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中午,我家迎来著名画家朱凡老师光临寒舍。
朱凡老师是贵人,
大咖帅家来光临。
著名画家到寒舍,
两家相聚一家亲。
一、朱凡老师印象
朱凡老师,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著名画家。

朱凡老师,是我的第一本文集《秀岭走笔》封面、扉页的设计、绘画、题字的老师。朱凡老师为我文集设计了优雅美观的山水画封面,提写了非常漂亮的书名文字,使书籍外观非常美观大气,让我拙作顿时生辉!
与朱凡老师虽不曾谋面,却得到朱老师的慷慨赠送,与设计优雅美观的文集“脸面”。这得益于我的翟勤老师及其女儿孙宇小姐的帮助与支持。我非常感激她母女的关怀与帮助,更感激朱凡老师的鼎力相助!我总想见见绘制封面的朱凡大师,以当面致谢。
然而,朱凡老师居住北京,工作繁忙,常出差参加全国各类美术活动与讲座,还经常到名山大川写生,来西安机会很少。朱凡老师为我付出辛苦劳动,却时隔四年之久不得相见。
近日,得知著名画家朱凡老师来到西安。他受邀参加主题“国画写生与创作”研讨会,并进行了美术绘画知识讲座,在现场向西安中小学的美术老师及有关美术爱好者,进行“传经送宝”的现场活动。
于是,我们赶快联系翟勤老师,请她联系女儿孙宇和女婿朱凡老师,并邀请他们全家来我家做客,以了却我心愿。
经过翟老师帮助,朱凡老师终于同意抽时间来寒舍相见相聚。我们全家都非常高兴。
昨天,6月10日中午11时,翟勤老师与老伴带领女婿朱凡和女儿孙宇来到我家住地,中国航天四院旭苑生活区(西安灞桥田洪街)。


我们事先约定先到帝都天元酒店相见,共进午餐,然后邀请光临寒舍,欢聚共叙友情。
我女儿赵雯得知朱凡老师要光临寒舍,女儿特意和女婿带着两个孩子,一早由西北工业大学驾车,赶往西安东郊,灞桥田洪街吃饭的酒店。他们是专门来陪朱凡老师与家人吃午饭的。我还叫来在航天四院工作的三弟作陪喝酒。

在酒店见我见到了著名画家朱凡老师。尽管与朱凡老师是初次相见,我们却一见如故,仿佛是老朋友久别重逢般的亲切与和谐。朱凡老师平易近人,没有画家大咖的傲气与架子,与我们亲切平和交淡,似家人般的亲切温暖。他语言温和,却不失大家气度,第一印象是:朱凡老师,气质非凡!
了解、相知朱凡老师已经四年多了,那是一个偶然机会得知的。
四年前的一天,我和老伴再次去看望病后的翟勤老师。翟老师夫妇又一次宴请我们吃饭,这次她并请了长女孙宇来作陪。
就餐间,我们得知孙宇夫君是一位大画家,名字叫朱凡。
聊天中,翟老师知道我正在整理修改文章,排版书稿,准备编辑文集。我顺便让翟老师看了我的电子版书稿与封面设计。翟老师毫不掩饰地说:“这个封面不好,荷花图案太俗气。你文章多是山水游记,封面就应该设计成山水画面。”
我觉得老师说得非常好,我却为难自己没有好看的山水画作为封面。翟老师告诉我:她的大姑爷是位画家,有许多山水画可以选用。我欣然。
翟老师说着打开手机,我欣赏了她收藏朱凡老师的很多山水画作,并说让我随便挑选一幅画作为封面吧!
我感觉每幅画都非常漂亮,但我知道不能随便使用,说:这些画作是有知识产权的,不是可以随便使用的。
翟老师和孙宇都说:没事的,你喜欢那幅画,我们就转发给你作书皮封面用吧!我坚持说:这些绘画是作者付出辛苦劳动创作的成果,未经本人同意,我是不敢随便使用的!
热心的翟老师,让女儿孙宇马上打电话给朱凡老师,请他送我一幅山水画,作为文集的封面。
在通话中,我知道竟然得到朱凡老师的同意,愿意为我提供封皮绘画与封面设计、题字等工作。我意外获得帮助,解决我编辑文集的最大困惑,我非常高兴。
一会儿,朱老师挑选了两幅山水画,微信发来,让我任选一幅画作为封面。这两幅画都非常美观,我非常激动,却不知道取舍哪一幅画了。
于是,朱老师说:“两幅画都送给你吧!一幅作封面,一幅作扉页。我被朱凡老师慷慨赠予两幅优秀美观的山水画而感动!
这个偶然的师生聚会,获得意外收获,获得了朱凡老师的关照与帮助,解决了我急于文集封面设计的难题,别提我有多么高兴了。
回家,我上网查看了朱凡老师简介,一看,竟吓我一大跳啊,让我知道朱凡老师,并不平凡!
朱凡老师简介:

几天后,朱凡老师让我告诉电子邮箱。很快朱凡老师发来了书皮设计初稿。看到电子邮件,甭提我有多么激动,封面设计这么漂亮大气!我拙作配上这么高档次的封面顿时光彩照人,生辉无穷!我异常兴奋,非常满意!



然而,朱老师仍提供多种修改方案,追求精益求精的效果,让我选择最完美的设计图案。朱凡老师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我十分敬佩朱凡老师追求完美的精神!
二、情同姐妹师生情

翟勤老师,是朱凡老师的岳母大人,也是我读高中的老师。
1968年,风华正茂的翟勤老师,由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毕业,却因为长安社教错划为“地主加资本家”成分,使毕业分配受到影响。她先被分配到乾县羊毛湾水库劳动锻炼一年。1969年二次分配,被到秦岭深山,柞水乡下的一所新成立的社办中学任教,即曾经的东坪中学。
那时,我家恰好由父亲曾经的工作地洛南县城,搬迁到柞水乡下老家居住,我恰好读高中了。为了就近读书,我去东坪中学读书。翟勤老师担任我的班主任与化学课老师,这就是我们师生有缘,千里相会,成为一生的良师益友。
尽管我们是师生关系,但年龄相差不到八岁。翟老师是长安人,年轻谢十分漂亮,为人和气,没有大学生的傲慢与骄情。她平易近人,从来不训斥学生,是我喜欢的老师之一。之所以,我已经工作五十多年了,但至今仍旧不忘老师,经常往来,亲如姐妹。这是因为翟勤老师有亲和力,说话谨慎,不伤害人。有感恩之心,与人能相处久远的原因。
尽管那所高中,仅仅举办了一届,我高中毕业生后就被撤销了。因为那里条件太差、简陋,生源不足。但幸运的是因为那是一所新成立的高中,师资力量薄弱。因此分配到柞水优秀的名牌大学生,均被分配到这所新高当老师。这批老师就是我读高中那批优秀的年轻老师。他们才华横溢,却屈才于深山沟的小天地里,但老师们都十分敬业。
尽管七十年代初期,整天高喊读书无用论,教育部门要求学校学工学农。但劳动间隙老师们不忘教导我们爱知识,学科学,理论联系实际。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博学老师的榜样,使我爱上学习,因此,对老师心怀感激,在工作多年中,仍找机会去看望老师们。
我老伴也是翟勤老师的老朋友。他们是同年毕业被分配到柞水工作的大学生。我们每次看望翟勤老师,她都念念不忘我老伴的好处。翟老师多次告诉我,他们是莫逆之交,患难挚友,所以我们是师生,也是朋友。
当年,翟勤老师比我老伴晚到柞水一年。她先去乾县劳动锻炼一年,才来柞水的,我老伴早一年到柞水劳动锻炼。之后安排在行政部门工作。翟勤老师来柞水后,人生地不熟,她恰好产后满月,身体很不好就奔赴大山里工作。当年没有交通工具,她苦不堪言。到达柞水后,接待她的第一人,就是已经在柞水工作的我老伴。
翟勤老师说,她初到柞水,如同落难一般,坠入贫穷落后的大深山,恰逢遇见关中乡党,得到关怀与照顾,使她倍感亲切,终生难忘。所以每次看望老师,翟老师总是心怀感恩之情对待我们。
今天上午,终于见到事务繁忙的朱凡老师,我们倍感荣幸。
由于外孙下午要上课。吃过午饭,女儿一家四人,先驾车赶回了西工大了。
三、寒舍欢聚
中午一点多,我们带领翟勤老师一家四人来到我家。一进门,朱凡老师就发现餐厅墙壁上挂的一幅山水画,那是老伴同学赠送的。看后朱凡老师没有评价,但我知道,这幅图远逊色于朱老师的画作,也没有让朱凡老师评价优劣。
接着孙宇对我说:朱凡老师下午还重要的活动要参加。昨晚他没有休息好,现在瞌睡得很,想休息一会儿。我马上请朱老师到卧室休息,我拉上窗帘,带上房门,让朱凡老师在卧室好好休息。
然后,我们和翟勤老师夫妻俩人,天南地北地聊起家常来。
一会儿,孙宇也瞌睡了,我劝她也进卧室休息。
这样翟勤老师夫妻俩和我们两口,在客厅就毫无拘束的聊天闲谝。我们四人均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如久别重逢的亲人一般亲切,回忆往事,叙说家常,非常兴奋与激动,却没有丝毫的疲惫倦怠之感,老朋友总有说不完的心里话。
不知不觉聊了一个多小时,这时,孙宇告诉我,他们得离开了,朱凡老师下午还重要的活动去参加,于是我要求朱凡老师吃几块西瓜和孙宇先走。留下翟勤老师夫妻俩,与我们继续聊天,晚上我送他们回家。翟勤老师也同意的建议,可孙宇不放心父母乘坐地铁回家。她说一块回家吧,也要休息啊,年纪大了不要太累太疲劳了。于是翟老师只好随女婿女儿一道回家。
朱凡老师非常随和,可敬可亲,给我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朱老师的光临,令寒舍蓬荜生辉。在此感谢朱凡老师的到来,感谢翟老师、孙师傅、孙宇的相陪!欢迎朱凡老师有机会再次光临!欢迎翟勤老师常来我家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