国社会的重新认知非常重要。我觉得:鲁迅的思想内涵是改造中国社会土壤的处方和阶梯。
昨日去重新办理了交通卡。办理很简便,凭身份证即可办理。我在不经意间跨过了70岁的门槛,人生七十古来稀,然我并不悲观。
蹉跎岁月,弥补最好的药方是继续学习。昨日中午,在外用餐。幽暗的灯光下,青色的音乐缓缓被送过来,宛如徐徐晚风而自我陶醉;纯粹的生活品质,这也是升级精神世界,脱离低级趣味、庸俗的源泉之一。
窗外烈日炎炎,室内春意盎然,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下面有两张照片:
其一,诗人们采风丁山湖,那天在村委会前的留影;
其二,在天竺路上佛教图书馆看书。
人是要有精神的,英雄也会有迟暮之年,何况普通老百姓。我觉得,根本不用去考虑所谓的养老,全身心投入到你所热爱的事业中去、你热爱的活动中去,自然你就忘记了年龄的羁绊。我觉得,这才是最有价值的认知!
或许有一天,你真感觉到自己老了......
我会单独坐在西湖边的椅子上,去看西湖四季的晨昏;
回忆走过的那些风风雨雨、那些故去的亲人、朋友们;
还有西湖上的朝霞、西山上的晚霞,沐浴过的阳光、蓝色钱塘江和碧绿西湖水~
在雨下,慢慢走回杭城的雨巷深处,远远而去~
2023年6月14日凌晨

2023年5月16日采风活动,在丁山湖村的村委会前留影。

在天竺路上的佛教图书馆看书。

凌晨

雨巷文学
责任编辑:陈继业
2023年6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