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汉时关
——欣赏王昌龄美诗有感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苏武拒降名早誉,仲升坚守发先斑。
朝朝操练弄刀剑,岁岁攻防斗敌顽。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0230611于芭提雅

在《汉时关》这首七律中,诗人展现了对王昌龄美诗的赞叹之情,并借用了他的诗句,将自己的情感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同时,诗人也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伟大的将领仲升,他是班超的字,以三十年如一日的守卫边关而闻名。
诗的开头"秦时明月汉时关"借用了王昌龄的名句,通过这种借用,诗人展示了对古人智慧和美诗的敬佩,并使诗歌与历史产生了联系。这种借用不仅赋予了诗歌更深的意蕴,也使诗人与王昌龄产生了一种心灵的对话和传承。
然后,诗人通过提及仲升,向我们展示了一位英勇而坚定的将领形象。仲升是班超的字,他以守卫边关三十年的事迹而闻名。这种坚守和忠诚的精神令人钦佩,同时也让人想起了苏武拒降的故事,表达了对英雄气节和不屈不挠的敬仰。
接下来的几句"朝朝操练弄刀剑,岁岁拼争斗敌顽"描绘了士兵们朝夕操练、勇猛与敌人拼杀的场景。这些士兵们以无尽的努力和战斗精神,保卫着国家和家园。他们的意志和勇气,与仲升的坚守一脉相承,展示了对祖国的忠诚和对敌人的顽强抵抗。
最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
总而言之,诗人通过借用王昌龄的诗句,将自己的情感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展现了对王昌龄的敬仰和对古人智慧的追求。在描绘历史场景和英雄形象的同时,通过提及仲升和苏武,诗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英勇坚守的前线防御画卷。这首诗不仅赋予了诗歌更深的意蕴,也引发人们对国家、历史和文化的思考与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