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里聚诸君 共叙战友情
一一为东乡、余干、进贤三地炮二团战友联谊会而作
文图/特约作者:饶晓辉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因疫情原因中断三年之久的第二届余干、进贤、东乡三地原炮二团战友联谊会,今年有幸来到东乡举办,这是东乡战友的荣幸和自豪。请允许我代表原炮二团东乡藉退役战友,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参与此次聚会的战友,都能以战友之情为重,在百忙之中抽空参会。同时,对为了举办好此次战友联谊会而付出辛勤工作的筹备会的战友们,真诚地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离我们在军营生活的时光就过去了四十多年。现在回想起来,仍是那么的亲切和令人感动。四十年,弹指一挥间,四十年,在人生的长河里不算太长,也不算太短。数载军营生涯,我们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结下了今生难以忘怀的战友之情。退役回到家乡,我们仍像兄弟般彼此关心问候,彼此牵挂祝福。我们就是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亲人的战友兄弟。
当我们带着热情,带着真诚再度聚首,就是要进一步加深战友之间的情谊,互相扶持,相互鼓励,彼此沟通,优势互补,让我们亲善的战友情谊得到传承,永远地天长地久。
诗人李白曾写道:君不见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复回,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那么,就让我们尽情欢歌,尽情倾诉吧!
战友们,当兵的岁月是我们情谊的基石,战友再聚首,就是要到往事的长廊里,去听听那熟悉的声音,看看那久违而又亲切的面孔。
故里聚诸君,共叙战友情。喊一声老战友,胸膛里涌起一阵滚烫的暖流;叫一声老战友,脑海里闪过一串串难忘的镜头。战友情,就是理解与信任,战友情,就是支持与尊重,战友情,就是宽容与接受。

佛岭见证,汝水为鉴。希望通过这样的战友聚会,能成为连结我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巩固和加深战友之间的情谊。愿战友之情,永葆青春,代代相传,愿战友之情,与日月同辉,和宇宙共存。这正是:三地战友,二团兄弟,一世情缘。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