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四
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苏州分公司经理魏武生在总结去年工作的表彰大会上,对卫乃文大加赞扬,并在会上讲了他的学历、工作经历,技术职称和去年的工作表现,还宣布:“从今天起,苏州分公司聘请卫乃文先生为巡导员,代表公司到各工地去巡察工作,全权解决疑难问题,包括人事和技术两个方面。”从此他走上了巡导员之路。

①武进粮库
卫乃文下去巡察的第一站是武进粮库。这里的总监叫陈律功,省交通设计院的总工,为人耿直,但不善于沟通。开工不到半年,与业主、承包商的关系搞得很僵,连个《工地例会》都开不起来。业主和承包商联合向苏州分公司反映要求更换总监。乃文去后与工地三家分别座谈,听取意见。
监理说:承包商不按监理程序施工,不报合格的工程资料 ,不见计量支付申请,业主就把工程款拨给了承包商。
承包商反映:工程急着赶进度,监理以休息为名不到现场,你报去的资料他们又不认可。
业主反映:监理眼里没业主,《工地例会》和《技术研讨会》,业主不到场就开会,不经业主同意私发工程师通知,影响工程进度。乃文听后认为,这是大家对监理制度不熟悉之故,但又怕在一块开会激化矛盾,顶起牛来,问题更不好解决。他就分别讲解实行监理制度的重要意义,工地“三家”关系以及监理工作程序,指出其不足之处,待大家都认可后,召集“三家”一起开会。
乃文说:“我们三家聚在一起是为同一个目的,在计划工期和投资内,向国家交上一座质量合格的粮库。按监理制度规定,我们三家是合同关系:业主以合同形式,把工地的管理权交给了监理。监理既是管理。又是服务,主要工作围绕质量、工期、投资三大目标进行。工地必须服从监理管理,要按监理程序办。一道工序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只有监理签认的合格工程,业主才能支付其工程款。”
施工队长李丰收说:“你说的我都同意,问题是干活时他们不偎边,自检合格报监理去抽检,他们以休息为名不及时去,净误事。据说他们不及时去抽检是为要加班费。”
陈建功说:“监理也是人,总不能24小时连轴转,不吃饭不休息。加班费我没提过。”
业主何建立说:“两方说的都是实话,要说延长工时,给加班费也是合理的。但我认为四栋粮库同时开工,只有3个监理,给加班费也解决不了问题。关键是监理应增加人。”
他说的合理,但乃文又没增加人的权利,当时表态:“何业主的建议很好,我要马上向公司反映,争取早日解决。至于加班费,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短,它影响'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秉公办事,一丝不苟’的服务宗旨,还是不发的好。”
乃文把工地情况和建议向公司汇报后,公司遂又增加3名监理人员,解决了工地的问题。

②兴华粮库
中资公司的张翠英老太太快70岁了,但别人都称她张小姐。这次她要到江苏兴华等粮库巡视,公司派卫乃文陪同。兴华粮库工地总监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叫亓正宏,也是中资公司的人。
在车上,张小姐对卫乃文说:“我们中资公司第三把手叫劳平安,是朱总理的夫人,虽说是第三把手,但实权在她手里,这样安排不过是避人耳目而已。我们要在哪个项目上投标,谁敢和我们竞标?上次赣粤高速公路招投标,劳总在办公室给江西打了个电话,它乖乖的给留了个最肥的第4标段,工程造价9.2亿元。我们要国家粮库储备总局的粮库建设监理权,它就把半个中国的建库监理交给了我们。要不是监理人员紧张,全国的粮库建设监理都是我们的。”
卫乃文原来以为工程招投标制度保证了各方的公平,公正,怎么会是这样呢?他说:“这能保证竞标的公平、公正吗?”
她得意地说:“现在的工程招标,就像当年国民党蒋介石的国大代表选举一样,都是走过场,当样子,遮人耳目而已。哪项工程不是谁官大谁先挑,谁官小谁后挑,没后台的投标人,永远都是小麻雀跟着夜蝙蝠飞,瞎熬眼。不然中央叫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咋富?”
卫乃文有点惊讶:“那中资公司不就是劳总一家的了?国际国内的工程有多少,她可发大财啦!”
张小姐:“谁说不是?中资公司是跨行业、跨国际大公司,粮库监理只是九牛一毛。她的钱不敢说富可敌国,敌省敌市总是有的。"
乃文伸了下舌头:“朱总理在全国人民心目中可是清廉的典范呀!”。
张小姐鄙夷的撇下嘴:“你太天真了,哪个黄猫不食腥?总设计师家里的子女哪个没有千儿八百个亿?整天口喊无产阶级的江核心家的子女,亲戚哪个没发财?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就是叫当官的先富起来。我们这些跟着沾了点腥气,都喜的屁颠屁颠的,一脸的奴才相!”
到工地后,亓总监非常热情,晚上让承包商在“皇家大酒店”安排的饭。饭前在小会客室闲聊,卫乃文给上茶亓总不让。叫服务生过来上茶,剥水果,要了盒万宝露牌香烟,让他抽,他不会,她俩瞇着眼,大口大口的吐着自雾烟圈。
亓正宏突然问:“那个案子破了没有?”
张小姐:“那还能破不了?三个凶手都打死了。”
亓正宏:“都打死了,没抓个活的?”
张小姐:“要活的干啥?叫他们将来胡咬乱啃吗?他们明明是冲着朱总理来的,可惜朱总理命大,在长沙没下车,让丈母娘当了替死鬼!”
亓正宏:“不是不让公开吗?”
张小姐点点头:“是的,在部委小范围内传达的。”
乃文隐隐约约听出朱总理岳母家发生了什么事,也不便过问。一会儿叫开饭哩,他们一起走进了一间装饰别致的小餐厅。

③东台粮库
张小姐听罢总监侯贵生汇报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控制情况后,要看工程资料。侯总监叫资料员郭桂荷把档案盒搬过来一大摞。张小姐打开一个盒子,拿出份报表掀了掀,瞅着郭桂荷:“资料是你整的?”
郭桂荷点点头:“是的,欢迎指导。”
张小姐:“这字是你写的吗?”
郭桂荷感到问的有点奇怪:“难道还有人替我填写不成?”
侯总监忙说:“郭工是高级工程师。”
张小姐:“我说呢,字写的不错。我在其他工地检查,字写的跟屎壳螂爬的一样,看着就让人添堵、恶心。”
她把资料盒一合,“不看啦,到工地上看看吧。”
侯总监:“你恁大年纪了还上工地?磕磕绊绊的。”
张小姐:“我上哪儿视察都喜欢到现场,拿到第一手材料才放心,乃文也趁机拍了几句:“张小姐这种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让人钦敬!”
到工地现场后,与旁站监理员小金打了个招呼,她要上架子上看。大家劝不住,让几个年轻人架着搀上去。她上下左右吊了吊线,说:“不错,墙体横竖符合要求。同志们加油啊,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不要辜负我们的期望!”
大家把她架下来后,她想了想,工程质量还算满意,但不提点问题来显得自己水平不高,说:“小侯啊,跟你们提几点意见:一是工人年龄太大,几个掂刀的花白头发,不适宜高空作……”
两个抬砖的在此路过,说:“我看工地哪个都比你年轻。”
她气的直打颤:“小侯,马上把这些人给我换掉。工地没一点安全意识,不穿工作服,不戴安全帽。”
她一转身,“还有你们这些监理人员,一进场就该穿工作服,戴安全帽,你们要马上停工整顿。”
侯总监:“欢迎批评,晚上我们就开会加强安全教育。”
张小姐:“不行,现在就停工整顿。发现问题,改正错误,要雪厉风行,像你这样慢慢腾腾,出了问题谁负责?”
郭桂荷有点看不下去了,说:“你们来的人谁戴安全帽、穿工作服啦?”
张小姐一听气不打一处来,大声说:“你们这样对我说话,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桂荷接了一句:“不管你是谁,你也是人嘛!”
张小姐接上说:“我是中资公司办公室副主任。正……”
桂荷又嘟嚷一句:“看你的气度也只能是个副职。若不是裙带……”
张小姐一路都是阿谀奉承,哪受过这种顶撞,气的浑身发抖:“我正处级,有权随时开除你。”
桂荷又是一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张小姐,历来讲究尊严,哪容得如此怠慢?她气愤地说:“今天你马上跟我滚出工地。”
桂荷也不相让:“你说话干净点,别满嘴喷粪!像你这种没品位的泼妇,想留姑奶奶,我还不干呢!”
乃文一看这场面,赶快给张小姐找台阶:“侯总监,按张小姐指示办,马上停工整顿,其他事晚上听我通知。”
又转向张小姐:“别生气,别生气,咱们走吧,酒店的饭菜安排好了。”
张小姐气犹未消:“不吃啦,去海安!”
④苏州分公司
晚上,乃文在海安给桂荷打电话:“你把手续交交,准备回苏州海宜置业有限公司’的太湖花园别墅区去,那里有几栋商住楼。”
桂荷还在生气:“我说的都是实话,张老太蛮横不讲理,我受不了这个气。我要回荷花市,不干了。”
乃文说:“讲实话也要看时间、地点、场合。好了,电话上讲不清,见面再说。"
自离开海安后,他们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般一路视察了如皋、泰兴、江阴、常熟、相城等多座粮库工地,各工地都在推广“拱板屋顶施工法”。
乃文还临时抽空给他们讲解施工要点、注意事项,解决些工地提出的疑难问题。张小姐一路听汇报,看现场,提指示。再无节外生枝,闹出什么事来。
回到苏州公司后,魏武生进行了热情接待 ,晚上在'苏州大酒店’设宴款待,并要求李宏图,古明德陪客。魏武生说了一番恭维话,让张小姐格外开心高兴。
她说:“一路下来,我的最大收获是,你们这个巡导员真是个人才,不仅技术全面过硬,而且还很会做工地的思想工作,化解各方面矛盾……”
可能是乃文一路多次替她解围,所以她今天大对他大加赞扬、吹捧起来,魏武生也不失时机地接住话头:“卫巡导,西安冶金学院的高才生,在荷冶从瓦工、工长、队长、大型项目总指挥,到总公司劳资处长。荷冶十几个分公司,两三万名职工,既要迎上抚下,打里打外,又要执行政策,解决民困,别人在这个位置上没超过5年,他一干就是13年。来工地没几年,就代表监理在省粮食厅和计委的年终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言,不仅被评为先进分子、劳动模范,而且让苏州公司在全省也出尽了风头。他这两把刷子可是几十年练就的,而非一朝一日之功!”
张小姐一听,也高兴了,问:“你这样的业务骨干,怎么出来打工呢?”
乃文说:“革命工作需要嘛,中央提出'民进国退’,砸烂铁饭碗,改制转型,减人增效。公司两万五千多名职工只留五千人,骨干不带头下,总不能光让职工下岗吧?我下岗在家无事,这里又要人,经人介绍我就来了。”
张小姐说:“人才难得!将来国外要人,我向劳总举荐,您愿去吗?那里的待遇可是国内的好几倍。”
乃文说:“谢谢张主任!不过我这个人,生来胸无大志,能挣个一家人有吃有穿,平平安安就好!我对目前的生活很知足、很满意。”
张小姐:“男子汉大丈夫志在四方,过去谁说的,不愿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今天我套一句:不愿发财的党员不是好党员!”
大家都为之鼓掌喝彩。
魏武生说:“中央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张主任理解精辟,入木三分、党员响应中央号召,就是要带头发财致富,将来有了机会张主任可别忘了我们哦!”
他站起来,举起杯:“为我们当个新时代的好党员,也为张主任的一路辛劳,祝张主任贵体健康,大家干杯!”说着一仰脖,把杯翻转朝下,嘴一咧:“干!”
未完待续......
关注洛宁城事
阅读精彩内容

作者简介:卫冠武,男,汉族,1943年元月生,东关村八组人,家住担水堂后祖师阁前。1969年西安冶金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国第十七冶金建设公司,任工程公司副经理,副处职务。后调入总公司劳资处,先后任副处长,处长十多年,高级工程师。2003年在劳资处退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