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春玲
屈原,华夏民族伟大的爱国诗人。 《百家讲谈》李清泉老师曾这样概括:与他相比,所有的爱国都有些逊色,与他相比,所有的文辞都有些晦涩,与它相比,所有的浪漫都有些狹隘。他便是屈原,中华文明中最辉煌的生命,是浩瀚银河中不朽的明星。
《离骚》以其无以伦比的思想艺术价值,作为与《诗经》并称的文坛双璧,它是《楚辞》的经典篇章,是屈原爱国思想的集中体现。如果说屈原是《楚辞》的灵魂人物,那么《离骚》则是《楚辞》的灵魂诗篇。它开创了中国文学浪漫主义的先河,创作于诗人放逐北汉时,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诗中所体现出的“五种”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崇敬。

屈原,战国时代著名诗人。他一心为君为国,意欲振兴楚国,却屡遭小人谗言陷害。但他从不管自身处境如何,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每天思考的都是国家的兴亡安危。即使在被流放的岁月里,他对楚国战事失利、国家衰败之困境,依然痛心疾首,以致形容枯槁。即使没有人理解他,也绝不改初衷,叹息流泪,对君国之心,“虽九死其犹未悔”。其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震撼古今,令无数志士仁人为之动容、为之景仰!

二、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独立精神
面对君王,他敢于直言相谏,坚持″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这样一种坚守心中信念,独立不迁的精神境界,为世人皆知,赞叹不已!

三、不断进修内美的高洁精神
屈原十分注重自身的修行,内心保持美好的品质。如《离骚》曰:“余既滋兰之久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屈原一餐一饮也不忘修身,“朝引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即使这样,他还担心自己做的不够好。“老冉冉其将至息,恐修名之不立”。屈原把修身当成自得其乐,习以为常。“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这种内美的高洁与《论语》中曾子“一日三省吾身”的修美精神可谓一脉相承。

四、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上下求索精神
屈原在《离骚》中写到“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他崇尚纯粹、完美的德行与众多有才干的人。经常告诫自己“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的一生,特别是长达十八年的流放生涯,是他求索精神的真实写照,他坚持真理,坚持正确的道路,毫无畏惧,百折不挠的上下求索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五、不固守旧俗,锐意图强的改革精神
屈原向楚王提出“举贤才能授能”,主张不分出身地位选拔人才;他还提出“富国而兵强”,既然要富国,必然要在经济上振兴,改革所有不合理的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屈原提出的建议,都是基于对楚国、对天下形势审视后所制定的整套措施,是他心中的美政理想。只可惜!他的美政理想不仅未能如愿,还得罪了上官小人,引起贵族恐慌,以至于被流放。尽管如此,屈原不固守旧俗,锐意图强的改革精神永远令后人敬仰!
屈原,伟大的爱国诗人,伟人毛泽东曾称之为"爱国诗人的神圣”;《离骚》以代表作的意义与屈原并存,必将在世界文学殿堂中绽放出永恒的艺术魅力!
2023.5.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