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才皆备属貂蝉
——评《三国演义》
文║刘玲
最近读了《三国演义》颇有些想法。特别是对貂蝉这个人物,我认为她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奇女子。当我大胆地抛出这句话时,你们一定会质疑:你怎么把一个红颜祸水,说成德才兼备的奇女子呢?更有甚者还会说:“你这个小女子,年纪轻轻就学会炒作了。”但是我并非哗众取宠或是炒作自己。欲知原因如何,容我细细道来:
在生活中,大家一定注意了这么一个现象:当一个人的某个优点特别突出时,别人就会只注意她这个优点,忽视她的其他优点,所以世人都注意到了貂蝉的美貌,而忽视了她的才德,也是可以理解的。那么她到底有多么美呢?美得使人都忽略了她的其他优点。好在,《三国演义》有这样的记载:“貂蝉在花前月下为王允祈祷拜月,时有彩云遮月。王允因之曰‘貂蝉美色使月亮也躲到云后面去了。’”成语“闭月羞花”中“闭月”典故由此而来。
在上述记载中,你们一定注意了这样一个细节:貂蝉为王允拜月。王允又是何许人也,值得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对他如此敬重呢?
《三国演义》对此给出了答案:王允是汉献帝时的司徒。貂蝉自幼被王允收养教以歌舞,如亲生女待之。这样她的拜月就很好理解了。中国有这样一句古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养育之恩呢?由此可见貂蝉是个懂得感恩、报恩的人。一个懂得报恩的人,会是一个没有道德的人吗? 也许这一点还不足以证明她有德,但从下面的美人计中,你一定会赞同我的观点。
王允因为不满董卓专断朝政,祸国殃民。欲除去董卓。了解到董卓好色,王允定下了美人计,但是找不到行计的合适人选,常常闷闷不乐。貂蝉知道了她养父的心事。为了报恩,愿意为他效劳。如果董卓是个乐善好施,勤政爱民的好人,貂蝉为了报私恩杀了他,我们还可以说她的忠心和孝心是狭隘和自私的。但董卓偏偏是一个残暴专政的人。那么杀死他有那么一层为民除害的意思啊!
美人计中貂蝉以美色挑起了董卓和吕布的矛盾,使他们“父子”反目,互相残杀。女子一向与政治绝缘,是何等的恩德与大义,使这个弱小的女子把自己带入纷乱险恶的政治斗争中去呢,使这个小女子完成这个艰难的“双面间谍”的工作呢?父母对子女的爱和关怀是无私的,也不要求子女有什么回报,但这个小女子却因为孝心心甘情愿地为她的养父赴汤蹈火,难道不可歌可泣吗?她也一定知道:不管她的计划成功与否,她的下场也一定不会好。但她还是毅然决然的做了,这种大义丝毫不逊色于远走他乡出塞的昭君的坚强,难道不令你动容吗?
该提到才了。貂蝉这辈子做的最大一件事莫过于实施美人计了,虽然大的主张在王允那里,但具体操作还是在于貂蝉啊!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细节决定成败,那么貂蝉的具体操作也当然决定了“美人计”的成败啊。这种对细节的把握和分寸,对于一个十几岁的黄毛丫头来说也算有才吧!让我们从《三国演义》的描述中,来体会她缜密的心思:“王允先请吕布赴宴,令貂蝉把盏,以美色相逗引,王允即计以其为吕布妾。数月后,又请董卓赴宴。董为其歌舞美色所迷,王允即送貂蝉奉侍董卓。在董府,她巧妙行计其间,既紧蹙双眉,忧思不乐,暗自垂泪。让吕布相信她从董卓并非己愿。又公开于吕布眉目送情,欢笑如漆,让董卓心中疑忌,吕思之愈切,董卓益发不肯松手。当此之时,王允等人外围配合,使吕布对董卓的不满步步升级,化为仇恨,进而发誓杀董卓,最后王允乃与士孙瑞、黄琬定计,诈称汉献帝欲禅位入朝吕将其杀死。”看看那其中这个小丫头的表现,是不是很有“社交手腕”呢?一位史学家也因此对她有这样的评价:“貂深明大义,有心计,有胆识,置安危于度外,竭尽全力投入谋诛董卓的政治斗争,有奇气和刚烈色彩,堪称一位聪明,机智,勇于自我牺牲的巾帼英雄。”
她最终何去何从,《三国演义》没有给我们答案。后来我也渐渐茅塞顿开了:女人是红颜祸水嘛!《三国演义》这本写了无数男人建功立业的伟大壮举的书,怎么会舍得在一个被他们当作工具的弱女子身上多费笔墨呢?怀着对她的敬重,我终于查到了她的下落。
毛宗岗评本《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操杀布后,将其妻小并貂载回许都。”但民间关于这个小女子的传说却有很多,描写多是不好的。《关公月下斩貂蝉》就是其中一部,它写的是:刘关张水淹下沛,擒吕布,掳貂蝉,刘把其赠与关“铺床叠被”。关夜读《春秋》:看尽是妖女婵娟害人误国,想到“权臣篡权,即董卓父子,妖女丧夫,即貂蝉也。”于是将其斩杀。这也许就是中国男人的一向主张吧!女子是红颜祸水,男人本来是圣贤的,沾上了女子,就会犯错。关大将一向先知,为了防患于未然,就一不做二不休——杀了她。这也正应验了那句:“自古红颜多薄命。”
【责任编辑 胡采云】


作者简介:
刘玲,女,出生于一九八八年三月,教师职业,系孝感市教坛新秀,在教育系统论文比赛中多次拨得头筹,并获得过特等奖。注重教学实践与积累,阅读与练笔成为常态化,立志当一名智慧型的知识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