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城新风
文/爱在晚秋(记事散文)
邯郸一座古城,因历史悠久,文化远源流长而闻名。伴随着京汉铁路的通车,邯郸做为一座新型现代化城市,屹立在冀南大地的南端。邯郸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也是全国著名的成语之乡,拥有许多历史典故。她丰厚博深、魅力四射、光彩照人,勤劳朴实,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燕赵儿女。作为它的一员我深感荣幸。
它虽然离我居住的地方峰峰不远,但对于我一个不经常出门,又有严重的路痴的人来说,早已向往,却不曾涉足。成了一种久久的奢望。尽管我大姐家在那里,我也曾去过几次。但都是去办事,匆匆而过。不曾刻意逗留,本来我就喜欢清静,对于城市的高楼有些畏惧,怕被它的气势压扁。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彻底改变了这种看法。对于城市的品位有了新的认识。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月初的时候,三姐打电话给我说。因为外甥忙于工作,让她去邯郸小住几天代为接送孩子上学,于是三姐问我要不要一起去,我在家也是闲着,本来我打算拒绝,可经不住三姐再三游说,只好答应。于是简单收拾了一下,在周末时 ,我们来到了邯郸,这座古城,可以说零距离接触,城市的中心。望着高高耸起的高楼,宽阔的马路。心情一路上升,有了一种品位的提高。下了车,离外甥家还有一段距离,需要坐公交车,我们一辆辆寻找着,外甥打电话告诉我们,坐三十八路公交车即可,直达他住的小区门口。找到后,我们坐上了车,买票时,要扫码,姐就用手机买票,鼓捣了老半天,后来在一个年纪较轻的路人帮助下才下载程序,付款,购票成功,我没有下载买票的小程序,因为我觉得,我几天就回去了,又不常坐,不值得下载,可偏偏就是这一念之差,在我回来的时候,遇上了人生中第一次最糟的事。
两天后因家里有事,我便向姐姐辞行,说“我先回去了,你多住几天吧。”姐姐说,“要不我们一起回去。”我说“别了,你的任务还没完成,我就先走了。”姐一脸不放心的说“你自己可以吗?又不会买公交车票,要不,还是一起走吧”我笑着说“没事的,我又不是小孩子,再说邯郸已来过几次,难不成还能走丢?就算不会买票我还有现金。”我自己暗想,不就是扫个码付款呗,我玩了这么久的手机,自信还是能应付过来的。姐拗不过我,只好把我送到小区门口,不一会,就来了一辆公交车,我马上就上去了,我掏出十元钱给司机,司机是一个带着墨镜,看上去有点高冷的年轻人。他说上车不找零,你扫码购票吧。我又找到二维码赶紧扫,可一看提示操做,让我蒙圈了,我怎么也不懂,几次扫码后仍不能付款,我有点着急了,既尴尬,又窘迫,车还在前行,问一下路人。还是没能操作成功,这时候,上来一位老阿姨,我连忙起来让座,心里想,我虽然没买票,但坐还是要让的。司机从反光镜里看着我,我心里想,看什么,我又不会跑,大不了,到终点站我补票。就这样,我一路不安地走着。车走到一个停车场,司机停下来,我以为是可以补票呢,我也下了车,想补票,可司机却对我说:“你下来干什么,你不是还没到吗,上车”。这样我又重新上了车,车上又有了座位,又过了一会,又上了一位大叔,我就又连忙站起来让座,或许求一份心安理得吧。这时候 司机说话了,冲着我说,“你还扫不上去吗?”我就又赶快扫了一回,可还是不能付款。无奈冲司机点点头。司机又说“算了,别扫了,票不用买了,人都是互相尊重的,城市新风,也是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票,咱不买,这趟车,免费拉你,”司机的一番话,让我感动不已,一个“咱”字,差点让我泪奔,忙不停地,一遍又一遍,说着谢谢!心里却想着,到了终点怎么也得把票补上。就在我心里起伏不定时,车已到达了终点站,我最后一个下车,来到司机面前,“要不 ,我再试试?”司机还是面无表情地说:“不用了,你快走吧。”怕耽误时间,我急忙说谢谢,就下了车,连忙向往往峰峰走的停车点,紧赶慢赶,我坐上了回峰峰的公交车。
坐在车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公交是一个城市的窗口,体现着人情世故,人间冷暖,崇尚着社会新风,通过这次出行,更坚定了我以后的人生信仰,我只是一个凡人,没有能力做的更多,人间有春风,处处有温暖,人间有大爱,处处有暖心。只是我后悔没有问那位司机的名字,只记住了比我来时,更加醒目的公交牌,三十八路!一个人可以冷漠,可以漠然,但一定要有温度。这让我就想起一句话,人与人之间的是相互的,你怎么对别人,别人就怎么对你。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一股悄然而起的新风,传播在我的四周!
制作:都市头条编辑刘海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