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杠子牛》
昝秀昌
在过去的农村,很多农户都饲养着牲畜,有的养驴,养马,养骡子,多数农户饲养耕牛,用来农田耕作、拉车。农民把膘肥体壮的耕牛称为“杠子牛”,杠子牛,干起活来绝对是名副其实杠杠的。农谚说,“家有杠子牛,耕做拉车不用愁”。
当时,我家也饲养了一头杠子牛,一米六七的高度,一米八左右的身长,四腿粗壮,头顶两只朝前弯弯的牛犄角,一双铜铃似的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时常闪着金光,全身毛发黑的油光锃亮,尾巴不时甩打着,展示着牠的威风,是我家离不开的一头“壮劳力"。
对待这头牛,视如家宝,除日常耕做之外,平时,父亲一有空闲,还不断给耕牛梳身理毛,我也经常学着父亲的动作,用手抚摸、梳理几下或数十下温顺可爱的“杠子牛”。
这头牛,一年四季有三季在不停的劳作。从初春开始,耕地、耙地、播种,收麦拉车,接下来是夏耕疏土、夏播等等农活,都离不开这头杠子牛。到金秋十月,是农民大忙季节,父亲每天都是带着耕牛在田间奔忙劳做。给牛套上木轮车往家拉玉米、高粱、谷子等农作物和秸秆,返回田里时,再装上粪肥拉到地里,这时可以把耕牛拴在地头的树荫下乘凉休息。然后,人工一锨一锨把粪肥均匀的撒满地面,此后,给牛套上耕犁,把粪肥翻犁到土下,一是为了疏土,再是把粪肥翻到地下做底肥,作为农作物的营养。接下来,再给牛套上齿耙,人站在耙上,将地耙平。当然,这段劳作时间,人和耕牛都要短暂的适当休息,等第二天带上播种耧,下地播种小麦。播完小麦便是耕牛较长休闲的日子了。
冬季有时走亲串友,将耕牛套车上路,到亲友家,中午便给耕牛添加上等的饲料靠劳一番,表示对杠子牛的爱慕之心。
为了把杠子牛饲养的强壮,除喂食高粮叶,鲜嫩干净的青菜青草,还有粉碎的禾苗秸秆,根据牛的劳动强度大小,随时在草料里添加杠子牛爱吃的高粮粒和大豆。为了饲养好杠子牛,许多农家都种植了苜蓿,我家也在东洼二亩地里种了苜蓿,年年长的碧绿鲜嫩。春、夏两季,苜蓿鲜嫩,此时,除供给耕牛食用之外,还是供人食用的美食,经常从地里掳回嫩绿的苜蓿,送给没有种植苜蓿的左邻右舍共享,苜蓿做馅儿是上等的好菜,包饺子、烙盒子、蒸包子,都是上讲究的食材。每年春、夏能掳好多次。
到霜降节气,给杠子牛套上木轮车去收割苜,将长长的牛绳拴在车上,杠子牛靠近苜蓿地,任凭它尽情择优而食。父亲和我们便用长杷的大镰刀把苜蓿割下来,拉回村边打谷场上凉干,之后搬回家中院子,逐渐用铡刀铡碎储存起来,作为杠子牛的过冬饲料。
我家杠子牛除了强壮有力,性情温顺,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是特别善解人意,下地耕作时,套上拖车(一种用硬砸木制作的、两头翘起来的无轮子在地上滑行的运载工具)之后,每次走到巷口用小小的牛鞭一举,它便知道去那块田地,到时候喊一声“吁”,它便自动停步,然后套上犁或耙开始耕作。父亲心爱耕牛,每次劳作不等耕牛太累了,就在地头的树荫下让它卧地休息。
学校放麦和秋假的时候,我常跟父亲下地,做力所能及的农活,学着扶犁耕地,站在耙子上耙地,让我尝试着用双手握住播种耧把,微微晃动着播种…。当耕牛休息的时候,我便兴致爱勃勃地找来杠子牛爱吃的鲜嫩青草,蹲在牛的对面,一小把一小把的给杠子牛加餐,看着它吃的那样香甜,我心中无比的高兴。
每次耕作完毕之后,再套上拖车,这时,我家的杠子牛“不用扬鞭自奋蹄”,有时不注意放开了缰绳,杠子牛会自己拉着拖车,把我们落的远远的,它知道躲让路上行人,轻车熟路的平安回到家门口,等待吃午餐或晚餐,吃完就舒舒服服的休息了。
一年之中,给牛喂食是饲养杠子牛强壮的关键,春夏秋季多是喂食顺应季节的草料,而且干干净净,不染尘土。冬季把准备好的苜蓿和可食谷物秸秆用铡刀等工具粉碎,经过筛选,清除土沙杂物之后,再倒进干净的食槽里,然后在槽里添加些小麦麸皮和高粱粒之类的食料,加适量水搅拌均匀,杠子牛吃起来才津津有味。
到冬季,为了保暖,父亲早早把自家编织好的草帘子给牛棚挂上帘子保温,牛卧睡的地方垫上麦秸。给耕牛饮水也是有讲究的,经常是母亲用大锅把水烧热,用温水饮牛,并说这样对牛的胃口有好处,不着凉,不易生病。
不管冬天和夏天,牛棚时时保持的干干净净,牛粪每天一清理,有尿湿的地面随时铺撒上干土,杠子牛身上时时刻刻保持清洁,满身舒服。
我家杠子牛,体壮温顺,多年来从没有碰撞过大人和孩子,下地耕作,父亲手里很少挥鞭子,只要发一个简单的“口令”,耕牛便知如何行动,是走、是停、是左拐弯或右拐弯,很有灵性。
在我的记忆中,从小学到县城上中学期间,家乡给我留下多项深刻印象之一的就有这头“杠子牛”。
昝秀昌 河北泊头人,大专文化,文学创作爱好者。先后在《沧州日报》《河北农民报》《河北民族》杂志、《中国档案报》《新鲜早世界》杂志、《中国青年报》《老人世界》杂志、《老年日报》《现代中学生》杂志等20多家报刊杂志及网络媒体发表文章数百篇。并有国家到地方的作品获奖。《交河县大事记》主篇,《泊头市老年大学志》撰稿人,《泊头市地名志》的编写人之一。
“白鹭杯”首届文学作品大赛暨纸刊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15197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