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眼睛里有一闪而过的光
文/五平(江西)
◎爬山
飞凤山背不动父亲
父亲比它重,高与山的结构
就是父亲的名字
与爬好汉坡,南天门比较
飞凤山可以放进荷包
对父亲而言,放进荷包的东西一样沉重
憋足一口气,父亲踏上最后一级石梯
回头问我:数了么,几级
我说:九十五级
父亲喃喃自语:九十五,九十五
那年,父亲九十五岁高龄
不经意的巧合,一个不老,一个老矣
不老的永远不会老
老的再寻找不老的自信
环顾四周,游人甚少
父亲对着松林"哦一一嚯嚯"吼了几声
干哑的嗓门多少还有点穿透力
惊飞了林中的二只斑鸠
留下了一分得意
可以这样想象
父亲在放大镜之中一定感受到
动态的画面:每一个文字都是鲜活的
水在流,花在开
风吹来的时候裹着绿
还有草原大漠响起的长调和驼铃
放大镜把放大了的生动赐予父亲
父亲尽情地享受
哪怕短暂的十分、二十分钟
他很认真,我很高兴
时光不老,父亲老了
再多的放大镜也承载不了文字的厚重
陪着父亲去了另一个世界阅读
我保留着父亲最后使用过的一副放大镜
透过阳光
看见父亲迎风朗读他写的诗句
小溪流水窅然去,灵台庙祝在云间*
*父亲生前写过一首以故乡为题的七言诗
◎拐杖
拐杖不限于支撑平衡
比如,以杖为笔写几个方块大字
比如,以杖为剑指天戳地
又比如,以杖为物摩挲岁月的包浆
父亲的拐杖不为笔,不为物
更不为剑,只是拐杖而已
偶尔也立足持杖沉湎某些往事和遐想
他幻想是把拐杖种下长成一棵大树
父亲说,哪天不用拐杖了
或许是返老还重,或许是去了远方
父亲最终去了遥远的地方
去种树了
幼年时,我跟父亲对视
父亲的眼睛有一团火
烤得我滿脸通红
十岁时,想方没法避开父亲的眼睛
父亲的眼晴里面藏着一根竹鞭
不知道什么时侯会抽在我的屁股
二十岁时,我即不与父亲对视也不躲避
我的眼睛看社会
父亲的眼睛看我在社会闯荡
三十岁时,父亲的眼睛很少看我
他把注意力转移到
我的孩子,他的孙子
四十岁时,父亲已是古稀之年
总想和我多聊会天,有那么几次
这样那样的原因离去
父亲的眼睛多了一份理解和支持
五十岁时,我下岗去了南方
一年也只有那么几天相聚
我的眼晴里:父亲老了
父亲的眼睛里:要我保重身体
六十岁时,我陪父亲散步,看山看水
我牵着父亲,父亲拽得很紧
抬头看我一眼
父亲浑浊的眼晴里有一闪而过的光
六十五岁时,父亲每次把我从上到下
仔仔细细地看一个遍,他要记住我
我也把父亲仔仔细细看一个遍
我要永远记住父亲
六十八岁时,父亲九十有八
他再也看不见我,长眠于大地
我想看父亲
只能在相册,在梦里
作者简介:柯伍平。江西武宁人。现巳退休。爱好诗歌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