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毒草(长篇小说) 董顺学 著

第六章
齐梦鹭自从当上了杏树湾生产队的计工员后,队上的重活儿再没有干过。刚开始,跟着生产队会计学着给社员计工分,过了一段时间,业务慢慢熟练了,绝大多数社员她都能叫上名字来,人也慢慢熟悉了。现在,她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地开展工作。最近她又跟着陈会计学着记账。陈会计说,生产队财务账由于今年实行新的会计制度,将原来的十六个科目改为二十六个科目,记账程序比原来繁琐了,记账难度和工作量也增加了不少。由于自己初小文化,理解能力差,对记账的一系列程序还是没有彻底搞明白。齐梦鹭是高中毕业生,理解能力强,如果对会计业务学得快,他和齐梦鹭调换一下工作,他当计工员,让齐梦鹭当会计。齐梦鹭在给社员记工分之余,便跟着陈会计学打算盘。她从来没有学过珠算,不要说乘除法了,就连简单的加减法都不会。每到月底给社员合计工分时,只能用笔算,速度既慢,还费纸张。陈会计首先给她教珠算加法用的“三九变”和“九九变”以及“凤凰双展翅”。齐梦鹭一有闲时间就开始练习珠算,一边用手拨着算盘珠子,一边口里念着口诀,没过多少日子,就学会了珠算的加减法了。虽然打算盘的速度还比较慢,但能用算盘合计工分了。
在齐梦鹭当上计工员的第三天,她将队长让她当计工员的事告诉了周思甬,让他分析一下看这里面有什么名堂没有,周思甬也说不出个丁丑寅卯来。最后,周思甬估计有两种可能性:一是队长看她是个女孩子,从来没有干过重体力活,动了恻隐之心;二是吴有德是狗抬庙门,没有敬神之意,而有嗦蜡之心。
齐梦鹭通过这一阶段的仔细观察,吴有德还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对她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不同,一切风平浪静,没有一点反常现象。这样,齐梦鹭不但放松警惕,而且那颗一直悬着的心,也慢慢落了下来。
这天上午,齐梦鹭正在队部里帮着陈会计记账,队长吴有德表情很严肃地来到了队部里。他进门后左手拿着草帽煽着风,右手摸了几把他那汉奸一样的分头。
陈会计赶紧给吴有德递了一支香烟,一边给点火一边说:“烟不好,请队长抽一支。”
吴有德用余光扫了一眼,看见是“秦岭牌”的,便说:“只要能冒烟就行。”吸了一口烟然后说:“小齐,昨天下午大队里开了个会,传达了县上和公社的有关会议精神,现在的政治形势很严峻,要求各生产队要办一个《批判专栏》,内容主要是批判资本主义路线和资本主义当权派。你在队部里把最近的报纸全部拿上,按照报纸上的内容和口径,写几篇批判文章。首先要以我的名义写一篇批判文章,再把报纸上的文章挑重点摘录上几段。你中午到出纳员老张那里拿上点钱,下午去王坪商店买些各种颜色的纸张、各种广告颜料、墨汁、毛笔和胶水等用品,从明天开始,你就专心办《批判专栏》,争取三天时间完成。记工分的事,这几天暂时让陈会计替你记。因为上面催得特别紧,过几天公社和大队还要来检查呢,在政治问题上可马虎不得。《批判专栏》要办得气派,绝不能落到其他生产队的后面,不要怕花钱。你是高中生,要发挥你文化水平高的强项。”吴有德只读过小学,虽能看书读报,但让单独办一个《批判专栏》,自感没有这个能力。可对齐梦鹭来说,办《批判专栏》却是轻车熟路,一点不费劲,心里一点也不胆怯。这几年在学校,她经常写批判文章,在班里参加办《批判专栏》和《学习专栏》,还练就了一手写字的功夫,毛笔字和美术字都能拿得出手。
吃过中午饭,齐梦鹭急急忙忙到出纳员家拿钱买办《批评专栏》所用的东西。齐梦鹭向出纳员老张说明拿钱的用途后,老张慢慢腾腾地打开了锁,从抽屉里拿出了一张五元的纸币,对齐梦鹭说:“咱们队上只剩这五块钱了。前段时间队上把羊毛卖了,一共卖了一百多块钱,这么大的一个生产队,各方面都要花钱,三下五除二就花光了。办《批判专栏》这是大事情,一点都不敢马虎,你先把这五块钱拿上,万一不够我再到其他队借点,以后等咱们队上有钱了再还给人家。”
齐梦鹭把五块钱紧紧地攥在手里,心情很沉重。心想:一个二百多人的生产队,只有五块钱的现金,真是太穷酸了。她拿着五块钱到王坪商店买东西时,觉得这钱太珍贵了,舍不得花,便能省就省,能少买就少买,哪个便宜就买哪个。经她精打细算,一共花了两块钱把办《批评专栏》所需的笔墨纸张和广告颜料买全了,把剩下的三款钱又还给了出纳员。
经过挑灯夜战,齐梦鹭在两天半时间将《大批判专栏》办成了。为了节省纸张,她基本上都用钢笔字摘抄报纸和写批判文章。
《批判专栏》办成后,吴有德专门到队部里“视察”了一趟。他来到《批判专栏》前,第一眼就看见署名“吴有德”的批判文章贴在“报头”下面醒目的位置,虽然还没有来得及看文章的内容,但心里非常愉悦。他仔细观看之后,对这期《批判专栏》的质量表示很满意,尤其对齐梦鹭替他写的批判文章大加赞赏。
几天后,公社驻队干部和大队干部来到赵坪大队各生产队检查办《批判专栏》的情况。最后经过检查评比,杏树湾的《批判专栏》在赵坪大队的九个生产队中获得了第一名,这让吴有德脸上感到很光彩。
周思甬每隔三五天,最多一个星期就来一趟齐梦鹭家。几天见不到齐梦鹭,他心里就发慌,心烦意乱,干什么都没精神。尤其是自打上次齐梦鹭说了队长吴有德安排她当计工员的事后,对她的处境多少有些担心。
这天中午,周思甬让曹庆儿在糜子地里值班堵麻雀,他又挤时间来到齐梦鹭的家。他急急忙忙给齐梦鹭家挑了两担水,又帮着磨了点面。他心里想:他多干一点重活,就等于让齐梦鹭和她父母少干一点。他不忍心让岳父岳岳母干重活,更舍不得让齐梦鹭干重活,宁可把自己累坏。周思甬在和齐梦鹭抱着磨棍推磨时,警惕地问齐梦鹭:“你们的队长吴有德对你没有什么不怀好意的表现和举动吗?”
齐梦鹭摇摇头说:“没有,没有任何不良的表现,一切很正常。他一直很严肃,但对我也比较关心,也很和气,感觉不到有什么存心不良的行为。”
周思甬点了点头说:“那就好,咱们也许多虑了,把人家的好心当成驴肝肺了。”
可是,周思甬和齐梦鹭两个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他们根本不知道吴有德这条恶狼对齐梦鹭这只稚嫩的羊羔早已虎视眈眈,只是还没有到张开血盆大口的时候。吴有德是一个真正的恶魔,杏树湾生产队的大部分年轻妇女都被糟蹋了,只因为他是生产队长,把持着全生产队的一切大权,这些妇女只是敢怒不敢言,忍气吞声地不敢反抗罢了。吴有德之所以这样胡作非为,是因为他有很硬的靠山。他亲舅舅的儿子文德利,是王坪公社的革委会主任。正因为吴有德和文德利有这种亲戚关系,不要说一般社员都怕他,就连大队干部也要看吴有德的脸色行事。
今年春天,队里的社员李治杰嫌吴有德老是给他分配的农活太重,与吴有德顶了几句嘴,没过十天时间,经过逐级上报,给李治杰戴上了“坏分子”的帽子,由一个社员变成了专政的对象,接受贫下中农的监督,老老实实地劳动改造,从此过上了暗无天日、生不如死的日子。当时的农村,就有这样的顺口溜:得罪了支书不得活,得罪了队长干重活,得罪了会计黑笔戳,得罪了保管耍秤砣。李治杰的亲身经历,让杏树湾的社员无不感到心惊胆战。吴有德这个恶棍更是玩弄女性的高手,他采取软硬兼施和威逼引诱等多种手段,最终达到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吴有德对齐梦鹭采取的是放长线钓大鱼的办法。吴有德暗想:像齐梦鹭这样的知识分子,可不像本队的社员。要想把她搞到手,必须用温水煮蛙,冷酒慢发的方式,切不敢操之过急,简单粗暴。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齐梦鹭家的吃水问题也很困难,也是在各家户以一担水一毛钱的价格买水吃。周思甬这次来齐梦鹭家,还有一个更重要目的,就是想帮丈人家打一眼水窖。他把打水窖的想法说了之后,齐梦鹭父亲惊愕地发了一会愣,然后说:“孩子,这打水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咱们现在是一没人力二没钱,这窖是咋个打法?”
周思甬紧接着说:“齐叔叔,您也不要太担心,打窖的事我已经考虑了好长时间了,我现在决心已下,不管有多大困难也要把窖打成,再不要您二位老人和梦鹭为吃水发愁了。给我们家打窖时全过程我都参加了,技术方面我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如果个别地方遇到什么问题,我可以请我们家邻居何大哥帮忙。
齐梦鹭很赞成周思甬打窖的想法,看见父母亲怀疑的目光,用肯定的口气说:“爸妈,既然思甬已经考虑成熟了,又有这么大决心,咱们就打吧!”给齐梦鹭家打窖的事就这么敲定了。
实际上,给齐梦鹭家打窖的事,前几天周思甬就给曹庆儿已经说了,让曹庆儿辛苦一下中午在糜子地里一个人值会儿班,自己利用中午时间去齐梦鹭家帮着打窖。曹庆儿也是个爽快人,一点推辞都没有打,一口就答应了,还说他最近生意比较顺利,赚了一点钱,花了三十元买了一辆旧自行车。虽然除铃子不响再到处都响,但骑人没问题,让周思甬中午去齐梦鹭家时把他的自行车骑上,这样来回节省时间,人也不累。曹庆儿最近学习进步很快,每天能读写十个生字,千位数的加减法和百位数的乘除法也学会了。曹庆儿对识字积极性很高,周思甬也很有信心教。曹庆儿很爽快地对周思甬说:“周大哥这么费心教我识字,你打窖的这个忙我一定帮到底!”
齐梦鹭家的水窖正式破土动工了。挖窖的时候,齐梦鹭的父母亲和齐梦鹭三个人在地面上用跑辘轳扯绳子,周思甬在下面挖,虽然进度慢了一点,但进展还算比较顺利。
齐梦鹭家自己动手打窖的事传到了吴有德的耳朵里。有一天,他来到了齐梦鹭家。他仔细查看了打窖的情况后佩服地说:“啊呀!你们这几个人真不简单,打窖既是个技术活,也是个力气活,一般人干不了。”吴有德赞扬了一番后,又对着齐梦鹭父母亲说:“你们是南方人,来到咱们这地方生活真不容易,连吃水的问题都解决不了。既然你们自己已经动手打窖了,我看咱们生产队把你们家也支持一下,我安排人套上牲口用架子车把所需要的红黏土拉回来,再把红胶泥打成,然后到挂泥的时候再安排两个劳力把胶泥挂上,剩下的活儿你们自己干。”
齐梦鹭的父母被吴有德这一举动感动得眼圈都红了,不知说什么好,连声说:“感谢吴队长!感谢吴队长!”周思甬也主动地握住吴有德的手说:“谢谢吴队长!你这下给齐梦鹭家忙了大忙了!往来运红土路途远,道路难走,没有攒劲劳动力真不行,我们正发愁着呢。”
周思甬和吴有德两个并不认识,吴有德转身问齐梦鹭:“这是你家什么人?”
齐梦鹭说:“这是榆树湾的周思甬,是我高中同学。他是来给我们家帮忙打窖的。”
吴有德仰视着周思甬这位一米八五个头的青年,上下打量了片刻,说:“哦!你就是周思甬啊,这小伙长得真帅气啊!前些天我在公社开会时,你们的张队长提及过你,说你脑瓜子灵,思想活跃,劳动踏实,咱们两个只是没有见过面。”
周思甬再一次主动与吴有德热情地握手,说:“幸会!幸会!”

作者简介

董顺学,汉族,宁夏西吉县人,生于1955年10月10日。毕业于西北大学经济系。先后在西吉县工交局、统计局、计划委员会、计经局、震湖乡政府工作,担任过国营企业厂长。长期从事文字工作,喜欢读书,热爱文学,积累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和丰厚的生活实录,创作过中短篇小说。退休后,用近五年时间完成了这部五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狼毒草》,终以抒怀于文学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