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籁似泉叮咚,彩虹上下几重 835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天籁似泉声叮咚
彩云上下喜几重
峰回路转仙笛奏
起死回生万志从
湿夜烟花辞帝京
画舫悬月映江明
多情总被无情恼
幽谷芳草香正浓
出世入世萍水逢
残瓣纷纷落春风
仁者无敌福自至
摧枯拉朽唯根凝
霞近轩阁赋卿卿
十里荷花舟中行
桃源几度归无路
回游泽畔名利轻
春夏依依序秋冬
往事如烟沁心中
半世苍茫风雨过
华宇绮丽寂冥冥
《礼记.学记》曰:“建国军民,教育为先”。若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高度去解读人类教育,则其教育事业专指文化教育,而非知识术数等非文化教育。人类教育应从娃娃抓起,特别是启蒙教育,这是“蒙以养正”的圣功培根阶段,文化教育以道养魂,知识教育以术养身,为孩子培根铸魂就是为民族大业培根铸魂。中国古代一句教育名言“磨刀不误砍柴工”中国其实近百年来并未形成中国近代的独具特色的启蒙教育体系,旧的私塾古典教育被打破以后,世界近百年教育可以说乱象丛生。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古典文化教育几乎被人们边缘化甚至遗忘,自清末以来当代文化界作品胜过古代典籍如《易经》《道德经》《诗经》的一流作品几乎没有,就连超越汉史、唐诗、宋词、明清小说这样的上乘作品也是凤毛麟角。
人类启蒙教育是用圣哲典籍润志?还是用知识术数填鸭?这需要从文化与知识的教育功用说起。文化与知识,是烘托世界文明的两大学问!文化是什么?古人云,文以载道,大化天下,文化教育的目的就是用文中之道,教化民心,传道悟道,依道而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所以,文化就是以道贯之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价值。知识术数则属于在养家糊口里满足社会生存的本领技能。文化与知识,在孩子的启蒙阶段我们需要为其灌输什么?这就涉及社会教育的目的性问题,灌输文化还是灌输知识?文化载道,知识传术,而文化典籍《易经.蒙卦》谆谆告诫曰:“蒙以养正,圣功也。”

作者简介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