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陈继业,笔名雨巷(藍調),双子座,独立诗人。
浙江省杭州市人。
籍贯:浙江绍兴 马山
1969届 杭州开元中学(6607班)毕业。
1983级 浙江电大经济类管理专业毕业。
长期从事外贸专业工作,曾担任多家省级外贸公司中层干部。
现已退休,居住杭州市。

油画《阅读中的少女》 画家:小蜗
生活的真谛 —
平淡中的恬静
作者:雨巷(藍調)- 杭州
看了这幅油画《阅读中的少女》,你会有什么感觉?
少女在幽静、雅致、阳光的房间里阅读。
窗台上搁置着插着鲜花的花瓶,阳光射进了窗户,洒在了窗台上、房间里,也洒在了少女的脸上、头发上、衣裳上……。
她穿着白衣、深蓝色裙,端坐在简易的单人沙发上,随意地翻开了图文并茂的杂志,正聚精会神地阅读着。
室内很简陋,窗台下一只圆凳,圆桌上一个果盘里,有些许的水果。这幅画很简单,一幅普通生活的截图和画面:平淡、恬静而悠然自得。
我要问的是:生活的真谛是什么?
我觉得应该像这幅画一样:平淡中具有恬静生活,而平淡、恬静的生活则由自然满足的生活质量来筑就。
自然满足的生活质量。这里不是大富大贵,而是指一般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常生活。你不为日常生活的入不敷出所困扰,不因生存环境的恶化而挣扎;为寻一方栖息乐土去耕耘,也就避开了内心的浮躁与都市的喧嚣,过自已愿意的生活。有生活品质的家庭,大都家庭成员间相互关爱;每一个生活的细节,都会有值得永久回味的地方且富有情感的价值。富庶的家庭生活品质,这是保持其精神世界的高贵所不可缺少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人们在得到丰衣足食后,才会有闲暇去充分思考其它,才会有恬静的生活享受。去看看风景、品品咖啡,平淡中方显出睿智、宽容、淡泊。
安定的生活、平静的个人情绪,才会有所谓的小资情调和小资品味的生活。人们若为生活奔波,则忙中不得闲;人们若在苦难中,生活则不得易。一个整日为吃饱肚子而发愁的人、一个在苦难中抑郁的人,不可能有好的生活品味和自身精神世界的升华。没有吃过苦的人,写不出苦的个中滋味。吃尽苦、受尽苦难的人,也不会轻松地去描绘其遭受过的状况。

油画:《爸爸回来了》 画家:小蜗
苦与苦难,那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它浸淫着无数的、无以言状的冤屈和惨痛的悲伤,历朝历代均如此,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曾有人放言:“能从苦或苦难中寻找出前行的动力与快乐。”这些人如此轻松放言,显然没有吃过苦头,也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历。这好像是一个乞丐去重新认知,乞讨是多么的幸福、快乐一般。只有品尝过苦难的滋味,遭受过罪的人才会懂得苦难的真正内涵。闲暇或闲情逸致来自于安定、富足的生活,在此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去读书、去认知、去了解社会的炎凉,重新认识自己并吸取历史中的经验和教训。在实践中慢慢地去回味,用文字在不同的场景并用不同的心理过程去描绘,与人们探讨、分享人生的意义,从而在心底里得到自己的由衷欢愉。我觉得这才是那些油画所要表达的真正主题。
苦或苦难,那是人生中的痛苦经历,它不会为你带来真正快乐。刻骨铭心的痛,也许还会有仇恨,迫使你牢记它的根由,一辈子也不会忘记那经历过的曾经。乱世具有时代的风云变幻,乱世或生死两茫茫,这才是乱世中的人们流离失所后,具有无限悲情的客观所在。乱世的悲情,让人产生多少无奈?那些痛苦的感受得由自己慢慢去品尝、去消化,这是多么惨痛的事。
由此,一个国家的和平发展,对于这个国家、民族以及未来的社会进步、人民的福祉,又是多么的重要。
由于每个人内心的感受和观察的视角不同,教育背景与成长环境不一样,让他们站在同一地平线上去观察世界、看同一风景,彼此得出的结论也未必相同,甚至于大相径庭。
这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过去没有,今天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多元的社会造就了多元的文化,而多元的文化则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缤纷世界、不同的生活层面、不同的生活品味、不同的精神世界。
生活的真谛,我以为是平淡中的恬静,内心欢愉及与人分享。
人们总是喜欢用爱的词藻堆砌去表达自己的情感,殊不知爱是一种坚守,那是彼此平常累积的简单生活,那里有宽容、平静、共渡过岁月的时光。
(2021年6月17日)
本文刊登在2021年6月20日的《英国文学》。

雨巷文学
责任编辑:陈继业
2023年6月9日
