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的红色情结
《红色之旅:韶山(二)》
毛泽东主席铜像广场
原创:相思入梦
诵读:宋翠云
这一天乌云翻卷
这一天阴雨连绵
这一天情系韶山
这一天永记心间
这一天的雨,压抑着人们的心沉甸甸的。一大早就被闫老师叮嘱早起早餐早出发,但到了广场,还是被现场的情景震撼了,毛主席铜像广场上已聚满了黑压压的人群,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冒着大雨排着整齐的队伍,等待参观毛主席故居和瞻仰毛主席铜像。

韶山冲道路两旁松柏林立,一代伟人的铜像高高耸立在韶山广场中央栩栩生辉。
韶山毛泽东铜像广场,是经中共中央批准为纪念毛泽东主席100周年诞辰而修建的,于1992年10月开工建设,1993年12月竣工。
铜像广场入口处,中轴线瞻仰大道有一块景观石。题刻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沈鹏先生的“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几个大字。大道两旁有对称的六处小景观石,分别题刻《沁园春·雪》《七律·长征》等六首毛主席诗词,自然形态的石刻和毛体书法,相得益彰完美结合。

毛泽东铜像系全身站立像,身着笔挺的中山装,胸前左上口袋处挂着“主席”字样的出席证,双手握着文稿,环于胸前,面带微笑,目光炯炯有神,正视前方巍然挺立,成功地再现了伟大领袖毛泽东在开国大典时的光辉形象。
“毛泽东同志”五个大字镌刻在褐红色大理石基座上,光彩夺目。是由时任党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题写。

全体星火旅行团员默立致哀,宣读致敬词,为毛主席铜像献上花篮,举行了庄重的纪念仪式,绕毛主席铜像一周,表达深切缅怀之情。全体团员并拍照合影,留下永远的记忆。
夜晚的广场依旧人流如织,伟人毛泽东主席铜像金光闪闪,四周彩灯炫出多种色彩,铜像广场如同白昼,群众或成群结队,或结伴而行,虔诚瞻仰致敬!

据记载,每天瞻仰毛主席故居铜像的约有上万人,节假日或伟人诞辰日逝世纪念日则更多,无人号召无人组织均是群众自发而成。
走出铜像广场,闫老师带我们参观《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展馆共8个陈列室,全面展示了毛泽东的革命历程和生活片段等。

《风范长存——毛泽东遗物展》共展示毛泽东遗物一千余件。在这里珍藏着这样几件最为珍贵的物品,这就是来自朝鲜战场毛岸英的遗物。
1990年中共中央警卫局在清理毛主席的遗物时,竟意外发现了毛主席精心收藏的从朝鲜战场带回的毛岸英同志的遗物。令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震惊的是,因为毛主席去世时,岸英已牺牲了整整26年!这些被珍藏的岸英遗物,竟无人知晓无人发现…

遗物是一件毛岸英在朝鲜穿过的棉布格纹衬衣,一顶蓝色带护耳帽檐的蓝色棉布棉帽,灰色打着补丁的长筒袜,和一条磨损很旧泛黄的白色毛巾。
26年,多少个夜深人静的时刻,多少个不眠的夜晚,一个老人把爱子的遗物独自一人保存了整整26年,这中间隐藏的伤痛和对儿子无尽的思念,无法表达难以言说…一代伟人一个父亲他曾经受了怎样的煎熬,令参观者无不悲痛动容。

返程路上回望韶山,这个中国人民心中的神圣之地,历经风雨而浩气长存,在中国革命的斗争中,韶山共牺牲了约1590多位英雄儿女,仅毛主席一家就牺牲了6位亲人: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杨开慧,毛楚雄、毛岸英,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为了建立新中国,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这些闪光的名字,与韶山精神一起永垂不朽。

峥嵘岁月,血雨腥风,是老一辈革命先烈,用他们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斗志、艰辛的奋斗,才换来今日祖国的繁荣强盛和人民的幸福安宁,我们不应忘记他们,我们不能忘记他们!
韶山精神永存
革命先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风云激荡战斗史
青山绿水留忠魂
一代英雄多豪情
荡气回肠正气歌
英雄芳名百世流
丰功伟绩万古秋
中华复兴逐梦想
先烈英魂佑神州







作者:相思入梦,陕西秦韵分社会员,长安朗诵协会会员,长安书香诗社成员,喜欢写点感想展现美好,爱好读点文章抒发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