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屈原传记有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战国末期楚国归乡乐平里(今秭归县屈原乡屈原村)人,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之一,以最著名的篇章《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逸响伟辞,卓绝一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的“求索”精神,成为后世仁人志士所信奉和追求的一种高尚精神。
1953年,在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十六字令三首
--纪念屈原诞辰2354周年
❶
古,
诗辞大家计无数。
可知否?
屈子为翘楚。
❷
苦,
忠心为国遭嫉妒。
受排挤,
泽畔吟不住。
❸
呼,
敢问苍天公正无?
绝望中,
沉江悲千古!

端午忆屈原深情唤诗魂
序: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战国时期楚国人。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与杰出的政治家,世界文化名人。他热爱祖国,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屈原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千古名篇。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屈原颓境著《离骚》独成一体,抱石投江以死明志,举国诸人痛惜之余抛粽子至江中以求保全其真身。端午节(亦称诗人节)风俗延续至今。又值农历丙申年端午节,肥城市文联、肥城市作协、举办第四届家国情怀端午节笔会,以诗、词、联、赋、书画等各种不同的形式来祭奠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把华夏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我们在这这里用自己的理念忆屈原。独为怀念,共忆为同勉,众忆则可以延续永恒。伟大的爱国诗人已经铭志仙逝了,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长存!
一
天降屈平于人间,为国忧民敢直言。
九辩不屈刺佞臣,遭谗放逐冤万年。
二
端午忆屈原,深情唤诗魂。
离骚耀日月,诗国千古人。
三
尽管雄才伟略满腹经纶
但在昏王佞臣面前也只能是夕阳黄昏
遭谗言诽谤被放逐朝外
苍茫大地上踽踽一人悲天悯人长歌短吟
一腔愁绪
化作篇篇千古不朽诗文
满腔怒火
似烈焰升腾直上九霄凌云
一路行
一路吟
惆怅喟叹中
一步步走近汨罗江滨
渔夫问答
道出天地精神
心已碎
抱石江沉
试问苍天
是谁夺走了一代诗魂

端午祭屈原三首
一
汩汩的汨罗江日夜流淌,
年年的端午节人人纪念。
龙舟竞赛为的是不忘屈夫子,
吃粽子与鸡蛋为的是思念。
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
各国之间的侵略与吞并日日在上演。
靳尚子兰郑袖一帮奸佞臣,
窃居高位阴谋施手段。
为国而议事不向腐朽势力屈服,据理力争唇枪舌剑斗朽残。
进谏王者不纳是因受蒙蔽,
污谗置于死地更见其阴险。
王与其疏远受排挤出郢都,
流放汉北心中郁闷更躁烦。
操笔抒怀写下不朽之辞章,
爱国眷民思想寄托辞里面。
楚王不检终于被吞噬,
闻讯无望悲愤至极点。
行吟江畔不期而遇渔父,
一一对白更彰显其气节与风范。怀抱大石投入汨罗江,
忠贞爱国可见其肝胆。
千古诗人世人皆敬仰,
“离骚”“天问”伟大诗篇,
千秋万代永远传。
二
每逢端午吊屈原,凄生心头意茫然。
国有栋梁施才华,富国强兵谋略展。
奸佞群小妒贤能,谗言面前王疏远。
排挤流放郢都外,汉北行吟江泽畔。
爱国眷民情思有,笔下涌动出鸿篇。
茫然四顾山河破,抱石投江沉江间。
留下辞章昭日月,后人争诵万代传。
三
吟咏不休一来往,抒情只为屈子唱。
当年大志难实现,只因君昏佞臣狂。
眼看国破山河碎,家园不在神心伤。
步临江畔难回首,一跃投入汨罗江!

偶感三首
一
端午将近心茫然,挥笔欲吟祭屈原。
心系天下家与国,绝望悲极投江间。
二
一枝艾叶插门旁,鸡蛋粽子亦飘香。
面向汨罗江一祭,泪飞无语犹断肠!
三
自古误国是奸佞,把持朝政祸百姓。
阿谀奉承迷君王,国破家亡人难宁!


迎端午纪念屈原
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那是一个伟大的名字
屈原
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的不朽功绩
永远如同日月光耀天地
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
各诸侯国的攻伐也从未停息
面临这种局面
各国都在变法革新图治
楚国
也是如此
为了富国强兵
三阊大夫屈原高举起了改革的大旗
一时间
因触动了权贵阶层的利益
反对声甚嚣尘上郑袖靳尚之流更是反对攻击
面对奸佞的冷嘲热讽
还有更为强烈的打击与排挤
终有一天
屈原被流放到了外地
极度悲伤
尤为哀戚
踽踽行走
时而仰望上苍而叹息
此时此刻
那胸中的激愤犹如烈焰喷发难以抑制
诗歌如剑
刺向那些魑魅魍魉的身体
边行边吟
一首首的爱国主义诗篇先后问世《离骚》《九歌》还有那《天问》
真是气势如虹震动天地
一日
传来不幸的消息秦朝的大军
把楚军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
郢都沦陷
楚国终于销声匿迹
如同晴天霹雳
终于把屈原击倒在了大地
他绝望了
心如刀割电击
他崩溃了
踉踉跄跄地来到了汩汩流淌的汨罗江际
怀抱巨石
一跃投到了汨罗江底
人们闻讯
纷纷赶来打捞不止
又投香粽
为的是不让鱼儿撕咬他的尸体
自此以后
还有赛龙舟等多种形式的祭祀
....
几千年过去
今又逢此日
神州大地到处
又展开了不同形式的纪念与追思几个鸡蛋
数个粽子
一把艾蒿
几多追忆
缅怀不忘
一个伟大爱国主义诗人的名字
屈原
千秋万代永远传颂无休止


端午祭屈原
千年相似千年情,祭祀诗魂动哀容。
粽子艾草齐备好,泪洒泪罗江涛涌。
为国谁解屈子心?富国强兵为争雄。
终遭谗言排挤外,抱石含恨投江中。
祝贺第四届家国情怀端午节笔会圆满成功
一年一度笔会开,诗风浩荡抒情怀。
你吟我诵时不休,纪念诗魂佳作来。
回首往事过千年,离骚九歌荡天外。
山河破碎家国恨,绝望投江悲千载!

作者简介:
陈宝田,笔名龙山石,男,1949年2月出生,山东肥城人,中共党员,中学教师,自幼酷爱诗词、书法,毕业于泰安师范专科学校。一生热爱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创作,有作品见诸报端。自2009年上网以来,共创作散文100多篇,诗歌5000余首,《读人物传记随感录》1611人。作品先后在都市头条、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网等各大平台发表,并在都市头条平台创建《华夏文学》编辑部,任主编。现为中国诗歌网、中国作家网会员、首届感动中国文化人物得奖主之一。

《华夏文学》是一个面向全国爱好文学创作者的平台。作品力求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反映生活,歌颂美好,传播正能量。作品形式不限,字数最多在3000字左右,诗词为3_5首。但要求为原创作品。禁忌剽窃、抄袭,违者,文责自负。敬请广大文朋诗友踊跃投稿。投稿格式:原文+作者简介+作者照片。投稿微信13853840219。
投稿邮箱:fclongshanshi@163.com
华夏文学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