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园区老谢南城门落成典礼
5月31日上午,雨过天晴,万里无云,风清气爽。受梁园区谢集镇政府的邀请,商丘市云鹤书画院在金万冬院长,赵子敬秘书长的带领下,书法家黄锦青、胡同彦、周长峰、张圣红、任广生等一行驱车前往参加老谢集南城门落成典礼,现场义写书法艺术作品,以表祝贺。
一下车就受到谢集镇组委魏书生,文化站站长李保生和村两委领导的热烈欢迎。走进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热闹景象,人头攒动,人山人海。为庆祝老谢集南城门的落成,特请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平调剧团汇演3天助兴。吸引了四邻八乡的村民前来观光听戏,小商小贩云集,比赶大会的人还要多。



为啥要重建老谢集四门城楼,因为追朔老谢集历史已有两千多年,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已形成大的集市规模。夏商周、秦汉晋、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这里都是大的集市,四街店铺林立,酒晃飘香,商贾云集,经贸兴隆。大小药店、粮行、茶馆,酿酒、酱菜、豆腐、油坊多家。一街两巷的各种名吃、酒馆比比皆是,宋武的烧饼、郝四豆沫、韩七凉粉、郝全哨子汤、陈友贤变蛋、七条腿肉盒、黄小烧鸡、结八嘴的绿豆糊涂等等,枚不胜数,应有尽有。其热闹繁华程度堪称二归德府。早为防敌人侵犯,在集市周围筑有坚固完整的城墙。四门都有城门楼,四门都有吊桥,有专人看守,门楼飞檐挑角,四角悬挂铜铃,微风刮动,悦耳动听。环城四周都有四丈多宽的寨海子(护城河),以防贼人入城。四门名分别为:“东流砥柱、西土古茂、北广渊业、南接堂尹”。因连年战火,城墙、吊桥、城门楼和一些名胜古迹都荡然无存,恢复难宜,真是天大的遗憾。



解放后,老谢集曾是乡公所、管理区、人民公社的所在地。西街至今还保留着始建于1921年民国学堂大楼,当时是归德府西北片的一所完全小学,随后又增设谢集中学,谢集高中。随着谢集人民公社的搬迁,初中高中也都陆续搬到小埧站,就是现在镇政府的所在地。


随着老谢集被选入传统古村落,一时激发了老谢集的广大干群保护、发展、建设传统古村落的积极性。这次以郝正旺、吕汉忠等代表的全体村民,自发捐款捐物,出力现策,经过一番努力加苦干,老谢集南城门已顺利落成,是一件千秋大业,可歌可泣的大事。商丘市云鹤书画院前来祝贺、捧场、助威,义写书法艺术作品,歌颂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给老谢集广大村民带来了文化艺术的享受。艺术家们还没开笔,就有很多村民围上来观看,各位书法家情绪高涨,挥毫泼墨,奋笔疾书,行云流水,挥毫犹如龙摆尾,走笔恰赛凤腾云。两个多小时的辛苦劳动,共创作三四十副书法作品,仍供不应求,不等写好,就有人争着收藏,每写好一副书法作品,都迎来观众的齐声喝彩和阵阵掌声。本次义写受到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文/图 赵子敬)



巜老谢集南城门落成》抒
文/ 趙子敬
历史悠久谢家村,
追朔可延夏商秦。
城墙高筑防外患,
寨海宽阔御贼蛮。
商贾云集通四海,
经贸兴隆二归德。
纵观过往如云烟,
喜看今朝换新天。

责编:芬芳·那样年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