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采菊东篱文学》
特约作者:饶晓辉(江西)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某文学平台作者互动群里,拜读了同在该群的青年作家杨老师,发表在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平台上的文章后,便关注了该平台公众号,随后又与平台编辑段老师取得联系。段老师是个很热心的编辑,他邀请我加入了他们的文学写作团队,我欣然应邀,并一直坚持着为该平台撰写文章。
迄今为止,我与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结缘已整整五个月了。五个月来,我也先后在该平台刊发了一百五十余篇各类稿件,并有数十篇文章被读者推上红榜、精华榜,可谓是收获颇丰,名声远扬,结缘了数百多读者粉丝。更重要的是,在这里让我结识了主编刘艳英,活跃作者耿志平(耿耿)、王树军(绿叶)、黄胜槐(冰莎)、段战都(桥山碧雁)、苟平刚(陇上林海)等一众编辑和作家老师们。从老师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也看到了自身需要提升的点。虽说我们未曾谋面,但透过他(她)们的文章,字里行间尽显才气和满满的正能量,隔屏都能感受得老师们的率真与情谊。


凭心而论,自青年时期“涉足”文字以来,从业余写到专业,我曾先后在全国军内外报刊杂志电台发表过各类文章二千余篇。随着作品见报率的日益增多,心情也就从先前的惊喜变得很平静了。甚至前时的很多年,都已“封笔”多时。但自从近年来接触到新兴崛起的网络文学,便重新焕发了我写作的“第二春”。网络平台文学以其快捷、新颖、图文并茂的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文学创作者的喜爱,其更是给初涉文学的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编辑甘做绿叶的辛苦付出使作者花儿更红,耀眼惹人。

因为有缘,所以遇见;因为遇见,所以更爱。我知道,唯有对文学钟爱有加的这份情怀不可欺。我将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直挂云帆济沧海。并以文学的名义,以一个写作者充满人间烟火的诚意:衷心祝愿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这朵绽放在文坛的小花,在编辑老师和诸多文朋诗友的辛勤耕耘下,“悠然见南山,花香满枝头。”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