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乡的老榆树
朱乃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心里都会有一份对家乡的思念。家乡的老榆树就植根于养育我的那一方乡土,也深深植根于我的心灵深处,成为我难以忘却的一抹记忆。
老榆树福荫乡里,是家乡的一道风景,也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很多的快乐!
我小时候,农村老家的榆树特别多,院子周围,大路两旁,沟塘边,都生长着高矮粗细大小不一的榆树。

榆树浑身都是宝,榆树的材质在家乡所有树木中是最硬的,盖房子可以做柁、檩。牛马拉的大车用榆木来做车棚和车辕,弯度适当的可以做成犁杖。榆木可以用来做井淖,耐腐蚀,无异味。
榆木质地坚韧,纹理清晰,是做家具的好材料。我结婚时打了一对木箱。箱子面就是用榆木制作的。画匠在涂色时就用了“搓硃”的方法,将榆木天然的纹理呈现出来,自然美观。
我家盖房子的窗台板也是用厚榆木制做的。一些小的劳动生活用具都可以利用榆木来制作。比如锹把,镐把,烧火棍,锅叉,连我们玩的弹弓把,也要找一个大小适中的榆树杈来制作。

我印象最深的是生产队队部大门口西侧老井旁的那棵老榆树。树干高两米多,表皮呈灰黑色,有长短不一的粗糙的裂纹。树干挺直,像小水缸那么粗。树冠庞大,上面长了许多粗细不一的树杈,枝繁叶茂,就像一把巨伞伫立在那里。经历了100多年岁月的沧桑,仍然生机勃勃。树上有许多的麻雀,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给寂静的乡村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早春时节,老榆树从沉睡中醒来,舒展身姿,拥抱春天,每当绿草遍野,燕子呢喃。斑驳的老榆树的枝条上,一场春雨过后,嫩黄的榆树钱会在一夜间缀满枝头。风摇枝动,像无数绿蝶在空中飞舞。
榆树钱儿长大了,我和几个小伙伴争先恐后,像猴子一样爬上树,各自占领一个树杈,满脸笑容,一把一把地捋榆树钱吃。嘴里塞满了榆树钱,是最开心快活的时候。

榆树钱吃到嘴里甜丝丝的,又解饿又解馋。树下还有年龄小的,不能爬树的女孩儿,我们就把结满榆钱儿的细枝折下来,扔到地上,他们欢呼雀跃着和我们分享这甜美的野味。在过去生活困难的年代,人们用榆树钱、榆树的里皮加一点苞米面做面糊或干粮,度过那艰难的岁月。
20多天之后,榆钱儿颜色由黄变白,随风飞舞,落在有土的地方,下了一场雨,渐渐就会长出榆树的幼苗。有人采集榆树钱,密密地种植,长高后经修剪形成榆树墙,非常美观。
夏天时,老榆树给人们带来阴凉,我和小伙伴们时常在老榆树下打啪叽,跳皮筋,跳房子,用弹弓打树上的麻雀,不时就会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女人们时常在树下洗衣服,边做针线活边聊天。
那时老家东边有一片坟地,有二十几座坟墓。周围生长着一些高大的榆树,有十几米高,树上有许多喜鹊、乌鸦窝,我和小伙伴曾上树掏过鸟蛋。
六十年代末,在我们老家的前屯,有一口老井,井水甘甜,天旱水也不干,井旁边有一棵神奇的大榆树, 树干在井上边盘旋了两圈,枝繁叶茂,就像一条将要腾空而起的巨龙,这是自然生长形成的。很遗憾,后来树遭雷殛,主干被锯掉了,但在我少年的心里却留下了记忆的底片!
我的家乡榆树市是用树来命名的一座城市,是闻名全国的天下粮仓。榆树还生产一种闻名全国的品牌酒,就叫‘榆树钱’酒。
榆树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康熙29年,从黑龙江宁安县迁来200多人,到这里安家落户,从此才有了汉族居民,此处有一棵十来个人才能合围的参天古榆树,浓荫蔽日,周围百米之内没有其他树,所以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孤榆树屯。后来人口不断增多,逐渐发展扩大,成了一座小城。现在的榆树市就是这样演变来的。解放前,榆树老城内遍布老榆树,榆树这个地方适合榆树生长。
在小城的周围,人们挖了城壕,栽种了榆树。老城四面的城壕近似于方形,全长5000多米,环城栽种了榆树3200多棵,榆树交错种植,间距三米左右,榆树长成大树,高约十多米,根部直径大约50多公分。从远处眺望,郁郁葱葱,空朦笼罩,氤氲如盖。围着城壕栽种的老榆树,是榆树老城最重要的标志,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高大茂密的围城老榆树,吸引来了许多喜鹊和乌鸦。它们白天分散觅食,抚育幼鸟,傍晚日落后,在空中盘旋鸣叫,至少有1000多只。后来,由于历史的某种原因和城区扩建,城壕大榆树多已消失。市内党校院内还有一棵树龄120多年的古榆树,长榆高中门前还有17棵古榆树。
在榆树市秀水镇杜家岭屯西南不远处,有一棵古榆“历清王朝风云变幻,睹民国之动荡飘摇,”已有200余年的历史了。迄今,古榆形如巨伞,枝虬叶茂,护佑乡土富庶昌隆。秀水镇政府还特意为这棵树立了碑,设围栏,加以保护。
家乡的老榆树,虽然没有松树的伟岸,杨树的挺拔,柳树的柔媚,但它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不畏烈日严寒,不惧风吹雨打,坚韧不拔,为家乡百姓造福,把自己的全部都献给了人民!
作者:朱乃波,网名山泉月,汉族,党员,吉林省榆树市人。1957年出生,退休教师。长春市作协会员,在《老年日报》、《老年生活报》、《吉林日报》、《长春日报》、《江城晚报》、《老年世界》、《老友》、《秋光》、《意文》、《长白山故事会》、《民情》、《亳州文艺》、《往事》、《松花湖》、《夕阳红》、《暮雪诗刊》、《长白山诗词》、《当代老年》、《大渡河》等报刊上发表过一些散文和诗。2021年12月在长春市委宣传部和文联举办的“长春好故事”征文活动中,散文分获一、二等奖,并入选《倾听春的述说》一书。2021年11月,在吉林省第三届“众艺杯”征文活动中,获三等奖。2021年七月获中国散文网第八届散文大赛一等奖。2022年9月,获吉林省文联评选的“第二届吉林民间文艺奖。”著有散文集《古榆乡俗印迹》。
“白鹭杯”首届文学作品大赛暨纸刊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15197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